图书介绍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张亦春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502869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9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英语-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中央银行与国民经济宏观调节1
第一节 宏观经济调节的产生及其必然性2
第二节 宏观经济调节的方式及其转换4
一、宏观经济调控机制与运行方式4
二、宏观经济调控方式的变换9
第三节 在我国建立以人民银行为主体的宏观经济间接调控机制14
一、有计划商品经济对宏观经济调控机制的要求14
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宏观经济调控主体的必然性15
第二章 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和完善23
第一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及其阶段特征23
一、中央银行的初创时期24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推行时期30
三、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时期34
第二节 我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历史沿革37
一、清政府的中央银行时期37
二、我国解放前的中央银行时期42
三、我国解放后的中央银行53
第三章 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作用57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57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59
一、中央银行的一般职能59
二、发展中国家中央银行职能的特点68
三、公有制计划经济国家的中央银行职能和我国人民银行的职能特点69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作用85
一、实施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86
二、发行货币,管理信用86
三、集中清算,加速资金周转87
四、监督管理,稳定金融87
五、开展国际金融合作,推动本国经济国际化88
第四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式及其组织结构90
第一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式90
一、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90
二、复合的中央银行制度91
三、类似中央银行的多元机构组合的中央银行制度93
四、跨国的中央银行制度95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组织结构97
一、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97
二、中央银行的权力结构100
三、中央银行的内部组织设置109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业务分类117
一、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实例117
第五章 中央银行的业务117
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构成125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132
一、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管理原则133
二、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管理办法135
三、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管理137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和联行往来139
一、中央清算业务的类型139
三、中央清算的手段145
二、中央清算的意义145
第四节 中央银行管理国家的储备资产147
一、中央银行管理储备资产的意义147
二、管理储备资产的目标149
三、储备资产的构成和储备水平150
四、我国中央银行的外汇管理和外汇储备管理153
第六章 中央银行与财政的关系164
第一节 中央银行与财政的行政关系164
一、中央银行与财政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164
二、中央银行与财政必须相互配合和制约166
三、中央银行与财政的行政关系168
第二节 中央银行与财政的资金和业务关系170
一、财政对中央银行的资金支持171
二、中央银行代财政经理国库及其他金融业务172
三、中央银行直接对财政贷款174
四、财政参与中央银行的利润分配177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共同特征179
第三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运用179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不同特点181
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必要性184
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如何配合187
第四节 我国中央银行与财政的关系191
一、行政关系193
二、业务分工关系193
三、资金关系194
四、政策协调关系196
第七章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205
第一节 货币政策与货币供应量205
一、货币政策的定义206
二、货币政策的内容206
三、货币政策的功能207
四、货币政策与货币供应量208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及其政策目标的选择216
一、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217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228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工具242
一、一般性的控制工具243
二、选择性的控制工具256
三、补充性的控制工具259
第四节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260
一、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261
二、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重点269
三、我国货币政策的工具272
第八章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280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与中介指标的选择280
一、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280
二、货币政策的传导结构286
三.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287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296
一、如何评价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296
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论争299
第三节 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309
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特点310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311
第四节 第二次大战后西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的演变320
一、美国货币政策的实践321
二、日本货币政策的实践326
三、英国货币政策的实践330
四、联邦跳货币政策的实践332
一、银行监督管理制度的产生与发展336
第一节 银行监督管理制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336
第九章 中央银行对现行体系的监督管理制度336
二、银行监督管理制度的现状337
第二节 银行监督管理的目的、原则和法定权限342
一、银行监督管理的月的342
二、银行监督管理的原则344
三、银行监督管理的法定权限345
第三节 紧急救援和存款保险制度349
一、紧急救援349
二、存款保险制度350
三、“公共安全网”的不安全因素353
第四节 我国的银行监督管理制度355
一、我国中央银行监督管理的目的和原则355
二、我国中央银行监督管理的内容和方法358
第五节 我国中央银行的稽核体系366
一、稽核的概念和作用367
三、我国中央银行监督管理制度的特点和今后的建设工作371
第十章 建设和完善我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金融环境374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自身的建设和完善376
第二节 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相对完善的、可控的金融市场380
一、全国统一的、相对完善的、可控的金融市场体系是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和强大推进器380
二、全国统一的、相对完善的、可控的金融市场体系的模式构想383
三、我国建立金融市场应取的步骤385
第三节 立足于把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带动整个微观金融基础的合理再构造388
一、专业银行没有成为真正的银行的弊端388
二、微观金融基础再构的若干思考392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稽核工作568
热门推荐
- 3813355.html
- 3719147.html
- 2936348.html
- 1465900.html
- 337880.html
- 1043524.html
- 954677.html
- 1972341.html
- 201903.html
- 18354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9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0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85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93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658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88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96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95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22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6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