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化学原理选讲基础化学知识规律揭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化学原理选讲基础化学知识规律揭示
  • 严宣申编著 著
  • 出版社: 海口:南方出版社
  • ISBN:7806602836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化学原理选讲基础化学知识规律揭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溶液 溶解度1

一 溶解过程的体积效应1

二 溶解过程的热效应3

三 溶解度7

1.溶解度8

2.相似相溶9

3.某些无机物溶解性的定性规律13

四 几个问题18

第二章 金属活动序31

一 标准电极电势——活动序31

二 关于金属活动序的几个问题35

1.对于变价金属,金属活动序是形成低价水合离子的倾向35

2.由已知标准电极电势求其他反应(半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36

3.藉电势差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完全程度37

4.固态物间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40

5.为什么H2不能还原CuSO4溶液中的Cu2+41

6.不能判断不是水溶液中的反应42

三 金属和酸、碱、盐的反应43

1.活动金属(Eθ<0V)和盐酸、稀硫酸的反应43

2.金属和硝酸的反应44

3.金属和浓硫酸的反应45

4.金属和碱溶液的作用45

5.金属和盐的反应46

6.金属和混合酸的反应46

四 非水溶液中的金属活动序47

第三章 含氧酸盐的热分解反应50

一 非金属含氧酸盐热分解反应的本质和规律50

1.非金属含氧酸盐热分解反应的本质50

2.非金属含氧酸盐热分解反应的产物53

二 金属含氧酸盐的热分解反应58

三 铵盐的热分解反应60

1.铵盐热分解反应温度的高低60

2.铵盐热分解反应产物的判断61

四 含氧酸盐热分解温度高低的定性判断63

1.碱土金属碳酸盐热分解温度高低的定性判断63

2.碱土金属其他含氧酸盐热分解温度高低的定性判断65

3.碱金属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热稳定性的定性判断65

五 配卤化物的热分解反应66

1.H2SiF6、HBF4的酸性(Arrhenius酸碱理论)67

2.配卤酸及其盐的热分解反应67

六 几个问题68

第四章 制备单质72

一 还原氧化物制备金属72

1.铝作还原剂——铝热法74

2.氢作还原剂76

3.碳(→CO)作还原剂77

二 还原氟化物、氯化物、硫化物制备金属78

三 氧化法制备单质81

四 电解法制备单质83

1.水溶液中电极氧化83

2.水溶液中电极还原84

3.电解熔盐制备活泼金属85

第五章 二元化合物88

一 氧化物88

1.单一氧化态元素的氧化物89

2.多氧化态元素的氧化物90

3.氧化物的制备91

4.最高氧化态氧化物和相应单质反应92

5.氧化物的某些性质93

二 硫化物95

1.硫化物95

2.多氧化态元素的高氧化态硫化物96

3.硫化物的熔点、沸点96

4.酸碱性97

5.硫化物的制法98

三 卤化物99

1.卤化物的制备(主要讨论氯化物)100

2.p区元素卤化物(有限分子)的组成和构型103

3.卤化物间互相结合106

四 含氢的化合物107

1.制备107

2.性质108

第六章 元素的某些周期规律性110

一 对主族元素原子结构的初步讨论110

1.碱金属族110

2.卤化物111

3.关于卤素最高正价化合物113

二 第四周期p区元素最高氧化态化合物的性质113

1.溴(Ⅶ)化合物113

2.硒(Ⅵ)化合物114

3.砷(Ⅴ)化合物116

4.镓(Ⅲ)化合物116

三 第五周期p区元素最高氧化态化合物的性质119

四 第六周期p区元素最高氧化态化合物的性质120

1.铋酸钠120

2.铅(Ⅳ)化合物120

3.铊(Ⅲ)化合物121

4.第六周期p区元素最高氧化态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的原因121

五 次级周期性122

1.第二周期p区元素最高氧化态化合物的性质122

2.次级周期性123

六 p区元素非最高氧化态含氧酸(盐)的自氧化还原反应124

1.第二周期p区元素中间氧化态含氧酸(盐)124

2.其他周期p区元素中间氧化态含氧酸(盐)125

七、过渡元素化合物性质简介127

1.一过渡元素性质简介127

2.同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129

八 镧系元素130

第七章 等电子原理 常见分(离)子的构型一 等电子原理132

二 常见的等电子体133

1.常见的等电子体133

2.等电子原理能否用于固态物140

3.等电子原理应用时要注意什么141

三 按中心原子的成键轨道判断分(离)子构型143

1.中心原子是第二周期元素原子143

2.中心原子是第三周期元素原子145

四 再讨论等电子原理148

1.从周期表横向关系讨论主族元素原子为中心形成的等电子体148

2.等电子体的化学性质是否相似149

3.目前等电子体的函意150

第八章 氧化还原反应 电极电势的运用一 氧化态(数)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52

1.氧化态(数)152

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54

二 藉电极电势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完全程度158

1.电极电势是水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完全程度的判据158

2.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159

3.浓度改变很大时,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160

4.氧化型、还原型都形成沉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162

5.氧化型、还原型都是配离子(配位体相同)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163

6.氧化型和还原型间可能发生的反应164

三 氧化还原反应与酸碱性的关系166

1.酸碱性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166

2.制备高氧化态化合物的反应条件169

四 有关电解的某些问题172

1.电解NaCl水溶液172

2.电化学膜基分离174

3.湿法冶金175

4.电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运用176

第九章 化学平衡177

一 化学平衡的移动177

1.恒温,改变某物浓度、体系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178

2.恒温,往合成氨平衡体系加少量“惰气”,平衡是否移动179

3.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移动180

4.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180

5.分步讨论181

二 化学平衡的计算183

1.只有两类化学方程式183

2.只有两种题184

3.反应量184

四 化学平衡的图示190

1.恒温,改变压强对A(g)+B(g)=C(g)+D(g)平衡位置无影响190

2.改变温度或压强对2A(g)+B(g)=2C(g)平衡的影响191

五 平衡常数192

1.有关平衡常数的计算193

2.“复杂”反应平衡的计算194

3.按要求进行计算196

第十章 水解反应 脱水反应 加成反应一 水解反应198

1.氯化物的水解反应198

2.其他二元化合物的水解反应202

3.溶剂解反应205

二 脱水反应206

1.含氧酸(盐)的脱水反应207

2.含氧酸(盐)脱水条件210

3.脱水含氧酸(盐)的主要性质210

4.其他脱水反应212

5.脱小分子的反应213

三 加成反应215

第十一章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 化学反应完全程度218

1.判据219

2.几个问题222

二 重视反应过程225

三 重视反应条件230

1.比较酸(碱)性的强弱231

2.比较难溶物的难溶程度231

3.比较氧化剂、还原剂相对强弱231

4.比较配位作用相对强弱232

四 认真重视实验235

1.气体的收集和验纯235

2.某些试剂可能和空气发生反应237

3.关于Fe(Ⅱ)被氧化的实验238

附录241

表1 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25℃)241

表2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室温)242

表3 标准电势表(25℃)245

表4 配(络)离子稳定常数(室温)250

表5 某些单质、化合物的△fHθm、△fGθm、Sθm2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