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针灸手册【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实用针灸手册
  • 余朋千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406022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219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2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针灸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基础篇1

一、绪言1

(一)历代重要针灸著作特点1

(二)古代针灸学派2

二、经络的组成与功能3

(一)经络的组成3

(二)经络的功能5

三、腧穴的作用分类和定位5

(一)腧、输、俞的区别5

(二)腧穴的分类5

(三)腧穴的作用6

(四)腧穴的定位6

四、特定穴7

(一)五输穴7

(二)原穴、络穴9

(三)俞穴、募穴9

(四)郄穴10

(五)八会穴10

(六)八脉交会穴11

(七)下合穴11

(八)交会穴12

五、针灸治疗纲要12

(一)针灸的治疗作用12

(二)针灸准则12

(三)针灸处方13

六、毫针刺法13

(一)毫针的规格和选择13

(二)针刺前的准备14

(三)针刺方法14

(四)针刺注意事项19

(五)异常情况的处理19

七、灸法21

(一)灸疗的特点21

(二)灸疗的作用22

(三)常用灸法22

(四)灸疗的注意事项24

八、其它治法25

(一)拔罐法25

(二)三棱针26

(三)皮肤科27

(四)耳针28

(五)头针32

附:头皮针国际标准方案35

(六)电针37

(七)水针38

经穴篇40

一、手太阴肺经40

(一)经脉循行40

(二)病候与主治40

(三)经穴40

二、手阳明大肠经42

三、足阳明胃经45

四、足太阴脾经52

五、手少阴心经55

六、手太阳小肠经57

七、足太阳膀胱经61

八、足少阴肾经68

九、手厥阴心包经73

十、手少阳三焦经79

十一、足少阳胆经85

十二、足厥阴肝经85

十三、作脉88

(一)经脉循环88

(二)病候89

(三)经穴89

十四、督脉92

十五、其它经脉97

(一)冲脉97

(二)带脉97

(三)阴维脉97

(四)阳维脉97

(五)阴跷脉98

(六)阳跷脉98

十六、经外奇穴100

证治篇106

一、内科106

(一)感冒106

(二)中风(中经络)107

(三)咳嗽107

(四)哮喘108

(五) 肺痨109

(六)失音110

(七)呕吐110

(八)呃逆111

(九)噎膈111

(十)反胃112

(十一)泄泻112

(十二)痢疾113

(十三)便秘113

(十四)脱肛114

(十五)癃闭115

(十六)淋证115

(十七)遗精116

(十八)阳萎116

(十九)疝气116

(二十)不寐117

(二十一)健忘118

(二十二)惊悸118

(二十三)癫证119

(二十四)狂证120

(二十五)痫证120

(二十六)梅核气121

(二十七)脏躁证121

(二十八)眩晕121

(二十九)疟疾122

(三十)黄疸122

(三十一)膨胀123

(三十二)水肿124

(三十三)消渴124

(三十四)脚气125

(三十五)头痛126

(三十六)面瘫(附:三叉神经痛)127

(三十八)胸痹128

(三十九)胁痛129

(四十)胃脘痛129

(四十一)腹痛130

(四十二)腰痛131

(四十三)痹证(附:坐骨神经痛)131

(四十四)痿证(附:多发性神经炎)132

二、妇科133

(一)月经不调133

(二)痛经134

(三)闭经135

(四)崩漏135

(五)绝经前后诸证136

(六)带下病137

(七)恶阻138

(八)妊娠痈证139

(九)胎位不正139

(十)滞产140

(十一)胞衣不下140

(十二)产后腹痛141

(十三)恶露不下141

(十四)恶露不绝142

(十五)产后血晕143

(十六))乳少(附:回乳)143

(十七))阴挺144

(十八))阴痒145

(十九))不孕证145

三、儿科146

(一)顿咳146

(二)小儿泄泻147

(三)疳疾148

(四)急惊风148

(五)慢惊风149

(六)小儿痿证149

(七)小儿遗尿150

(八)痄腮151

(九)小儿发热151

四、外伤科152

(一)丹毒152

(二)风疹152

(三)湿疹153

(四)蛇丹153

(五)扁平疣154

(六)牛皮癣154

(七)疔疮155

(八)乳痈155

(九)乳癖156

(十)肠痈156

(十一)脱骨疽157

(十二)痔疮157

(十三)瘰疬158

(十四)瘿气159

(十五)斑秃159

(十六)扭伤160

(十七)冻伤160

(十八)落枕161

(十九)鸡眼161

五、五官科161

(一)目赤肿痛161

(二)针眼162

(三)眼睑下垂162

(四)迎风流泪163

(五)目翳163

(六)斜视164

(七)近视164

(八)夜盲164

(九)色盲165

(十)青肓165

(十一)暴盲165

(十二)耳鸣及耳聋166

(十三)聍耳166

(十四)聋哑167

(十五)鼻渊167

(十六)鼻衄168

(十七)牙痛168

(十八)咽喉肿痛169

急救篇170

一、常见急重证的辨证施治170

(一)高热170

(二)厥证171

(三)中风(中脏腑)172

(四)痉证173

(五)脱证174

(六)出血175

(七)中暑177

二、百种急症和较急症针灸疗法178

(一)晕车晕船178

(二)溺水178

(三)触电178

(四)煤气中毒178

(五)毒蛇咬伤178

(六)疯狗咬伤178

(七)蜂、蝎剌蝥伤179

(八)手足厥冷179

(九)汗出不止179

(十)彻夜盗汗不止179

(十一)通宵做梦179

(十二)夜夜失眠179

(十三)嗜睡难醒179

(十四)狂笑不止179

(十五)悲泣不停179

(十六)舞蹈病179

(十七)失志痴呆179

(十八)无脉症179

(十九)肠鸣不息180

(二十)腹胀如盆180

(二十一)肚中气块180

(二十二)大便失禁180

(二十三)尿崩症180

(二十四)阳强180

(二十五)缩阳180

(二十六)夜梦与人交遗精不止180

(二十七)阴茎疼痛难忍180

(二十八)阴汗如水流180

(二十九)阴肿180

(三十)足跌肿痛难消180

(三十一)两足颤抖不能移步180

(三十二)两手颤抖不能握物180

(三十三)足指拘挛筋紧不开181

(三十四)手指拘挛伸缩疼痛181

(三十五)足底滚热181

(三十六)足跌发热五指尽痛181

(三十七)两手发热五指尽痛181

(三十八)两膝红肿透明不能移步181

(三十九)手指节疼痛不能伸屈181

(四十)书痉181

(四十一)足趾节疼痛不能移步181

(四十二)手足挛急屈伸艰难181

(四十三)手足俱颤不能移步握物181

(四十四)背发181

(四十五)附筋181

(四十六)附骨疸(手臂背生毒疮)181

(四十七)背困难支182

(四十八)急性肘痛182

(四十九)脚气红肿大热不退182

(五十)浑身胀满浮肿生水182

(五十一)寒湿脚气发热大痛182

(五十二)老年人手足转筋182

(五十三)蟠蛇疡182

(五十四)瓜腾疬182

(五十五)颈项红肿不消182

(五十六)两眉角疼痛难忍182

(五十七)耳根红肿痛不可忍182

(五十八)眼皮跳不止182

(五十九)风沿烂眼迎风流泪182

(六十)眼睫毛倒向内长182

(六十一)流涎不止182

(六十二)口噤182

(六十三)口开不闭183

(六十四)舌缩183

(六十五)唇裂干痛183

(六十六)牙关脱臼183

(六十七)马牙183

(六十八)大头风183

(六十九)耳红肿痛183

(七十)浑身生疮183

(七十一)带状疱疹183

(七十二)发背183

(七十三)烧心难忍183

(七十四)白崩183

(七十五)产后血块痛183

(七十六)坠胎后手足如冰183

(七十七)死胎184

(七十八)妇人经期房事日渐消瘦寒热184

(七十九)小儿尿床184

(八十)小儿逆乳184

(八十一)小儿夜啼184

(八十二)小儿胎毒184

(八十三)新生儿鼻塞不通184

(八十四)婴幼儿疝气184

(八十五)天疱疹184

(八十六)麻疹184

(八十七)体温突然下降184

(八十九)血压急降185

(九十)心力衰竭185

(九十一)心动过速185

(九十二)心律紊乱185

(九十四)急性肠梗阻185

(九十五)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185

(九十六)急性胰腺炎185

(九十七)前列腺炎185

(九十八)腰椎间盘脱出症185

(九十九)链霉素中毒性耳聋哑185

(一百)破伤风186

保健篇187

一、保健灸的特点187

二、保健灸的主要穴位188

三、保健灸的使用197

(一)病证保健灸197

(二)系统保健灸197

(三)年龄保健灸198

手法篇199

一、古代针刺手法199

(一)三刺199

(二)五刺199

(三)九刺200

(四)十二刺201

(六)双手行针法203

(七)缪刺203

(八)补母泻子法203

(九)泻井刺荥法203

(十)身八法204

(十一)透穴法204

(十二)催气法204

(十三)飞经走气四法204

(十四)治病八法205

(十五)下针十四法206

(十六)担截法207

(十七)努法207

(十八)飞法208

(十九)十二字手法208

(二十)下手八法209

(二十一)杨氏针法209

(二十二)神针八法211

(二十三)子午流注针法212

(二十四)灵龟八法212

(二十五)飞腾八法212

二、现代针刺手法213

(一)郑氏手法213

(二)兴奋抑制法214

(三)巨刺三步法215

(四)同经相应针刺法216

(五)背俞透刺法216

(六)谢氏手法216

(七)背有三针218

(八)阴阳补泻手法2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