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检察机关适用新刑事诉讼法热点难点问题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检察机关适用新刑事诉讼法热点难点问题研究
  • 叶文胜主编;王晶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09308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108MB
  • 文件页数:424页
  • 主题词:刑事诉讼法-研究-中国;检察机关-工作-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检察机关适用新刑事诉讼法热点难点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新增诉讼权利的保障1

第一节 对违法诉讼行为控告申诉权的保障1

一、诉讼参与人控告申诉权的变化及加强保障的基本思路1

二、对涉公安、法院控告申诉权的保障6

三、对涉检控告申诉权的保障15

第二节 对辩护权的保障23

一、辩护权概述23

二、国外辩护权保障制度借鉴25

三、《刑事诉讼法》修改前辩护权保障存在的问题34

四、《刑事诉讼法》修改后辩护权保障的变化37

五、保障和应对辩护权的基本思路38

第二章 新型证据的应用53

第一节 证据种类的变化53

一、证据定义的修正53

二、证据种类立法特点54

三、证据种类变化之分析55

第二节 电子证据的运用65

一、电子证据的性质和特点65

二、提取电子证据应当注意的问题69

三、电子证据的审查71

第三节 行政执法证据的运用74

一、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的理论分析75

二、行政执法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78

三、行政执法证据的审查80

第四节 鉴定意见的审查83

一、鉴定意见的性质和特点83

二、鉴定意见审查的基本机制87

三、常见鉴定意见的审查92

第三章 非法证据的调查和认定97

第一节 非法证据的调查97

一、非法证据调查的含义97

二、非法证据调查与职务犯罪初查的关系98

三、非法证据调查机制98

四、非法证据调查工作的强化104

第二节 “非法方法”的鉴别106

一、鉴别“非法方法”的意义106

二、“非法方法”的内涵和外延109

三、鉴别“非法方法”的基本规则113

第三节 非法实物证据的裁量114

一、非法实物证据的分类114

二、非法实物证据的认定116

三、非法实物证据的裁量规制117

第四节 法庭调查证据的监督121

一、对法庭调查证据实施监督的基本特点121

二、监督法庭调查证据的基本程序122

三、监督法庭调查证据应当注意的界限125

第四章 主要强制措施的监督127

第一节 取保候审的法律监督127

一、取保候审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127

二、强化取保候审监督的对策132

第二节 监视居住的法律监督134

一、监视居住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134

二、强化监视居住监督的对策135

第三节 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139

一、实行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积极意义139

二、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机制140

三、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与其他工作的衔接149

第四节 强制措施变更的监督150

一、强制措施变更的种类和意义150

二、强制措施变更的具体情形153

三、实践中强制措施变更存在的主要问题158

四、强制措施变更的监督机制160

第五章 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完善163

第一节 基本应对策略163

一、侦查工作面临的新机遇163

二、侦查工作面临的新挑战164

三、完善侦查工作的基本策略165

第二节 取证合法性的保障167

一、取证瑕疵的主要形式168

二、取证瑕疵的主要原因169

三、取证合法性的保障机制172

第三节 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适用175

一、取保候审的适用175

二、监视居住的适用180

三、完善适用监视居住的对策184

第四节 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和监督186

一、基本含义和立法规定187

二、功能和原则193

三、当前基层检察机关运用技术侦查面临的困境196

四、技术侦查适用及监督机制197

第五节 同步录音录像工作的完善201

一、基本含义和立法规定201

二、当前同步录音录像面临的主要问题202

三、完善同步录音录像工作的对策205

第六章 审查起诉工作的强化208

第一节 基本策略208

一、公诉工作面临的新挑战208

二、加强公诉工作的基本思路213

第二节 不起诉制度的适用218

一、不起诉制度的变化218

二、适用原则223

三、面临的实际问题及对策227

第三节 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审理程序230

一、概述230

二、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审理的一般机制235

三、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审理的特殊机制240

四、适用轻刑快审机制的基本路径241

第四节 庭前准备程序的完善245

一、庭前准备程序的功能和价值245

二、庭前准备程序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255

三、庭前准备程序的完善257

第五节 量刑建议的行使259

一、概念及法律属性259

二、新《刑事诉讼法》对量刑建议提出的新要求261

三、量刑建议在行使中遇到的问题262

四、加强量刑建议工作的基本对策264

第六节 简易程序的适用267

一、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268

二、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简化审的关系270

三、简易程序的审判方式271

四、简易程序公诉人出庭工作机制的完善272

五、被告人程序选择权的保护274

第七章 执行监督的重点问题276

第一节 交付执行监督的强化276

一、1996年《刑事诉讼法》对交付执行的规定277

二、旧《刑事诉讼法》下交付执行存在的问题277

三、新《刑事诉讼法》对交付执行的规定280

四、新《刑事诉讼法》下检察监督职能的发挥282

第二节 暂予监外执行监督的强化283

一、暂予监外执行及检察监督的法律规定284

二、暂予监外执行的现状285

三、暂予监外执行存在的问题286

四、对暂予监外执行强化监督的基本思路288

第三节 非监禁刑监督的强化290

一、非监禁刑的主要特点290

二、强化非监禁刑监督的必要性及方式291

三、非监禁刑监督面临的困境294

四、强化非监禁刑监督的对策295

第八章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重点问题297

第一节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落实297

一、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起源及意义297

二、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在我国的发展情况298

三、当前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存在的问题301

四、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前景展望302

第二节 附条件不起诉工作的细化308

一、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概述308

二、相对不起诉与附条件不起诉的界限区分313

三、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考察318

第三节 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惩防教一体化工作机制325

一、惩防教一体化工作的基本模式326

二、惩防教一体化工作的基本思路329

第九章 刑事和解的重点问题336

第一节 检察机关的角色定位336

一、刑事和解的概念336

二、刑事和解制度的历史沿革337

三、现行刑事和解制度的规定339

四、刑事和解中检察机关的定位343

第二节 刑事和解条件的细化345

一、刑事和解条件的法律规定345

二、刑事和解应当坚持的原则349

三、检察实务中对刑事和解条件的把握352

第三节 刑事和解工作的具体展开354

一、检察环节刑事和解工作现状354

二、刑事和解工作的进一步完善358

第十章 其他特殊程序和问题362

第一节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的适用和监督362

一、立法背景及条文变化362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365

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受理和审判370

四、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372

第二节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和监督375

一、强制医疗程序概述376

二、强制医疗的适用对象和条件378

三、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382

四、对强制医疗程序的监督391

第三节 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模式研究394

一、刑民交叉案件的概念与分类394

二、刑民交叉案件的冲突395

三、刑民交叉案件处理面临的困境397

四、刑民交叉案件处理模式探析4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