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管理思想史 插图修订第4版【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西方管理思想史 插图修订第4版
  • 郭咸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ISBN:978755021851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44页
  • 文件大小:175MB
  • 文件页数:473页
  • 主题词:管理学-思想史-西方国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方管理思想史 插图修订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早期的管理思想1

第一章 管理思想的出现3

1.1早期社会的管理思想5

古代埃及的管理思想5

古巴比伦王国的管理思想6

古希腊的管理思想6

苏格拉底8

色诺芬8

管理思想家9

色诺芬的经济思想9

柏拉图10

亚里士多德11

古罗马的管理思想12

宗教和古代管理思想14

1.2专制主义和中世纪的管理思想15

社会实践所体现出的管理思想15

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管理体制、组织结构15

城市的兴起和贸易的发展对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16

中世纪思想家的管理思想18

托马斯·阿奎那的管理思想18

管理实践19

威尼斯造船厂的管理经验19

马基雅维利的管理思想19

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的管理思想20

1.3文艺复兴对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22

文艺复兴运动22

宗教改革23

文艺复兴对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24

延伸阅读26

知识结构图(一)27

第二篇 古典管理理论29

第二章 古典管理理论的历史背景和准备31

2.1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准备33

资本主义精神的建立33

新教伦理33

个人自由伦理34

市场伦理35

资产阶级革命为社会变迁作准备36

2.2英国工业革命——产业准备38

商业贸易为工业革命作准备38

工业革命的产生39

2.3工厂制度的产生——实践准备41

工业革命的社会影响与工厂制度的产生41

工厂制度对管理所提出的客观要求42

企业家问题的提出44

2.4古典管理思想的形成——理论准备45

复式记账法的产生45

詹姆斯·斯图亚特45

亚当·斯密46

分工问题46

管理思想家47

詹姆斯·斯图亚特的赋税思想47

控制职能48

计算投资还本问题48

经济人的观点48

大卫·李嘉图48

2.5科学管理实践的初步尝试49

理查德·阿克赖特49

詹姆斯·瓦特、马修·博尔顿50

罗伯特·欧文51

管理思想家53

现代人事管理之父:罗伯特·欧文53

2.6工业革命后管理思想的延伸54

经济学家的管理思想55

克劳塞维茨55

安德鲁·尤尔56

查尔斯·杜宾56

查尔斯·巴贝奇56

威廉·杰文斯58

2.7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60

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危机60

美国的工业化进程61

2.8美国早期的科学管理思想64

丹尼尔·麦卡勒姆64

管理思想家66

管理制度化领跑人:丹尼尔·麦卡勒姆66

亨利·普尔66

亨利·汤68

弗雷德里克·哈尔西68

亨利·梅特卡夫、奥伯林·史密斯69

延伸阅读70

第三章 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73

3.1泰勒对科学管理所作的探索75

泰勒的生平75

泰勒面临的问题及其思考76

泰勒对科学管理的探索78

搬运铁块实验78

铁砂和煤炭的铲掘实验79

金属切削实验80

3.2科学管理原理80

科学管理的基本假设前提80

两个基本原理81

三个基本出发点82

科学管理的四项任务82

科学管理内容83

作业管理83

组织管理84

管理哲学86

3.3泰勒同时代人对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89

泰勒最忠实的“嫡系追随者”——卡尔·巴思89

亨利·甘特和他的甘特图90

管理思想家91

人际关系理论的先驱者:亨利·甘特91

重视人的因素在科学管理中的作用91

甘特图92

吉尔布雷斯夫妇93

管理思想家95

动作研究之父:弗兰克·吉尔布雷斯;管理学的第一夫人:莉莲·吉尔布雷斯95

哈林顿·埃默森95

管理实践97

哈林顿·埃默森的奖励工资制97

莫里斯·库克97

亨利·福特98

管理实践101

T型车,改变美国人的生活方式101

3.4科学管理理论的传播101

工业管理教育102

亚历山大·丘奇103

奥利弗·谢尔顿104

玛丽·福莱特105

科学管理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回顾107

延伸阅读109

第四章 古典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11

4.1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113

亨利·法约尔及其生平113

管理思想家114

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114

法约尔的管理思想115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115

法约尔著名的十四项管理原则119

4.2马克斯·韦伯的行政集权组织理论123

马克斯·韦伯123

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124

理想的行政组织124

管理思想家125

组织管理之父:马克斯·韦伯125

韦伯对权力的分类126

理想的行政组织的管理制度127

4.3古典管理理论的系统化128

林德尔·厄威克128

卢瑟·古利克129

管理思想家130

林德尔·厄威克、卢瑟·古利克130

古典管理理论的基本原则131

延伸阅读132

古典管理理论总结133

知识结构图(二)135

第三篇 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39

第五章 行为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准备141

5.1行为科学诞生的历史背景143

行为科学的提出143

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43

5.2管理思想发展的新方向147

雨果·缪斯特伯格147

亨利·丹尼森149

管理实践150

与霍桑实验并行的早期组织行为探索150

第六章 行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153

6.1梅奥与霍桑实验155

历史背景155

霍桑实验156

车间照明实验——“照明实验”156

管理实践157

人际关系学说的实践思索157

继电器装配实验——“福利实验”158

大规模的访谈计划——“访谈实验”159

继电器绕线组的工作室实验——“群体实验”160

6.2行为科学的建立162

霍桑实验的新发现162

人际关系学说的建立163

职工是社会人163

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163

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程度164

梅奥的“社会人”假说164

行为科学的建立165

6.3个体行为的研究166

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166

管理思想家168

亚伯拉罕·马斯洛168

克莱顿·奥尔德弗的生存关系及发展理论169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169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170

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170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171

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172

管理思想家174

人性假设X理论—Y理论创始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174

埃德加·沙因的复杂人假设174

6.4群体行为的研究176

6.5领导行为的研究179

领导者品质理论179

领导方式理论180

连续统一体理论180

二维领导模式181

Z理论182

延伸阅读183

行为科学理论总结184

知识结构图(三)187

第四篇 现代管理理论流派和思潮191

第七章 现代管理理论的历史背景和准备193

7.1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195

现代管理理论形成的经济背景195

现代管理理论形成的科学技术背景195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197

企业结构发生变化199

7.2现代管理理论的产生条件201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产生的深层原因201

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产生的方法论准备202

系统论204

信息论204

控制论204

耗散结构理论205

协同论205

突变论206

延伸阅读206

第八章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和思潮(上)209

8.1管理过程学派211

概述211

主要代表人物211

管理过程学派的管理思想及特点212

研究对象212

基本信条212

穆尼的管理思想213

孔茨的职能管理213

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方法215

8.2社会系统学派216

概述216

主要代表人物216

社会系统学派的管理思想及特点216

管理思想家217

社会系统学派创始人:切斯特·巴纳德217

社会系统派的理论特点217

巴纳德的组织协作系统218

巴纳德管理思想的方法论基础220

理论评析221

8.3决策理论学派222

概述222

主要代表人物222

决策理论学派的管理思想及特点223

关于组织的理论224

关于决策过程中的信息问题224

关于决策的准则和标准225

关于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226

决策理论学派的决策方法227

理论评析227

8.4系统管理学派228

概述228

主要代表人物232

一般系统理论232

系统管理理论233

系统管理学派的管理思想及特点234

企业系统234

系统动力学236

系统观点、系统分析和系统管理236

系统管理学派的管理方法237

理论评析238

8.5数量管理科学学派239

概述239

主要代表人物和经典著作241

兰彻斯特和希尔241

伯法241

利文森241

数量管理科学学派的管理思想及特点242

数量科学管理学派的管理方法(模型法)243

理论评析244

第九章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和思潮(下)247

9.1权变理论学派249

概述249

主要代表人物及主要著作249

伯恩斯和斯托克249

钱德勒250

伍德沃德250

劳伦斯和洛希251

卢桑斯252

菲德勒254

管理思想家255

权变管理的创始人:弗雷德·菲德勒255

权变学派的理论基础255

权变学派的管理方法256

计划制订的权变论256

权变理论的组织论256

权变理论的控制论257

理论评析259

9.2经验主义学派259

概述259

主要代表人物260

德鲁克260

管理实践261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261

戴尔261

斯隆262

福特262

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管理思想263

管理的性质263

管理的任务263

管理的职责264

组织结构264

经验主义学派的管理方法266

管理技能266

目标管理266

理论评价269

9.3经理角色学派269

概述269

主要代表人物270

明茨伯格270

乔兰270

科斯廷270

萨尔宾和艾伦270

托马斯和比德尔271

托马森271

经理角色学派的管理思想及特点271

经理工作的六大特点271

经理的角色图272

经理的六项基本目标272

经理职务的八种类型273

经理角色学派的管理方法274

9.4计算机管理学派276

概述276

EDI电子数据交换)276

MIS(管理信息系统)276

MRP(物料需求计划)276

MRPII(制造资源计划)277

ERP(企业资源计划)277

DSS(决策支持系统)278

ES(专家系统)278

CRM(客户关系管理)278

SCM(供应链管理)279

BPR(企业流程再选)279

重要理论观点280

计算机应用于企业管理经历的三个阶段280

计算机应用于企业管理具有三个层次281

理论评析281

现代管理理论总结282

知识结构图(四)286

第五篇 当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291

第十章 当代管理思想的历史背景293

10.1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变化295

初级产品经济与工业经济脱钩295

加工工业经济内部生产与就业脱钩295

资本流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动力296

10.2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世界格局297

价值观的西化,强调个性将是人类社会的主流297

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融297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日常消费的联系日趋紧密298

生产要素分化、组合、凝结的周期性变化更加明显298

第十一章 当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301

11.1托马斯·彼得斯的管理思想303

彼得斯管理思想的内核304

管理的八条原则304

管理思想家305

后现代企业之父:托马斯·彼得斯305

调动人的潜力305

彼得斯的管理哲学306

11.2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学说307

行业结构分析307

新入侵者307

决定供方力量的因素308

决定替代威胁的因素308

管理思想家308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308

竞争的决定因素309

决定买方力量的因素309

基本的竞争战略310

成本领先战略310

标新立异战略(特异优势战略)310

目标集聚战略311

价值链311

11.3约翰·科特的领导学说312

领导艺术314

11.4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316

学习型组织的五个组成部分317

系统思考317

自我超越317

心智模式317

共同愿景317

团队学习317

学习型组织的八个特征317

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318

组织由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318

善于不断学习318

“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结构318

管理思想家319

学习型组织之父:彼得·圣吉319

自主管理319

组织的边界将被重新界定320

员工家庭与事业的平衡320

领导者的新角色320

学习型组织的真谛320

11.5戴明与朱兰——质量管理理论双子星座321

戴明的质量管理法321

戴明321

戴明的“14要点”321

管理思想家322

现代质量管理之父:威廉·爱德华·戴明322

PDCA循环323

朱兰的质量管理论324

朱兰324

朱兰的“突破历程”325

朱兰的质量环326

朱兰的“80/20原则”326

朱兰的生活质量观326

11.6企业战略和核心能力学说326

企业战略研究的新视角326

西方管理学界研究企业战略的主要历程327

战略管理的十大学派331

核心能力理论334

核心能力334

资源基础论与核心能力理论334

核心能力是一种战略创新336

核心能力的修炼、形成及发挥337

核心理念体系338

理论评析338

11.7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339

概述339

企业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340

企业文化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340

迪尔、肯尼迪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340

沙因的《组织文化和领导》341

基尔曼的《摆脱救急观念》341

科特、赫斯克特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341

重要理论观点342

沙因的组织文化研究342

大内的《Z理论》345

理论评析347

11.8企业再造理论的探索与实践347

概述347

企业再造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348

主要人物介绍349

重要理论观点349

企业再造的定义349

企业再造的目的350

企业再造的实施办法350

企业再造的内容350

企业再造的主要程序350

管理思想家351

传统管理的革命者: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351

企业再造的效果和问题352

理论评析353

11.9六西格玛理论353

背景介绍353

六西格玛理论的主要内容354

六西格玛方法354

六西格玛的六个主题355

理论评析357

延伸阅读358

当代管理理论总结359

知识结构图(五)362

第六篇 东西方管理思想的互动与融合365

第十二章 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内在精神367

12.1西方管理思想的内在精神369

12.2东方管理思想的渊源(一)371

法家学派372

墨家学派373

农家学派374

名家学派374

纵横学派375

阴阳学派376

兵家学派377

12.3东方管理思想的渊源(二)378

儒家的管理思想及其发展379

管理思想家380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380

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治人”381

儒家对组织的独到认识382

儒家的“为政以德”和“仁政思想”383

道家的管理思想及发展385

道家的思想精华385

道家思想中饱含的管理规律387

老子的水式管理(柔性管理)和无为管理389

佛学和管理391

12.4东方管理思想对管理理论的影响393

以人为政治管理的中心393

以家为生活及日常活动的中心394

以计谋为交往的中心396

东方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思想的相互影响397

延伸阅读399

第十三章 东西方管理思想在日本的实践401

13.1日本文化的特质403

日本文化的渊源403

日本企业文化的成因404

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404

13.2日本企业管理体系的三大支柱405

终身雇佣制405

年功序列制407

企业工会408

13.3日本企业的市场战略分析409

倍增概念409

战略指导思想409

战略的思维方法410

13.4日本企业管理的技巧和方法411

看板管理412

财务政策413

企业制度创新414

日本企业的经营思想414

13.5日本企业管理遇到的新难题415

文化传统的继承问题415

文化嫁接问题416

难题的出现416

延伸阅读417

第七篇 管理思想演变的总趋势419

第十四章 管理思想演变的总趋势421

14.1世界管理发展的新趋势423

创新——当前和今后管理的主旋律423

知识——最为重要的资源423

企业再造——场管理革命423

学习型组织的出现——未来企业模式424

快速应变——“10倍速时代”的新挑战425

战略弹性——企业竞争的制高点425

组织结构的倒置——权力的转移425

跨文化管理——交融与冲突426

全球战略——企业决胜的关键426

管理的终极目标——管理最优境界的实现427

14.2近年中国管理理论研究综述427

延伸阅读429

主要人物索引430

主要参考文献434

管理大事年表439

出版后记4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