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田土壤碳氮管理理论与实践【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雷宝坤,续勇波,陈安强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2746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7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182页
- 主题词:农田-土壤有机质-有机碳-研究;农田-土壤有机质-有机氮-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田土壤碳氮管理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土壤碳氮概述1
第一节 土壤碳氮研究进展1
一、土壤碳氮储量的研究进展1
二、土壤C/N与碳氮转化的研究进展3
三、土壤溶解性碳、氮的研究进展8
四、土壤微生物量9
五、土壤活性氮10
六、土壤易氧化态碳12
七、土壤有机质的分组13
第二节 影响土壤碳氮变化的因素18
一、氮肥施用量18
二、土壤有机质组分19
三、土壤剖面19
四、土地利用类型19
五、植被类型19
第二章 低碳农业20
第一节 低碳农业的概述20
第二节 低碳与高值农业21
第三节 低碳农业与绿色经济发展24
第四节 生物碳与低碳农业26
第五节 以碳控氮技术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和手段33
第一节 同位素和光谱方法33
一、同位素方法33
二、光谱方法34
第二节 土壤碳的输入和输出平衡35
第三节 活性碳氮库的测定方法42
一、溶解性有机碳、氮42
二、高锰酸钾氧化法测定土壤活性有机碳43
第四节 土壤微生物碳氮44
一、土壤微生物碳氮背景44
二、土壤微生物碳测定45
三、土壤微生物氮的测定(与DON的测定方法相同)46
第五节 土壤的密度分组47
一、土壤物理分组方法一47
二、土壤物理分组方法二50
三、土壤物理分组方法三50
第六节 有机物料腐殖化和土壤有机碳矿化的研究51
第四章 集约化菜田土壤碳、氮演变53
第一节 集约化蔬菜碳氮的研究现状53
第二节 菜田与粮田碳氮变化的对比分析58
第三节 粮田改为菜田后土壤碳、氮演变特征80
一、材料与方法81
二、结果与讨论83
三、结论87
第五章 元阳梯田土壤碳氮及外源碳氮对元阳梯田土壤氮转化的影响88
第一节 元阳梯田土壤碳氮组分及氮转化特征88
第二节 有机氮的研究方法90
一、有机氮的矿化90
二、氮素的硝化94
第三节 材料与方法95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95
二、材料与方法96
三、培养试验设计98
四、数据处理99
第四节 结果与分析100
一、元阳梯田表层土壤碳氮组分特征100
二、元阳梯田土壤氮素厌氧矿化培养特征105
三、元阳梯田土壤氮素好氧矿化培养特征109
四、元阳梯田土壤氮素硝化培养特征113
第五节 讨论116
一、元阳梯田表层土壤碳氮组分分析116
二、元阳梯田土壤氮素矿化培养特征分析119
三、元阳梯田土壤氮素硝化培养特征分析121
第六节 结论123
第六章 元阳梯田水稻生产的养分投入和吸收特征的研究124
第一节 元阳梯田水稻生产中的养分投入124
第二节 元阳梯田水稻对养分的吸收128
一、不同氮肥水平对产量的影响129
二、不同氮肥水平下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情况129
三、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氮吸收量131
四、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磷吸收量132
五、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钾吸收量132
六、不同品种不同处理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和吸收比例133
第三节 元阳梯田水稻生产的表观养分平衡和肥料利用效率134
一、元阳梯田水稻生产的表观养分平衡分析134
二、元阳梯田水稻生产的肥料利用效率134
第四节 结论136
第七章 不同利用方式对亚热带土壤氮关键转化过程的影响138
第一节 研究背景138
一、主要研究内容138
二、试验样地选择与土样基本信息138
第二节 土样培养期间无机氮浓度变化139
第三节 土样培养期间无机氮15N丰度变化140
第四节 两种利用方式土壤氮总转化速率141
第五节 不同利用方式下氮总转化速率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143
一、利用方式对NH4+产生速率的影响143
二、利用方式对NO3-产生速率的影响144
三、利用方式对无机氮同化速率的影响145
四、研究结果对评价氮素环境效应的意义146
第六节 结论147
第八章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的碳氮共济效应情景分析149
第一节 研究概述149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150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151
一、土壤碳氮相关性及其含量特征151
二、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C/N152
三、土壤碳对氮的储存能力情景分析153
第四节 讨论154
第五节 结论155
参考文献157
热门推荐
- 3698800.html
- 174982.html
- 3739998.html
- 3775378.html
- 1147785.html
- 870791.html
- 772196.html
- 1355188.html
- 2054135.html
- 25868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119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86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7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05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4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307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48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76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8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