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未熟-低熟油的形成与成因机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宋一涛等著 著
- 出版社: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61546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低成熟油-含油气盆地-油气藏-形成-东营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未熟-低熟油的形成与成因机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沉积早期的生物化学成烃作用1
第一节 钙化与非钙化普生颗石藻的形成及生烃作用1
第二节 普生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与近海颗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的生烃特征14
第三节 盘星藻细胞死亡过程的生化降解作用及产烃特征27
第四节 水解和细菌降解作用对小球藻产烃的影响32
第五节 不同盐度条件下的盐藻生烃模拟实验40
第二章 成岩作用早期微生物对有机质成烃转化的作用50
第一节 生化产烃模拟方法原理50
第二节 半咸水有利产甲烷条件下的生化产烃模拟52
第三节 半咸水较有利产甲烷条件下的生化产烃模拟61
第四节 咸水不利产甲烷条件下的生化产烃模拟67
第五节 影响生化生烃作用的主要因素及生化生烃阶段的划分70
第三章 颗石藻、沟鞭藻及葡萄藻的成烃机理模拟72
第一节 颗石藻的生烃热模拟及成烃机理72
第二节 沟鞭藻的生烃模拟实验研究83
第三节 不同生长时间葡萄藻的烃类特征及生烃热模拟实验90
第四章 藻类、高等植物及浮游动物的生烃热模拟实验与成烃机理99
第一节 微囊藻、马尾藻及松叶有机质的热演化规律及生烃特征99
第二节 甲壳类浮游动物及原生动物梨形四膜虫的烃类特征104
第三节 环境和矿物因素对生物母质成烃过程的作用106
第四节 碳酸盐矿物对蓝藻成烃演化的作用112
第五章 不同沉积环境未熟—低熟油的成烃机理模拟及生烃模式119
第一节 热模拟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119
第二节 淡水富藻淤泥的生烃热模拟120
第三节 半咸水富藻烃源岩生烃热模拟及生烃模式130
第四节 半咸—咸水环境富藻未熟烃源岩的生烃热模拟142
第五节 微咸—半咸水环境富藻低熟烃源岩的生、排烃模拟150
第六节 不同沉积环境藻类有机质的早期、多期连续生烃机制159
第六章 有机质富集层的成因、地化特征及判识标志161
第一节 地质构造背景与生物发育特征161
第二节 烃源岩有机质富集层的形成165
第三节 富集层的有机质类型、丰度及分级评价167
第四节 有机质富集层的判识标志171
第一节 未熟—低熟油的产状及分布183
第七章 不同沉积环境未熟—低熟油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判识标志183
第二节 低熟油的物理性质188
第三节 低熟油的化学组成及判识标志190
第八章 膏盐环境低熟油的成因机制——以罗家—垦西地区为例203
第一节 地质概况203
第二节 有机质的类型、丰度及富集层评价204
第三节 油源研究206
第四节 有机质的成熟演化及生烃机制212
第九章 半咸—咸水及微咸—半咸水环境低熟油的成因机制——以牛庄洼陷为例217
第一节 地质概况217
第二节 有机质类型、丰度及富集层评价219
第三节 低熟烃源岩可溶有机组分特征223
第四节 低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233
第五节 有机质的成熟演化及低熟油成因机制244
第一节 地质概况252
第十章 半咸水环境低熟油的成因机制——以孤南洼陷为例252
第二节 有机质的类型、丰度及富集层的评价253
第三节 油源研究256
第四节 有机质的成熟演化及低熟油的成因机制269
第十一章 阳信洼陷火成岩地区低熟油的成因272
第一节 地质概况272
第二节 有机质类型、丰度及有机质富集层的评价274
第三节 烃源岩的地化特征277
第四节 低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油源284
第五节 有机质的成熟演化及低熟油成因289
第十二章 胜海—埕岛、潍北地区多种类型低熟油的特征及成因293
第一节 胜海—埕岛地区半咸水、微咸—半咸水低熟油的特征及成因293
第二节 潍北凹陷微咸水环境低熟油的特征及成因304
第三节 低熟油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规律311
参考文献314
图版及图版说明320
热门推荐
- 178184.html
- 3536578.html
- 1989717.html
- 352144.html
- 57621.html
- 152268.html
- 2246467.html
- 606561.html
- 3451379.html
- 4276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9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54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98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54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27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52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27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91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76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5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