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的哲学论纲【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人的哲学论纲
  • 薛德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52093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的哲学论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言 独立研究人学的最新成果 高放1

自序1

导论 为什么要研究人的哲学1

第一节 人类自觉地认识自己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1

第二节 人的哲学研究在中国兴起的历史必然性3

第三节 人的哲学的研究对象、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5

第四节 人的哲学的研究方法6

第一章 唯物史观中的人14

第一节 科学的人本观是唯物史观的一根主线14

第二节 现实的人的解放与理想的人的生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的出发点与目的21

第三节 人的哲学在中国的历史命运25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理论证明31

第一节 作为客体的证明32

第二节 作为主体的证明41

第三节 作为主体和客体统一的证明52

第三章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62

第一节 人民——人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形态6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为了人民——人与社会的统一6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依靠人民——主体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68

第四节 “以人为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应运而生73

第四章 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78

第一节 社会有机体是人的社会与社会的人的统一78

第二节 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辩证统一的历史进程82

第三节 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87

第四节 社会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统一90

第五章 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动因94

第一节 几种动力说的比较94

阶级斗争动力说9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动力说95

生产力动力说96

人的劳动创造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97

第二节 动力与动因101

第三节 作为动因的人的需要及其客观属性108

人的需要与人的本性108

人的需要的客观性119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与动力开发13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心任务134

第二节 生产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物质文化需要136

第三节 社会主义责任制开发人的需要的动因作用138

第四节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全面开发145

动因开发145

动能开发147

动力开发149

第七章 社会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151

第一节 社会生产方式即人的需要的满足方式151

第二节 社会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来自人的需要155

一个简单的事实构成历史的真正基础155

手段具有决定性在于它是实现目的的惟一途径159

第三节 生产方式的社会决定作用169

社会一般169

家庭和私有制172

阶级和国家174

法、艺术和宗教177

第四节 生产方式对人的决定作用180

第八章 人的社会意识及其作用186

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双重作用186

反映作用与能动作用188

保守作用与进步作用192

能动性寓于活跃性之中 进步性寓于矛盾性之中198

第二节 国家意识、群众意识、阶级(阶层)意识与个人意识202

社会意识各种成分的区别与同一203

社会意识各种成分的一般关系206

完善≠进步210

第三节 社会意识的完善与进步210

社会主义社会意识212

第九章 人的价值与人的责任218

第一节 什么是人的价值?218

第二节 盲目的或自觉的自我价值肯定222

第三节 人们的价值判断225

第四节 人们的价值追求227

第五节 人的责任231

第十章 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234

第一节 社会的全面进步包括三个文明建设235

物质文明建设236

制度文明建设237

精神文明建设239

制度文明属于关键性建设240

第二节 三个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240

物质文明属于基础性建设240

精神文明属于手段性与目的性相统一的建设241

第三节 精神文明建设是人自身的现代化建设242

第十一章 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248

第一节 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248

第二节 人的素质、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253

科学技术依赖人的素质253

人的素质的三个最重要方面:创造性思维能力、科学文化知识和献身科学的精神255

人的素质的提高:兴奋环境、开发性教育、优生262

第十二章 人的解放——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271

第一节 人的解放即人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的把握271

人对自然的把握271

人对社会的把握273

人对自身的把握275

第二节 人与自然、社会、自身的和谐发展276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77

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280

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282

第三节 三个和谐发展与三个文明建设的内在一致性及其辩证关系284

第四节 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286

第五节 理想的社会与理想的人的生成290

结束语 为人类幸福而工作296

跋(一)300

(二)301

(三)3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