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笑话中的心理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笑话中的心理学
  • 牧之,伟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12126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263页
  • 主题词:心理学-通俗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笑话中的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认知心理学3

各有所盼——人性定理:人都是服务于自己的3

组装——听众设计:为什么家长常常委婉地向孩子解释生理现象4

教训——归因理论:个体推断和解释他人及自己行为原因的现象6

音乐和感冒——信念偏见效应:人们惯于以现实世界存在之物印证判断8

忏悔——隧道视野效应:认知的提高在于环境的开放性10

千万别踩到鸭子——镜像效应:他人即自我认知的镜子12

待遇不同——刻板效应:你总会受到刻板偏见的左右14

修伞——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总是占据着主导地位15

位置不同——近因效应: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16

陷阱——晕轮效应:为什么明星总是有很多绯闻18

最想干的事——乡村维纳斯效应:村里最漂亮的姑娘被视为世界上最美的人19

还没通电——心理定式:都是思维惯性惹的祸21

上帝的父亲——巴纳姆效应:为什么你会迷信星座运程22

死人不是我——苏东坡效应:你所认识的自我往往不是最真实的自我25

历史问题——鸡尾酒会效应:你总是听到你想听到的26

3个问题——库里肖夫效应:电影创作所依赖的认知基础28

担忧——锐化效应:为什么企业倾向于聘用有共同愿景的员工30

第2章 记忆心理学35

健忘——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为什么重复是记忆的良策35

地狱来函——自我参照效应:当记忆材料与自我相联系时,记忆效果会更好36

为文王发愁——蔡加尼克效应:为什么记在备忘录上也会失效38

第三任丈夫——既视感:你为什么会对某些事物、某个场景感到似曾相识40

记性太坏——睡眠者效应:脑白金广告为什么会导致产品的热销42

威慑力——目击证人的记忆:证人真的陈述了事实的真相了吗44

第3章 人格心理学49

修女与酒——人格面具:虚伪是社会对人的必然要求49

原来如此——周哈里窗:到底有几个“我”51

时代不同——群伙效应:为什么“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53

鹦鹉的愤怒——毒气效应:平时温顺,偶尔发怒55

盗贼——角色效应:为什么说“人生如戏”57

打赌——逆反效应:对外界的情感与行为做出负向心理反应58

第4章 情绪心理学63

破产以后——证实性偏见:为什么你会觉得在某一天坏事不断63

紧急报案——共识偏见:人们不自觉地把自己的认识强加给别人65

去天堂——后视偏见:人们经常误以为自己有先见之明66

控告——“ABC理论”:你为什么不快乐68

地狱里的牛奶——不合理认知模式特征之一:绝对化要求69

家里也不安全——不合理认知模式特征之二:以偏赅全70

绝望——不合理认知模式特征之三:糟糕至极72

将床腿锯掉——自我暗示:为什么置身于废弃的铁轨也会被“压死”73

安慰——酸葡萄效应:低估未拥有之物75

助听器——甜柠檬效应:高估已拥有之物77

分担痛苦——踢猫效应:为什么你总会伤害爱你的人78

观看表演——视网膜效应:你所看到的世界,正是你内心世界的外在反映80

自豪的结果——焦点效应:为什么你常常会庸人自扰81

第5章 心理治疗85

喝倒彩——逃避性心理防御机制:压抑85

最乐观的人——逃避性心理防御机制:否定86

未雨绸缪——逃避性心理防御机制:退回88

最重要的事——逃避性心理防御机制:潜抑89

说谎——自骗性心理防御机制:反向90

好斗的鹦鹉——自骗性心理防御机制:合理化92

友好的同情——自骗性心理防御机制:隔离93

牧师收费——自骗性防御机制:理想化94

愚蠢的事——攻击性心理防御机制:转移95

核桃——攻击性心理防御机制:投射97

我没说过——代替性心理防御机制:幻想98

可以杀了他吗——代替性心理防御机制:补偿100

裁判——建设性心理防御机制:升华102

第6章 行为心理学107

他们的儿子——动机:事件的性质并不完全取决于结果,还取决于动机107

智能收音机——经典条件反射:为什么狗屎状的冰激凌让人难以下咽109

收音机里的英语——社会学习理论:学习是人的本能111

鸡哪里错了———强化理论:如果你希望某个行为重现,便对其进行奖励113

万无一失——态度理论:期望价值理论115

给别人一个机会——一致性理论:人们为什么选择世界名胜为目的地116

你的家也被卷走了——认知失调理论:为什么有的人会毕生从事不喜欢的工作118

莫名其妙——自我实现的诺言:心想事成的秘密120

后来怎么了——安慰剂效应: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122

上尉买饮料——路径锁定效应:人们很难改变已形成的行为规划124

牧师的讲话——超限效应:不妨见好就收126

杰作——合法化效应:公开的观点更难以改变128

新论点——过度理由效应:止步于显而易见的外部原因129

路牌——潘多拉效应:不禁不为、越禁越为131

第7章 成功心理学135

选择伙伴——自我效能感:努力与否取决于对结果的期望135

摔飞机——习得性无助: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137

内外有别——自我妨碍:为什么学生们仍然在考试前喝酒玩乐139

哈佛毕业生——拱道效应:即使并非出自名校,也仍然有出头之日141

答卷——酝酿效应:为什么你会在不经意中豁然开悟142

应聘者——桑代克试误说:人类学习的本能从何而来144

联想——邮票效应:推理的材料越具体,就越容易得出正确结论146

激励——“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148

全部消灭——Yerkes-Dodson法则:哪些人更易于取得较好的工作业绩150

神奇的蚂蚁——毛毛虫效应:你是否为自己量身定造过“人生”152

休假证——月曜效应:为什么会出现“假期综合症”154

宣誓之后——自我选择效应:将选择进行到底155

最年轻的岁月——摩西奶奶效应:有志不在年高157

第8章 人际关系心理学161

入乡随俗——印象管理:如何提高你面试成功的概率161

关节炎的病因——包装效应:为成功而打扮162

“现身”——定式效应:既定的心理活动先入为主地影响以后的心理判断164

给上帝的信——投射效应:以己度人的认知障碍165

市长的堂兄——社会背景效应:背靠大树好乘凉167

酒鬼聊天——名片效应:相似的态度和价值观有助于建立优质的人际关系169

有来有往——态度效应:像自己希望的那样对待周围的人171

换块手表——保留面子效应:留了面子,赢了人心172

什么是快乐——改宗效应:先反对后同意的积极效用173

我是陈阿土——变色龙效应:模仿他人的身体语言,你会更受欢迎175

结婚礼物——瀑布心理效应:说者无意,听者有心176

夜归——跷跷板互惠原则:投之以桃,报之以李178

原来如此——海格力斯效应:冤冤相报致使仇恨越来越深179

第9章 社会心理学183

观画——构造社会现实:人们难以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183

狡猾的富商——亲社会行为:乐于助人是人类的天性184

消除隐患——“挫折—攻击假设”:为什么平时和善的失业者会枪杀公司的高管186

我没有枪——武器效应:枪支纵容了暴力行为187

军队演习——监狱角色模拟实验:卧底警察为什么会遭受心理困扰189

牧师的总部——场化效应:群体心理场所产生的效应191

英雄救美——旁观者效应:如果你需要别人的帮助,请明确告诉对方192

遗愿——标签效应:被“标签”出来的英雄194

仪式的一部分——社会传统是如何形成的196

第10章 传播心理学201

我脑子没坏——飞去来器效应:受众不是被动的“枪靶”201

鹦鹉的疑问——认知反应理论:人们为什么会反感媒体上的某些观点202

天使的信——平衡理论:人们如何形成认知平衡204

寄给上帝——社会判断理论:为什么难以说服想法极端的人206

不谋而合——乐车队效应:权威人物发表意见后,众人齐声附和208

妙计——落水狗效应:对于与切身利益无关的事情,人们多会支持弱者209

高效执行——权威效应:人微言轻、人贵言重210

屈就——名人效应:商家为什么热衷于名人代言211

第11章 销售心理学217

妇人之见——选择性注意:为什么商家都会对眼球经济备加推崇217

叫爸爸——同伴影响力:为什么失去一名客户就等于另外失去250名客户218

意外死亡的上帝——登门槛效应:销售员步步为营的伎俩221

捎衣进城——拆屋效应:商家为什么总喜欢使用打折扣的促销策略223

奶牛和自行车——钓鱼效应:成功的营销策略在于激发出客户的强烈需求224

唯一的乞丐——稀缺效应:人们往往会追捧限量版物品226

中计——参考价格效应:为什么知名品牌商品都在专卖店销售227

斗富——凡勃伦效应:富商为什么高调征婚228

第12章 经济心理学233

钓鱼——代表性思维:投资好公司的股票,不一定是理性的投资233

还有别的人吗——熟悉性思维:过多投资熟悉的股票是高风险行为234

总统的邮票——平均值谬误:过于自信是投资者的致命伤236

“聪明”的患者——趋向性效应:出售赢利股票并不总是理性的238

精美的广告——禀赋效应:人们为什么不卖出亏损的股票239

快乐奔跑——羊群效应:投资市场上的趋同性心理241

千万记着说“不”——框架效应:快卖涨势股,慢卖跌势股244

献给上帝——心理账户:将某笔账算到某件事情或者某个人的头上246

产后而亡——赌徒心理:执迷于随机的成功247

时来运转——赌徒谬误:3个跌停板之后,市场不一定会反弹249

空姐的智慧——赌场的钱效应与蛇咬效应:为什么赌博让人们欲罢不能251

安然的总裁——最大笨蛋理论:只要存在一个更大的笨蛋,你便不会投资失败253

婚外情——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拥有的越多,继续拥有体会到的满足感就越低255

巴黎归来——沉没成本:为什么人们会强忍着看完不喜欢的电影257

以免破财——棘轮效应: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具有不可逆性258

第13章 爱情心理学263

坦白——男人选择貌美的女人,女人选择值得托付的男人263

哪一部分——爱情的起源:追寻“完美之我”264

媒婆理论——般配是亲密关系的普遍法则266

溜冰鞋——爱情态度理论:爱情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某种特殊的想法与态度268

有备无患——爱情观类型理论270

假装是夫妻——SVR理论:为什么婚姻是爱情的坟墓271

特殊治疗——爱情三角理论:激情、亲密和承诺273

没有下文——爱情依附理论:爱情关系是一种依恋的过程274

处置猎物——爱情投资理论:人们总是寻求投资回报率更高的爱情关系276

牧师的儿子——“俄狄浦斯情结”与“爱烈屈拉情结”:恋母情结与恋父情结278

借题发挥——屡见效应:为什么人们会日久生情280

不需要灯光——黑暗效应:为什么暗恋者通常借助烛光晚餐示爱281

联想——吊桥效应:危险或刺激性的情境可以促进爱情的萌芽和升华283

经理太太——啤酒眼镜效应:为什么有“酒后乱性”的说法285

好点子——打烊效应:高估酒吧将要关门时的异性287

执著——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外界的阻碍反而会成就荡气回肠的爱情288

何必冒风险——白流苏和范柳原为什么会产生“倾城之恋”289

上帝和亚当——谁会在婚姻关系中拥有更高的权力291

诱饵——为什么婚前是王子,婚后成了癞蛤蟆293

花花公子——古烈治效应:背叛是男人的天性295

化装舞会——男人的寿命与妻子美貌程度成反比296

初次约会——调味品效应:无关痛痒的“废话”有助于浸润亲密关系298

绝招——缓冲效应:为了缓和冲突和挫折而将目标转移到缓冲物2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