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校政治理论课 教学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马寒之,张龙仁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
- ISBN:7563500359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校政治理论课 教学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导论1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高校的地位和作用2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基本任务6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主要特点和基本规律8
四、十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12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改革的方向、重点和范围14
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特征和思想特点18
一、研究大学生心理特征和思想特点的意义和方法18
二、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基本特征22
三、正确认识大学生思想的主要特点28
四、理工科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思想心理倾向31
第三章 大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和规律34
一、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34
二、大学生学习的特点38
三、大学学习的阶段性及其调整40
四、大学学习的规律43
五、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效益和成才的因素46
六、发掘人的潜在能力,锐意成才49
一、《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主要特点51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特点、教学原则和方法51
二、开设《马思主义原理》课的重要意义56
三、《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选择58
第五章 《中国革命史》课的性质、特点、教学原则和方法64
一、《中共党史》课改为《中国革命史》课的必要性64
二、《中国革命史》课的指导思想、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66
三、《中国革命史》课的体系和特点70
四、《中国革命史》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73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的对象、特点和教学法的选择77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的研究对象、任务和主要特点77
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法选择82
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对教师提出的要求90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创新性和开放性原则94
一、创新性教学原则的理论依据95
二、开放性教学原则的理论依据100
三、如何实行创新性、开放性教学原则103
第八章 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10
一、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核心110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涵义、功能、范围及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114
三、突破学生逆反心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过程中的突出课题117
四、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在疏导、说服上下功夫122
一、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把学生的智能培养作为重要目标127
第九章 坚持理论知识传授与智能培养相结合的原则127
二、政治理论课教学智能培养的主要内容135
三、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如何加强智能培养140
第十章 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原则145
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145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49
三、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153
第十一章 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方法159
一、改革教学方法对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159
二、目前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病160
三、改革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方法必须解决的几个认识问题163
四、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讨166
第十二章 电化教学在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177
一、电化教学的特点和地位、作用177
二、电化教学媒体软件的建设和运用182
三、开展电化教学对教师提出的要求187
第十三章 政治理论课的辅导、作业和考试190
一、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辅导190
二、政治理论课的课后作业193
三、政治理论课的考查和考试197
一、第二课堂的概念、特点和地位作用205
第十四章 政治理论课的第二课堂205
二、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的原则和形式209
三、如何开展好政治理论课的第二课堂活动215
第十五章 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备课218
一、政治理论课教师备课劳动的目的、过程和主要特点218
二、政治理论课教师备课的依据和原则223
三、政治理论课教师备课的产品形式及其写作方法227
四、临课前的种种准备229
第十六章 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语言、逻辑和情感233
一、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语言233
二、政治理论课教师讲课的逻辑性238
三、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情感241
第十七章 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248
一、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必要性248
二、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的素质252
三、如何提高政治理论教师的素质263
第十八章 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266
一、课程评价的地位作用和目的意义266
二、课程评价的主要依据267
三、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269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271
五、评价的组织程序和方式方法278
后记287
热门推荐
- 3629012.html
- 2544479.html
- 1770469.html
- 2286109.html
- 3069111.html
- 3325439.html
- 972722.html
- 2736834.html
- 3248899.html
- 10285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7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49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08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70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49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00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09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309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2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