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财政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王雍君,童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09283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公共财政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共财政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财政学基础1
第1章 财政学概论1
【内容结构图】1
【引导案例】1
1.1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2
1.1.1 政府的经济职能2
1.1.2 财政学的研究范围4
1.1.3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6
【背景知识】博弈论在财政学中的运用7
1.2 财政学与公共部门7
1.2.1 公共部门的定义与范围8
1.2.2 混合经济中的公共部门8
1.3 财政学的起源与发展10
1.3.1 财政学的起源10
1.3.2 财政学的发展12
【学术争论】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的关系15
1.4 财政学与中国的改革开放16
1.4.1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公共财政问题16
【背景知识】中国增值税转型的试点17
1.4.2 公共财政对政府施政的重大意义19
【本章小结】20
【关键概念】21
【思考与练习】21
【案例分析】21
【推荐读物】22
第2章 混合经济与公共部门23
【内容结构图】23
【引导案例】23
2.1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24
2.1.1 公共部门的含义与范围24
【背景知识】中国事业单位的改革26
2.1.2 公共部门的特征27
2.1.3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相互作用32
2.2 公共部门存在的经济学理由33
2.2.1 合作收益33
2.2.2 市场失灵35
2.3 现代经济中公共部门的作用36
2.3.1 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37
2.3.2 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38
2.3.3 促进公平分配39
【背景知识】中国的廉租住房制度40
【本章小结】42
【关键概念】42
【思考与练习】42
【案例分析】43
【推荐读物】43
第2篇 财政职能44
第3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44
【内容结构图】44
【引导案例】44
3.1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45
3.1.1 政府作为所有者45
3.1.2 政府作为管制者47
【案例思考】环境管制48
3.1.3 政府作为调控者49
3.2 市场失灵50
3.2.1 市场有效51
【背景知识】帕累托标准51
3.2.2 市场失灵的产生54
3.2.3 市场失灵的主要类别55
3.3 政府干预经济的限制因素62
3.3.1 政府失灵62
3.3.2 技术原因63
3.3.3 不当的经济干预64
【案例思考】牛肉面需要政府来限价吗?65
【本章小结】66
【关键概念】66
【思考与练习】66
【案例分析】67
【推荐读物】67
第4章 配置、稳定与再分配68
【内容结构图】68
【引导案例】68
4.1 配置职能:以外部性为例69
4.1.1 外部性的含义与效率损失69
【专栏】公地悲剧与我们的生活73
4.1.2 外部性的市场解决办法73
4.1.3 外部性场合下的公共部门干预75
4.2 稳定职能78
4.2.1 稳定职能的理论基础78
【背景知识】凯恩斯及其《通论》79
4.2.2 稳定职能的政策工具80
4.3 分配职能83
4.3.1 分配不公的原因83
4.3.2 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84
【专栏】中国基尼系数的变化与内涵86
4.3.3 分配职能的政策工具87
4.3.4 减轻贫困与不平等的政策考虑88
【本章小结】89
【关键概念】90
【思考与练习】90
【案例分析】90
【推荐读物】91
第5章 公共物品与公共选择92
【内容结构图】92
【引导案例】92
5.1 公共物品的特征与分类93
5.1.1 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93
5.1.2 纯公共物品与准公共物品94
5.1.3 知识作为公共物品94
5.1.4 国家公共物品和地方公共物品95
5.1.5 公害品96
【专栏】北京的空气污染96
5.2 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供应97
5.2.1 偏好难题与搭便车97
5.2.2 公共物品的市场供应与非市场供应98
5.2.3 了解公民偏好99
5.3 公共物品均衡与公共选择100
5.3.1 纵向加总与税收价格101
5.3.2 公共物品的均衡条件102
5.3.3 公共选择问题103
【专栏】中国农民因病致贫的现象严重104
【本章小结】105
【关键概念】106
【思考与练习】106
【案例分析】106
【推荐读物】107
第6章 地方财政108
【内容结构图】108
【引导案例】108
6.1 地方财政的职能与作用109
6.1.1 地方政府存在的经济学理由109
【背景知识】以足投票112
6.1.2 地方财政与资源配置113
6.1.3 地方财政与宏观经济稳定116
6.1.4 地方财政与再分配117
6.1.5 地方财政的角色118
6.2 地方财政的基本原则与收入来源120
6.2.1 地方财政的基本原则120
6.2.2 受益原则与地方财政收入来源122
6.2.3 受益原则与地方税122
【背景知识】2005年中国地方财政收入结构125
6.2.4 受益原则与转移支付126
6.2.5 受益原则与地方预算126
【本章小结】127
【关键概念】127
【思考与练习】127
【案例分析】128
【推荐读物】128
第3篇 税收与公共收费129
第7章 税收分类与税制结构129
【内容结构图】129
【引导案例】129
7.1 税收及其特征130
【背景知识】对税收概念的不同理解131
7.2 税收分类132
【背景知识】税收分类的方法133
7.2.1 按税负转嫁情况分类133
7.2.2 按课税对象的性质不同分类134
7.2.3 按税收管理权限不同分类135
7.2.4 按计税依据不同分类137
7.2.5 OECD和IMF的税收分类138
7.3 税制结构与税制改革138
7.3.1 税制要素139
7.3.2 税制结构141
7.3.3 我国现行税种简介145
7.3.4 税制改革151
【本章小结】154
【关键概念】155
【思考与练习】155
【案例分析】155
【推荐读物】156
第8章 税收原则与经济效应157
【内容结构图】157
【引导案例】157
8.1 税收原则158
8.1.1 古典税收原则158
8.1.2 现代税收原则161
8.1.3 税收原则的发展168
8.2 税收的经济效应169
8.2.1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169
8.2.2 税收的经济影响171
【本章小结】177
【关键概念】177
【思考与练习】177
【案例分析】178
【推荐读物】179
第9章 税负转嫁与归宿180
【内容结构图】180
【引导案例】180
9.1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181
9.1.1 研究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意义181
9.1.2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含义182
9.2 税负转嫁的方式187
9.3 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189
9.3.1 市场结构189
9.3.2 价格弹性191
【背景知识】美国工薪税的归宿193
9.3.3 税种特性194
9.3.4 价格制定的方式197
9.3.5 区位流动性198
9.4 税负转嫁与归宿理论及其演变198
9.4.1 税负转嫁的绝对和相对理论199
9.4.2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分析方法200
【本章小结】201
【关键概念】202
【思考与练习】202
【案例分析】202
【推荐读物】202
第10章 公共收费203
【内容结构图】203
【引导案例】203
10.1 公共收费的基本理论204
10.1.1 公共收费概述204
10.1.2 公共收费的理论依据208
10.1.3 公共收费的特点209
10.1.4 公共收费的局限性211
10.2 公共定价的方法212
10.2.1 公共服务的成本构成212
10.2.2 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213
10.3 中国公共收费管理制度215
10.3.1 公共收费的内容与分类215
10.3.2 公共收费标准的确定217
10.3.3 我国公共收费管理制度219
【背景知识】美国的公共收费223
【本章小结】223
【关键概念】224
【思考与练习】224
【案例分析】224
【推荐读物】225
第4篇 公共支出与公共债务226
第11章 公共支出分析226
【内容结构图】226
【引导案例】226
11.1 公共支出的分类227
11.1.1 按功能分类227
11.1.2 按经济性质分类228
11.1.3 按支出用途分类228
11.1.4 2007年实施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中的支出分类229
11.2 公共支出增长分析230
11.2.1 公共支出规模的衡量230
11.2.2 公共支出增长理论231
11.3 公共支出的经济影响236
11.3.1 公共支出与资源配置236
11.3.2 公共支出与收入再分配238
11.3.3 公共支出的稳定功能239
11.4 成本—效益分析241
11.4.1 拟定备选公共项目241
11.4.2 鉴别成本和效益242
11.4.3 计量成本和效益243
11.4.4 选择决策标准244
11.4.5 成本-效益分析的意义和局限性246
【本章小结】247
【关键概念】248
【思考与练习】248
【案例分析】248
【推荐读物】249
第12章 公共债务250
【内容结构图】250
【引导案例】250
12.1 公共债务的含义和范围250
12.1.1 公债的特点251
12.1.2 公债的分类251
【专栏】公债的产生与发展253
12.1.3 公债的负担253
12.1.4 公债的规模254
12.1.5 公债的作用256
12.2 公共债务的发行、流通与偿还257
12.2.1 公债的发行257
12.2.2 公债的流通259
12.2.3 公债的偿还260
12.3 公共债务对经济的影响262
12.3.1 李嘉图等价定理262
12.3.2 巴罗对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发展263
12.3.3 托宾对李嘉图等价定理的质疑264
12.3.4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启示265
12.4 管理地方政府债务267
12.4.1 李嘉图等价定理与地方债务管理267
12.4.2 划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权限268
12.4.3 对地方政府举债权进行限制269
12.4.4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监督机构的设置270
【本章小结】271
【关键概念】271
【思考与练习】271
【案例分析】271
【推荐读物】273
第13章 财政风险管理274
【内容结构图】274
【引导案例】274
13.1 鉴别与报告财政风险275
13.1.1 财政风险的定义与来源276
13.1.2 财政风险的分类277
13.1.3 评估与报告财政风险279
13.1.4 政府或有负债的报告281
13.2 风险控制与风险储备282
13.2.1 控制财政风险283
13.2.2 建立风险储备283
13.2.3 监控地方财政风险284
【本章小结】285
【关键概念】286
【思考与练习】286
【案例分析】286
【推荐读物】287
第5篇 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288
第14章 财政体制与财政联邦制288
【内容结构图】288
【引导案例】288
14.1 政府间支出划分289
14.1.1 支出划分的理论基础289
14.1.2 支出责任的分解与分担290
【背景知识】中国的政府间支出划分框架291
14.2 政府间收入划分与转移支付292
【背景知识】中国的政府间收入划分基本框架292
【背景知识】中国的政府间转移支付294
14.3 财政集权与财政分权295
14.3.1 测量财政集权与财政分权296
14.3.2 集权与分权的相对利弊297
14.3.3 财政联邦制299
【本章小结】302
【关键概念】302
【思考与练习】303
【案例分析】303
【推荐读物】304
第15章 政府间转移支付305
【内容结构图】305
【引导案例】305
15.1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含义和分类305
15.1.1 政府间转移支付规模与增长306
【背景知识】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与财政均等化307
15.1.2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分类309
【背景知识】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情况311
15.2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政策目标312
15.2.1 弥补纵向财政缺口312
15.2.2 弥补横向财政缺口313
15.2.3 矫正辖区间外溢314
15.2.4 变更优先权315
15.2.5 对特殊因素的调节315
15.3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经济效应316
15.3.1 一般性转移支付316
15.3.2 专项转移支付317
15.3.3 粘蝇纸效应321
【本章小结】322
【关键概念】322
【思考与练习】323
【案例分析】323
【推荐读物】323
第16章 财政政策分析325
【内容结构图】325
【引导案例】325
16.1 财政政策分析的基本问题326
16.1.1 财政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326
16.1.2 财政政策乘数329
16.1.3 总量效应与利率效应332
16.1.4 流量分析与存量分析334
16.2 财政政策的有效性335
16.2.1 影响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因素336
16.2.2 李嘉图等价定理336
16.2.3 财富效应与资产组合平衡337
16.2.4 流动性陷阱337
16.2.5 财政政策的供给面分析338
16.3 开放经济中的财政货币政策341
16.3.1 汇率选择与财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341
16.3.2 考虑资本流动343
16.3.3 政策配合说344
16.3.4 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345
【本章小结】345
【关键概念】346
【思考与练习】347
【案例分析】347
【推荐读物】348
参考文献350
热门推荐
- 2445145.html
- 1366657.html
- 883490.html
- 2446358.html
- 902967.html
- 2972105.html
- 290117.html
- 3331357.html
- 3829306.html
- 34679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73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00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43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51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76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89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01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01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248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02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