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据通信与网络【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数据通信与网络
  • (美)Behrouz A.Forouzan著;王嘉祯,韩国栋,彭德云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15211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86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709页
  • 主题词: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数据通信与网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3

1.1数据通信3

第一部分 数据通信与网络概述3

1.1.2数据表示4

1.1.1组成4

1.1.3数据流的方向5

1.2.1 分布式处理6

1.2网络6

1.2.3物理结构7

1.2.2网络准则7

1.2.4网络分类10

1.3.1 历史简介12

1.3 因特网12

1.3.2因特网现状13

1.4.1协议14

1.4协议和标准14

1.4.3标准化组织15

1.4.2标准15

1.5本章小结16

1.4.4因特网标准16

1.6.2 选择题17

1.6.1复习题17

1.6习题集17

1.6.3练习18

2.1任务分层19

第2章 网络模型19

2.2因特网模型20

2.1.3服务20

2.1.1发送方、接收方和载体20

2.1.2层次结构20

2.2.1对等进程21

2.2.2层次的功能22

2.4本章小结29

2.3 OSI模型29

2.2.3各层小结29

2.5.2选择题30

2.5.1复习题30

2.5习题集30

2.5.3练习31

3.1.2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36

3.1.1模拟数据与数字数据36

第二部分 物理层36

第3章 信号36

3.1模拟与数字36

3.2.1 弦波37

3.2模拟信号37

3.1.3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37

3.2.2相位39

3.2.4时域和频域40

3.2.3正弦波实例40

3.2.5复合信号41

3.2.6带宽44

3.3数字信号45

3.3.3数字信号通过宽带介质46

3.3.2数字信号是一种复合模拟信号46

3.3.1位间隔与比特率46

3.3.4数字信号通过限带介质47

3.3.6更高比特率48

3.3.5数字带宽与模拟带宽48

3.4.3模拟传输49

3.4.2数字传输49

3.4模拟与数字49

3.4.1低通与带通49

3.5.2噪声通道:Shannon容量定理50

3.5.1无噪声通道:Nyquist比特率50

3.5数据速率限制50

3.6.1衰减51

3.6传输减损51

3.5.3使用两种限制条件51

3.6.3噪声52

3.6.2失真52

3.7.2传播速度53

3.7.1吞吐量53

3.7信号的其他内容53

3.8本章小结54

3.7.4 波长54

3.7.3传播时间54

3.9.2选择题55

3.9.1复习题55

3.9习题集55

3.9.3练习57

4.1.1线路编码特性60

4.1线路编码60

第4章 数字传输60

4.1.2线路编码机制62

4.2块编码67

4.1.3其他机制67

4.2.1转换步骤68

4.2.2常用的块编码69

4.3.1脉幅调制70

4.3采样70

4.3.2脉码调制71

4.3.3采样频率:Nyquist定理72

4.3.5 比特率73

4.3.4采样的位数73

4.4.2串行传输74

4.4.1并行传输74

4.4传输模式74

4.6.1复习题77

4.6习题集77

4.5本章小结77

4.6.2选择题78

4.6.3练习79

5.1.1数模转换问题81

5.1数字数据的调制81

第5章 模拟传输81

5.1.2幅移键控83

5.1.3频移键控84

5.1.4相移键控86

5.1.5 正交振幅调制88

5.1.6比特与波特的比较89

5.2电话调制解调器91

5.3模拟信号调制94

5.3.1 AM95

5.3.2 FM97

5.4本章小结98

5.3.3 PM98

5.5.2选择题99

5.5.1复习题99

5.5 习题集99

5.5.3练习101

第6章 多路复用103

6.1.2多路分离过程104

6.1.1多路复用过程104

6.1 FDM104

6.1.3模拟层次结构106

6.1.5实现107

6.1.4 FDM的其他应用107

6.3 TDM108

6.2 WDM108

6.3.1 时隙和帧109

6.3.2交替110

6.3.3同步111

6.3.5数字信号服务112

6.3.4位填充112

6.3.6 T线路113

6.3.7反向TDM115

6.5.1复习题116

6.5习题集116

6.3.8 TDM的其他应用116

6.4本章小结116

6.5.3练习117

6.5.2 选择题117

7.1有向介质119

第7章 传输介质119

7.1.1双绞线120

7.1.2同轴电缆122

7.1.3 光缆124

7.2无向介质:无线128

7.2.1无线电波129

7.2.2微波130

7.3本章小结131

7.2.3红外波131

7.4.2 选择题132

7.4.1复习题132

7.4 习题集132

7.4.3练习134

8.1 电路交换135

第8章 电路交换与电话网络135

8.1.1 空分交换机136

8.1.2 时分交换机138

8.1.4空分交换与时分交换组合139

8.1.3 TDM总线139

8.2.1主要组成140

8.2电话网络140

8.2.2 LATA141

8.2.3建立连接142

8.2.4模拟业务143

8.2.6 简要历史144

8.2.5数字业务144

8.3本章小结145

8.4.2 选择题146

8.4.1复习题146

8.4习题集146

8.4.3练习147

9.1.1 ADSL149

9.1 DSL技术149

第9章 高速数字接入149

9.1.2其他DSL技术151

9.2.1传统有线网络152

9.2有线调制解调器152

9.2.2 HFC网络153

9.2.3共享154

9.2.5数据传输方案:DOCSIS155

9.2.4 CM与CMTS155

9.3.1 SONET设备156

9.3 SONET156

9.3.3帧传输157

9.3.2 SONET帧157

9.3.6虚拟支流158

9.3.5 STS-1158

9.3.4同步传输信号158

9.4本章小结159

9.3.7高速率服务159

9.5.2选择题160

9.5.1复习题160

9.5习题集160

9.5.3练习162

10.1.1单比特差错166

10.1差错的类型166

第三部分 数据链路层166

第10章 检错与纠错166

10.2.1冗余167

10.2检错167

10.1.2突发性差错167

10.2.2奇偶校验168

10.2.3循环冗余校验171

10.2.4校验和173

10.3.2前向纠错176

10.3.1重传纠错176

10.3纠错176

10.3.3纠正突发性差错178

10.5.1复习题179

10.5习题集179

10.4本章小结179

10.5.2选择题180

10.5.3练习181

11.1.3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机制183

11.1.2差错控制183

第11章 数据链路控制与协议183

11.1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183

11.1.1流量控制183

11.2.1运行184

11.2停-等ARQ184

11.2.2双向传输186

11.3.3接收方滑动窗口187

11.3.2发送方滑动窗口187

11.3退后N帧ARQ187

11.3.1序列号187

11.3.8运行188

11.3.7重传帧188

11.3.4控制变量188

11.3.5定时器188

11.3.6确认188

11.4选择性重传ARQ190

11.3.10双向传输和捎带190

11.3.9发送方窗口大小190

11.4.2运行191

11.4.1发送方和接收方窗口191

11.4.5带宽-延迟乘积192

11.4.4双向传输和捎带192

11.4.3发送方窗口大小192

11.5.2帧193

11.5.1配置和传输模式193

11.4.6流水线193

11.5 HDLC193

11.5.3帧格式194

11.5.4帧类型195

11.5.5实例197

11.5.6数据透明性198

11.7.2选择题201

11.7.1复习题201

11.6本章小结201

11.7习题集201

11.7.3练习202

12.1.1帧格式204

12.1点到点协议204

第12章 点到点访问204

12.2 PPP栈205

12.1.2状态转换205

12.2.1链路控制协议206

12.2.2鉴别协议207

12.2.4实例210

12.2.3网络控制协议210

12.3本章小结211

12.4.2选择题212

12.4.1复习题212

12.4习题集212

12.4.3练习213

13.1随机访问214

第13章 多路访问214

13.1.2载波检测多路访问215

13.1.1多路访问215

13.1.3 CSMA/CD217

13.2.1预约218

13.2受控访问218

13.1.4 CSMA/CA218

13.2.2轮询219

13.2.3令牌传递220

13.3.2 TDMA221

13.3.1 FDMA221

13.3通道化221

13.3.3 CDMA222

13.4本章小结225

13.5.2选择题226

13.5.1复习题226

13.5习题集226

13.5.3练习227

14.1传统的以太网229

第14章 以太网229

14.1.1 MAC子层230

14.1.2物理层231

14.1.3物理层实现233

14.1.4桥接以太网234

14.1.6全双工以太网236

14.1.5交换式以太网236

14.2.1 MAC子层237

14.2快速以太网237

14.2.2物理层238

14.2.3物理层实现239

14.3.2物理层241

14.3.1 MAC子层241

14.3千兆位以太网241

14.3.3物理层实现242

14.5.1复习题244

14.5习题集244

14.4本章小结244

14.5.2选择题245

14.5.3练习246

15.1.1体系结构248

15.1 IEEE 802.11248

第15章 无线局域网248

15.1.2物理层249

15.1.3 MAC层251

15.1.4寻址机制255

15.2蓝牙256

15.2.1体系结构257

15.2.4基带层258

15.2.3无线电层258

15.2.2蓝牙层258

15.2.5 L2CAP261

15.3本章小结262

15.2.6其余上层262

15.4.2选择题263

15.4.1复习题263

15.4习题集263

15.4.3练习265

16.1.1 中继器266

16.1连接设备266

第16章 连接局域网、主干网和虚拟局域网266

16.1.2集线器267

16.1.3网桥268

16.2.1总线型主干网273

16.2主干网273

16.1.4两层交换机273

16.1.5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273

16.2.2星型主干网274

16.3虚拟局域网275

16.2.3连接远程LAN275

16.3.1成员276

16.3.2配置277

16.3.5优势278

16.3.4 IEEE标准278

16.3.3交换机间通信278

16.5.2选择题279

16.5.1复习题279

16.4本章小结279

16.5习题集279

16.5.3练习281

17.1.1频率复用原理282

17.1移动电话282

第17章 移动电话和卫星网络282

17.1.4接力283

17.1.3接收283

17.1.2传输283

17.1.7第二代284

17.1.6第一代284

17.1.5漫游284

17.1.8第三代290

17.2.1轨道291

17.2 卫星网络291

17.2.3三种类型的人造卫星292

17.2.2覆盖区域292

17.2.5 MEO卫星293

17.2.4 GEO卫星293

17.2.6 LEO卫星294

17.4.1复习题296

17.4习题集296

17.3本章小结296

17.4.2选择题297

17.4.3练习298

18.1.1全局编址300

18.1虚电路交换300

第18章 虚电路交换300

18.1.4数据传输阶段301

18.1.3 三个阶段301

18.1.2虚电路标志符301

18.1.5建立连接阶段302

18.2帧中继304

18.1.6拆除连接阶段304

18.2.1结构305

18.2.2帧中继层306

18.2.3 FRAD307

18.3.1设计目标308

18.3 ATM308

18.2.4 VOFR308

18.2.5 LMI308

18.2.6拥塞控制和服务质量308

18.3.2问题309

18.3.3结构311

18.3.5 ATM层313

18.3.4交换313

18.3.6拥塞控制和服务质量318

18.5.1复习题319

18.5习题集319

18.3.7 ATM局域网319

18.4本章小结319

18.5.2选择题320

18.5.3练习321

19.1互联网络326

第19章 主机间的数据传递326

第四部分 网络层326

19.1.1网络层需求327

19.1.2作为分组交换网络的因特网328

19.1.3作为无连接网络的因特网330

19.2.1因特网地址331

19.2寻址331

19.2.2分类寻址332

19.2.3子网划分337

19.2.5无类寻址341

19.2.4超网341

19.2.6动态地址配置342

19.2.7网络地址转换(NAT)344

19.3.1路由选择技术347

19.3路由选择347

19.3.3分类寻址路由选择表349

19.3.2静态与动态路由选择349

19.3.4 CIDR350

19.4本章小结351

19.5.2选择题352

19.5.1复习题352

19.5习题集352

19.5.3练习354

20.1 ARP357

第20章 网络层协议357

20.1.1映射358

20.1.2分组格式359

20.1.4运行过程360

20.1.3封装360

20.2 IP361

20.2.1数据报362

20.2.2分段364

20.3 ICMP366

20.4.1 IPv6地址369

20.4 IPv6369

20.4.2地址种类370

20.4.3 IPv6分组格式371

20.4.6 IPv4到IPv6的转换372

20.4.5 ICMPv6372

20.4.4分段372

20.6.1复习题374

20.6习题集374

20.5本章小结374

20.6.2选择题375

20.6.3练习377

21.1单播路由选择378

第21章 单播与多播路由选择378

21.2单播路由选择协议379

21.1.2内部和外部路由选择379

21.1.1度量379

21.2.1 RIP380

21.2.2 OSPF383

21.2.3 BGP389

21.3多播路由选择391

21.3.1 IGMP392

21.3.2多播树397

21.3.3 MBONE398

21.4.1 DVMRP399

21.4多播路由选择协议399

21.4.2 MOSPF402

21.4.3 CBT403

21.4.4 PIM404

21.5本章小结405

21.4.5应用405

21.6.1复习题406

21.6习题集406

21.6.2选择题407

21.6.3练习410

22.1.1客户/服务器模型416

22.1进程间的传递416

第五部分 传输层416

第22章 进程间的传递416

22.1.2寻址417

22.1.4无连接服务与面向连接的服务419

22.1.3多路复用与多路分离419

22.1.5可靠服务与不可靠服务421

22.2.1端口号422

22.2用户数据报协议422

22.3传输控制协议423

22.2.3应用423

22.2.2用户数据报423

22.3.2 TCP服务424

22.3.1端口号424

22.3.3字节编号426

22.3.5数据段427

22.3.4序列号427

22.3.6连接429

22.3.7状态转换图431

22.3.8流量控制432

22.3.9傻瓜窗口综合症436

22.3.10差错控制437

22.3.11 TCP定时器439

22.3.13其他特性440

22.3.12拥塞控制440

22.4本章小结441

22.5.2选择题442

22.5.1复习题442

22.5习题集442

22.5.3练习444

23.1.1通信量描述符446

23.1数据通信量446

第23章 拥塞控制和服务质量446

23.2拥塞447

23.1.2通信量特征值447

23.2.1网络的性能448

23.3.1开环拥塞控制449

23.3拥塞控制449

23.4.1 TCP中的拥塞控制450

23.4两个示例450

23.3.2闭环拥塞控制450

23.4.2帧中继中的拥塞控制452

23.5.1数据流特性453

23.5服务质量453

23.6.1调度454

23.6改进QoS的技术454

23.5.2数据流类型454

23.6.2通信量整形455

23.7综合业务458

23.6.4许可证控制458

23.6.3资源预留458

23.7.5 RSVP459

23.7.4业务类型459

23.7.1信令459

23.7.2数据流规范459

23.7.3许可459

23.7.6综合业务所存在的问题461

23.8差分业务462

23.9.1 帧中继中的QoS463

23.9交换网络中的QoS463

23.9.2ATM 中的QoS465

23.11.2 选择题467

23.11.1复习题467

23.10本章小结467

23.11习题集467

23.11.3练习470

24.1.1关系474

24.1概述474

第六部分 应用层474

第24章 客户/服务器模型474

24.1.2并发性475

24.1.3 进程476

24.2.1套接字477

24.2套接字接口477

24.2.2无连接迭代服务器478

24.2.3 面向连接的并发服务器479

24.3本章小结481

24.2.4客户端和服务器程序481

24.4.2选择题482

24.4.1复习题482

24.4习题集482

24.4.3练习483

25.1.2层次命名空间485

25.1.1平面命名空间485

第25章 域名系统485

25.1命名空间485

25.2.2域名486

25.2.1标号486

25.2 域名空间486

25.2.3 域487

25.3.2区域488

25.3.1名称服务器的层次结构488

25.3命名空间的分布488

25.4.1通用域489

25.4因特网中的DNS489

25.3.3根服务器489

25.3.4主服务器和辅助服务器489

25.4.3反向域491

25.4.2国家域491

25.5.3 地址到名称的映射492

25.5.2名称到地址的映射492

25.5解析492

25.5.1解析器492

25.5.6高速缓存493

25.5.5迭代解析493

25.5.4递归解析493

25.6.1头部494

25.6 DNS报文494

25.8封装495

25.7 DDNS495

25.6.2询问部分495

25.6.3应答部分495

25.6.4授权部分495

25.6.5附加信息部分495

25.10.2选择题496

25.10.1复习题496

25.9本章小结496

25.10习题集496

25.10.3练习498

26.1.2接收邮件499

26.1.1发送邮件499

第26章 电子邮件与文件传输499

26.1 电子邮件499

26.1.4用户代理500

26.1.3 地址500

26.1.5多功能因特网邮件扩展501

26.1.6邮件传输代理506

26.1.7邮件传输507

26.1.8邮件访问协议508

26.1.9基于Web的邮件509

26.2文件传输510

26.2.2通信511

26.2.1 连接511

26.2.3文件传输513

26.2.4用户界面513

26.2.5 匿名FTP514

26.4.2选择题515

26.4.1复习题515

26.3本章小结515

26.4习题集515

26.4.3练习517

27.1.1事务518

27.1 HTTP518

第27章 超文本传输协议与万维网518

27.1.2请求报文519

27.1.4头部520

27.1.3响应报文520

27.1.5实例521

27.1.6其他特性522

27.2.1超文本和超媒体523

27.2 万维网523

27.2.2浏览器结构524

27.2.4超文本标记语言525

27.2.3静态文档525

27.2.5实例527

27.2.6动态文档528

27.2.8实例529

27.2.7公共网关接口529

27.2.9活动文档530

27.2.10 Java531

27.2.11实例532

27.3本章小结533

27.4.2 选择题534

27.4.1复习题534

27.4 习题集534

27.4.3练习537

28.1音频与视频的数字化538

第28章 多媒体538

28.2.1音频压缩539

28.2音频和视频压缩539

28.1.1音频数字化539

28.1.2视频数字化539

28.2.2视频压缩540

28.3.1第一种方法:使用Web服务器543

28.3流式存储音频/视频543

28.3.3第三种方法:使用媒体服务器544

28.3.2第二种方法:使用带有元文件的Web服务器544

28.3.4第四种方法:使用媒体服务器和RTSP545

28.5.1特性546

28.5实时交互式音频/视频546

28.4流式实时音频/视频546

28.5.3实时传输控制协议550

28.5.2实时传输协议550

28.6.1 SIP551

28.6 IP语音551

28.6.2 H.323553

28.8.1复习题555

28.8 习题集555

28.7本章小结555

28.8.2 选择题556

28.8.3练习557

29.1 引言562

第29章 密码学562

第七部分 安全562

29.2 对称密钥密码学563

29.2.1传统加密算法564

29.2.2 分组加密566

29.2.3操作模式569

29.3.1 RSA571

29.3 公钥密码学571

29.3.2 选择公钥和私钥572

29.5.2 选择题573

29.5.1复习题573

29.4本章小结573

29.5习题集573

29.5.3练习574

30.1.1保密性576

30.1报文安全576

第30章 报文安全、用户鉴别和密钥管理576

30.2数字签名577

30.1.4防拒认577

30.1.2报文鉴别577

30.1.3完整性577

30.2.2对摘要签名578

30.2.1签名整份文档578

30.3.1对称密钥加密的用户鉴别580

30.3用户鉴别580

30.4.1 对称密钥分发582

30.4密钥管理582

30.3.2公钥加密的用户鉴别582

30.4.2公钥认证587

30.5.1服务器589

30.5 Kerberos589

30.5.2操作590

30.5.4 Kerberos第5版591

30.5.3使用不同的服务器591

30.7.1复习题592

30.7习题集592

30.5.5领域592

30.6本章小结592

30.7.2选择题593

30.7.3练习594

31.1.2两种模式596

31.1.1安全联盟596

第31章 因特网中的安全协议596

31.1 IP层的安全:IPSec596

31.1.3两种安全协议597

31.1.4封装安全载荷598

31.2传输层安全599

31.2.2两个协议600

31.2.1 TLS的位置600

31.4防火墙601

31.3应用层安全:PGP601

31.4.1 分组过滤防火墙602

31.5虚拟专用网603

31.4.2代理防火墙603

31.5.1专用网604

31.5.2实现保密性605

31.5.3 VPN技术606

31.7.1复习题607

31.7习题集607

31.6本章小结607

31.7.2选择题608

31.7.3练习题609

附录A ASCII编码611

附 录611

附录B 数制和转换615

附录C OSI模型621

附录D 8B/6T编码625

附录E 校验和计算627

附录F 路由器的结构630

附录G ATM LAN633

附录H 客户/服务器程序638

附录I RFC642

附录J UDP和TCP端口643

附录K 联系地址645

缩略语646

术语表6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