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任应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任应秋
  • 任廷革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2481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11页
  • 主题词:任应秋(1914~1984)-生平事迹;中医学-临床医学-经验-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 任应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生平简介1

代表论著5

一、《任氏传染病学》(1943年)6

1.内容提要6

2.自序6

二、中医各科精华·内科学(1947年)9

1.内容提要9

2.自序10

三、中医各科精华·内科治疗学(1952年)11

1.编写大意11

2.自序12

四、脉学研究十讲(1952年)13

1.内容提要13

2.自序14

五、中国医学史略(1955年)17

1.内容提要17

2.自序17

六、中医病理学概论(1955年)19

1.内容提要19

2.自序19

七、《伤寒论语译》(1956年)21

1.内容提要21

2.自序21

八、《金匮要略语译》(1957年)23

1.内容提要23

2.自序24

九、《伤寒论证治类诠》(1957年)28

1.内容提要28

2.自序29

十、《阴阳五行》(1959年)31

1.内容提要31

2.叙例31

十一、《运气学说》(1959~1982年)33

1.内容提要33

2.叙例33

3.增订序言34

十二、《中医各家学说》(1961~1980年)37

1.内容提要37

2.编写说明38

十三、《病机临证分析》(1962年)41

1.内容提要41

2.自序41

十四、点校《医学启源》(1964~1977年)43

1.内容提要43

2.叙言43

3.补校略言48

十五、《经验小方选集》(1966年)49

1.内容提要49

2.写在前面49

十六、《黄帝内经研究十讲》(1976年)52

内容提要52

十七、《任应秋讲内经》(1978年)53

1.内容提要53

2.讲在开课前53

十八、《任应秋论医集》(1984年)55

1.内容提要55

2.自序55

临床经验59

一、对黄疸病的认识和治疗60

1.中医治疗的基本特点60

2.中医对黄疸病的认识61

3.中医对黄疸病的诊断和治疗62

4.茵陈蒿治疗流行性肝炎63

5.病毒性肝炎治验一例66

二、对无疸型肝炎几个主要症状的认识和治疗经验68

1.胁痛辨治68

2.痞满辨治70

3.恶心辨治71

4.失眠辨治72

5.身倦辨治73

6.慢性肝炎治验一例73

三、驱寇饮加减胃脘痛治验76

1.对胃脘痛的认识76

2.胃脘痛治验四例77

四、咳、痰、喘与支气管炎治验83

1.支气管炎的脏腑病变83

2.支气管炎的分症辨治84

3.支气管炎的综合辨治87

4.支气管炎治验四例89

五、关于发热101

1.发热病机101

2.发热辨治103

3.发热分型105

4.长期高热治验一例106

六、关于八纲辨证108

1.阴阳虚实辨109

2.表里寒热辨111

3.治法例证113

七、仲景方临床应用心验115

1.痹病常用方115

2.血痹虚劳常用方117

3.咳喘上气常用方119

4.五泻心汤的分析和应用121

5.经方治验四例123

八、冠心病的中医诊治129

1.从中医理论认识冠心病129

2.中医对心脏生理病理的认识132

3.冠心病的辨证论治134

4.心绞痛治验一例137

九、舒肝平议139

1.舒肝临床意义139

2.从肝治验三例141

十、中风辨治146

学术思想研究149

一、论“辨证论治”和其中的“证”本质150

1.“辨证论治”缘起及影响150

2.“辨病机”和“证”诊断的4D结构151

3.认识4D证模式在临床和科研上的意义152

二、谈任应秋学术生涯的启示和对现代中医传统的反思154

1.自强不息的儒医155

2.传统中医的反思158

三、学习任应秋先生关于阴阳的理论160

1.阴阳是性态功能不是物质实体160

2.阴阳是认识生命和万物的一种方法论163

3.阴阳以“象”解复杂168

四、任应秋仲景学说研究的成就和方法173

1.从幼学琼林到刻求仲景学说174

2.任应秋研究仲景学术的成就176

3.任应秋研究仲景学术的方法182

4.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的意义189

五、禀任师教诲 做异国园丁191

1.授学贵在点睛 育人出自大爱192

2.经典打造根基 小学磨砺宝器194

3.体验借助导引 领悟功于积淀195

4.自重保证底线 自尊和平相处196

六、从《中医病理学概论》看任应秋“辨证论治”学术思想196

1.辨证论治的概念在辨识疾病性质197

2.辨证论治的范畴在八纲辨证197

3.辨证论治的实质与六经界说198

4.辨证论治的应用在症状审辨199

5.辨证论治的优势在发展变化200

七、《馆藏任应秋捐赠书目》启示的读书之道201

1.读书门径——目录201

2.治学根底——经学与小学202

3.治学重点——十大医经202

4.重中之精——《内经》《伤寒杂病论》203

5.博览旁通——中医各家古籍203

6.由古而今——当代中医学研究论著203

7.他山之石——海外中医学研究论著204

8.临床为本——中医临床学及医案类著作204

9.由学而教——各科教材205

10.人文修养——文史哲艺书籍205

八、任应秋“六经为百病立法”理论治疗感冒后咳嗽临床发微206

1.任应秋对“六经为百病立法”的认识206

2.少阳枢机不利邪在半表半里的病机特点207

3.和解少阳、疏利枢机是外感后咳嗽的基本治法207

4.小柴胡汤组方特点208

5.感冒后久咳属少阳变证,治疗当有加减208

九、任应秋重阳学说探析211

1.任师重阳渊源211

2.任师重阳新见213

3.重阳说运用体会214

十、中医各家学说与医学流派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15

1.中医各家学说研究的回顾215

2.中医学术流派与现代中医教育217

3.中医专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218

十一、任应秋中医医史文献学成就述要219

1.任应秋医史文献学成就219

2.继承提高,成就中医名山事业224

十二、植楷滋兰凭化雨——论任应秋对中医教育事业的贡献225

1.且作园丁勤灌溉 定教诸子共峥嵘225

2.岐黄旧业翻新貌 历代医家树典型227

3.岐黄一脉渊源共 学术交流攻错良228

4.但教发出光和热 不惜燃烧直到灰229

十三、论任应秋对中医学的两大杰出贡献231

1.阴阳五行学说是贯穿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认识论和方法论231

2.中医各家学说使中医学理论体系不断补充发展与完善232

十四、任应秋以国学治医学的启示238

十五、任应秋和中医各家学说244

1.结缘各家245

2.劫后新生246

3.再遭冷遇247

4.寻宝之路248

5.学派传承250

6.学说实践252

7.感恩先生254

学术传承257

1.朱勉生258

2.张兆云259

3.张朝和260

4.陈文国260

5.秦玉龙261

6.李晓海262

7.高春媛263

8.严季澜263

9.彭建中264

10.程昭265

11.王育林266

12.任廷革267

学术年谱2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