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析化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张凌,李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5919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分析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析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分析化学理论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与作用1
第二节 分析化学的方法分类2
第三节 分析化学的发展与趋势3
第四节 分析化学学习方法4
第二章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6
第一节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6
一、气体试样的采集6
二、液体试样的采集7
三、固体试样的采集与制备7
第二节 试样的分解8
一、无机试样的分解8
二、有机试样的分解9
第三节 常用的分离、富集方法10
一、分离与富集的定义10
二、方法简介10
第四节 测定方法的选择11
一、测定的具体要求12
二、试样组分的性质12
三、试样组分的含量12
四、共存组分的影响12
第五节 分析结果的计算及评价12
第三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15
第一节 概述15
第二节 测量值的准确度和精密度15
一、准确度和精密度15
二、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18
三、误差的传递19
四、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21
第三节 有效数字及其计算规则22
一、有效数字23
二、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23
三、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24
第四节 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25
一、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25
二、t分布26
三、平均值的置信区间27
四、显著性检验28
五、可疑值的取舍31
六、相关与回归34
第四章 分析质量保证38
第一节 概述38
一、分析结果的可靠性38
二、分析方法的可靠性39
第二节 分析过程质量保证39
一、采样的质量保证39
二、分析测试的质量保证40
第三节 分析方法标准与标准物质44
一、分析方法标准44
二、标准物质44
第四节 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及审查认可45
一、实验室认可45
二、计量认证45
三、审查认可45
第五章 滴定分析概论48
第一节 概述48
一、滴定分析法特点和分类49
二、滴定分析对滴定反应的要求50
三、滴定方式50
第二节 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51
一、基准物质51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52
三、标准溶液的标定52
四、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52
第三节 滴定分析的计算55
一、滴定分析的计算基础55
二、被测物含量的计算57
第六章 酸碱滴定法61
第一节 概述61
第二节 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61
一、酸碱溶液中各组分的分布61
二、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63
第三节 酸碱指示剂66
一、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66
二、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其影响因素67
三、常用酸碱指示剂68
四、混合酸碱指示剂68
第四节 酸碱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69
一、强酸、强碱滴定69
二、一元弱酸(碱)的滴定72
三、多元酸(碱)的滴定74
四、滴定终点误差76
第五节 酸碱滴定的应用77
一、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77
二、应用示例78
第六节 非水溶液中酸碱滴定法79
一、非水酸碱滴定基本原理80
二、非水溶液中酸和碱的滴定85
第七章 配位滴定法93
第一节 概述93
第二节 EDTA的性质及其配合物94
一、EDTA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平衡94
二、金属-EDTA配合物的分析特性95
第三节 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95
一、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95
二、影响EDTA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96
第四节 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101
一、滴定曲线101
二、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103
三、配位滴定中酸度的控制与条件的选择104
第五节 金属离子指示剂105
一、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及应具备的条件106
二、金属指示剂的选择106
三、指示剂的封闭、僵化及变质现象107
四、常用的金属指示剂107
第六节 提高配位滴定的选择性108
一、消除干扰离子影响的条件108
二、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措施111
第七节 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113
一、配位滴定方式113
二、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115
三、应用示例116
第八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119
第一节 概述119
第二节 氧化还原平衡119
一、条件电位及影响因素119
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123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124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125
一、滴定曲线125
二、化学计量点电位计算通式127
三、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128
第四节 碘量法129
一、基本原理129
二、碘量法的指示剂131
三、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31
四、应用示例132
第五节 高锰酸钾法134
一、基本原理及其特点134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34
三、应用示例135
第六节 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简介135
一、溴酸钾法及溴量法135
二、重铬酸钾法136
三、亚硝酸钠法137
四、铈量法138
第七节 氧化还原滴定计算138
第九章 沉淀滴定法142
第一节 概述142
第二节 银量法143
一、银量法的基本原理143
二、银量法终点的指示方法145
第三节 标准溶液与基准物质149
第四节 应用实例149
一、中药中无机卤化物和有机氢卤酸盐的测定149
二、有机卤化物的测定150
第十章 重量分析法153
第一节 概述153
第二节 挥发重量法153
第三节 萃取重量法155
第四节 沉淀重量法156
一、沉淀的制备156
二、沉淀的过滤、洗涤、干燥和灼烧162
三、分析结果的计算162
四、沉淀法的应用163
第十一章 电位法及双指示电极电流滴定法166
第一节 概述166
第二节 基本原理167
一、化学电池167
二、液接电位168
第三节 参比电极与指示电极168
一、参比电极168
二、指示电极170
三、复合电极171
第四节 直接电位法172
一、氢离子活度的测定172
二、其他阴、阳离子活(浓)度的测定176
三、直接电位法的测量误差180
第五节 电位滴定法181
一、原理及装置181
二、终点确定方法182
三、应用示例184
第六节 双指示电极电流滴定法185
一、原理及装置185
二、终点确定方法186
三、应用示例188
下篇 分析化学实验193
第十二章 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193
第一节 分析化学实验的要求193
第二节 实验室安全常识194
第三节 分析化学实验室常用水的规格和检验195
第四节 化学试剂的一般知识196
第五节 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及洗液的配制196
第六节 滴定分析器皿及其使用197
一、移液管197
二、容量瓶198
三、滴定管199
第七节 容量仪器的校准202
一、相对校准202
二、绝对校准202
三、实验步骤204
四、注意事项204
五、思考题204
第八节 分析天平与使用205
一、电子天平205
二、使用方法205
三、称量方法206
第九节 沉淀重量分析法基本操作207
一、沉淀的制备207
二、沉淀的过滤及洗涤208
三、沉淀的干燥与灼烧209
第十三章 实验内容211
实验一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211
一、实验目的211
二、实验原理211
三、仪器与试剂212
四、实验步骤212
五、注意事项212
六、思考题213
实验二 混合碱各组分的含量测定213
一、实验目的213
二、实验原理213
三、试剂214
四、实验步骤214
五、注意事项214
六、思考题214
实验三 市售硼砂含量测定214
一、实验目的214
二、实验原理215
三、试剂215
四、实验步骤215
五、注意事项215
六、思考题215
实验四 食醋中总酸量测定215
一、实验目的215
二、实验原理215
三、仪器与试剂216
四、实验步骤216
五、注意事项216
六、思考题216
实验五 返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中乙酰水杨酸含量216
一、实验目的216
二、实验原理217
三、试剂217
四、实验步骤217
五、注意事项217
六、思考题217
实验六 高氯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218
一、实验目的218
二、实验原理218
三、试剂218
四、实验步骤218
五、注意事项219
六、思考题219
实验七 枸橼酸钠的含量测定219
一、实验目的219
二、实验原理219
三、试剂219
四、实验步骤219
五、注意事项220
六、思考题220
实验八 0.05mol/L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20
一、实验目的220
二、实验原理220
三、试剂221
四、实验步骤221
五、注意事项221
六、思考题221
实验九 锌标准溶液的直接配制221
一、实验目的221
二、实验原理221
三、试剂222
四、实验步骤222
五、注意事项222
六、思考题222
实验十 中药明矾的含量测定222
一、实验目的222
二、实验原理222
三、试剂222
四、实验步骤223
五、注意事项223
实验十一 水硬度的测定223
一、实验目的223
二、实验原理223
三、试剂224
四、实验步骤224
五、水硬度的表示方法及其计算224
六、思考题224
实验十二 中药炉甘石中锌的含量测定224
一、实验目的224
二、实验原理225
三、试剂225
四、实验步骤225
五、注意事项225
六、思考题225
实验十三 0.02mol/L KMnO4溶液的配制与标定225
一、实验目的225
二、实验原理226
三、试剂与仪器226
四、实验步骤226
五、注意事项226
六、思考题226
实验十四 过氧化氢的含量测定227
一、实验目的227
二、实验原理227
三、试剂227
四、实验步骤227
五、注意事项227
六、思考题227
实验十五 0.1mol/L Na2S2O3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228
一、实验目的228
二、实验原理228
三、仪器与试剂228
四、实验步骤228
五、注意事项229
六、思考题229
实验十六 胆矾中硫酸铜的含量测定229
一、实验目的229
二、实验原理229
三、试剂229
四、实验步骤230
五、注意事项230
六、思考题230
实验十七 0.05mol/L I2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230
一、实验目的230
二、实验原理230
三、试剂231
四、实验步骤231
五、注意事项231
六、思考题231
实验十八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232
一、实验目的232
二、实验原理232
三、试剂232
四、实验步骤232
五、注意事项232
六、思考题232
实验十九 苯酚含量的测定(KBrO3法)233
一、实验目的233
二、实验原理233
三、试剂233
四、实验步骤233
五、注意事项234
六、思考题234
实验二十 银量法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34
一、实验目的234
二、实验原理234
三、仪器与试剂235
四、实验步骤235
五、注意事项235
六、思考题235
实验二十一 莫尔法测定可溶性氯化物中氯含量236
一、实验目的236
二、实验原理236
三、试剂236
四、实验步骤236
五、注意事项236
六、思考题236
实验二十二 红粉的含量测定237
一、实验目的237
二、实验原理237
三、试剂237
四、实验步骤237
五、思考题237
实验二十三 溴化钾的含量测定237
一、实验目的237
二、实验原理237
三、试剂238
四、实验步骤238
五、注意事项238
六、思考题239
实验二十四 葡萄糖干燥失重的测定239
一、实验目的239
二、实验原理239
三、仪器与试剂239
四、实验步骤239
五、注意事项239
六、思考题240
实验二十五 芒硝中硫酸钠的含量测定240
一、实验目的240
二、实验原理240
三、仪器与试剂240
四、实验步骤240
五、注意事项240
六、思考题241
实验二十六 中药材灰分测定241
一、实验目的241
二、实验原理241
三、仪器与试剂241
四、实验步骤241
五、注意事项242
六、思考题242
实验二十七 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242
一、实验目的242
二、实验原理242
三、仪器与试剂242
四、实验步骤242
五、注意事项243
六、思考题243
实验二十八 植物或肥料中钾含量的测定243
一、实验目的243
二、实验原理243
三、试剂243
四、实验步骤244
五、注意事项244
六、思考题245
实验二十九 磷酸的电位滴定245
一、实验目的245
二、实验原理245
三、仪器与试剂245
四、实验步骤246
五、注意事项246
六、思考题246
实验三十 饮用水中氟含量的测定249
一、实验目的249
二、实验原理249
三、仪器与试剂250
四、实验步骤250
五、注意事项251
六、思考题251
实验三十一 氨苯砜的含量测定251
一、实验目的251
二、实验原理251
三、仪器与试剂252
四、实验步骤252
五、注意事项252
六、思考题252
实验三十二 磺胺嘧啶的含量测定255
一、实验目的255
二、实验原理255
三、仪器与试剂255
四、实验步骤255
五、注意事项256
六、思考题256
第十四章 设计实验257
实验一 混合酸(碱)测定方法的设计257
一、摘要257
二、讨论257
实验二 配位滴定设计实验258
一、实验目的258
二、设计实验内容258
三、分析方案设计要求259
实验三 中药昆布中I2含量的测定259
一、实验目的259
二、实验原理259
三、具体要求260
四、具体安排260
五、思考题260
实验四 电位法与永停滴定法实验设计260
一、实验目的260
二、实验原理261
三、仪器与试剂261
四、实验步骤261
五、注意事项261
六、思考题262
实验五 根据物质性质选择化学分析方法262
一、实验目的262
二、实验原理262
三、仪器与试剂262
四、实验步骤263
五、注意事项263
六、思考题263
实验六 建立被测药物的分析方法263
附录264
附录1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005)264
附录2 常用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266
附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268
附录4 国际制(SI)单位与cgs单位换算及常用物理化学常数271
附录5 常用酸、碱在水中的离解常数(25℃)272
附录6-1 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276
附录6-2 一些金属离子的lgaM(OH)值278
附录6-3 金属指示剂的lgaIn(H)值及变色点的pM值(即pMt值)279
附录7-1 标准电极电位(18~25℃)281
附录7-2 某些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势(Eθ)285
附录8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18~25℃,I=0)287
附录9 主要阅读参考文献289
主要参考书目290
热门推荐
- 2352588.html
- 3460011.html
- 3814356.html
- 1790125.html
- 2747061.html
- 14877.html
- 2627717.html
- 981335.html
- 1497737.html
- 22483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08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597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93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27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5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16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42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43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57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3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