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上海信托业研究 1921-1949年【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上海信托业研究 1921-1949年
  • 何旭艳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7250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信托-研究-上海市-1921~1949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上海信托业研究 1921-1949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信托”的起源与定义1

二、本选题的学术回顾3

三、本选题的研究对象7

四、本选题拟解决的问题8

第一章 上海信托业的兴起(1921—1926年)11

第一节 近代信托制度传入中国11

一、信托活动的出现11

二、信托学说的传入14

第二节 上海信托业的兴起16

一、信托公司的创立16

二、投资人情况20

三、经营内容24

第三节 “信交风潮”30

一、从狂热到平缓30

二、“信交风潮”爆发34

第四节 1922—1926年期间的信托业36

一、新设立的信托机构37

二、中央信托公司和通易信托公司38

第五节 小结45

第二章 上海信托业的初步发展(1927—1937年7月)61

第一节 华商信托公司61

一、新增的华商信托公司61

二、华商信托公司的经营特点67

三、华商信托公司存在的根本问题79

第二节 银行信托部84

一、创设银行信托部的潮流84

二、经营状况88

三、银行信托部存在的意义100

第三节 华资官营信托机构102

一、上海市兴业信托社103

二、中央信托局106

三、官营信托机构出现的意义110

第四节 外资信托机构111

一、新增的外资信托机构111

二、经营特点115

三、外资信托机构对华资信托业的启示118

第五节 小结120

一、上海信托业的进步之处120

二、上海信托业的不正常之处122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信托业(1937年8月—1945年8月)136

第一节 基本格局136

一、官营和外资信托机构的淡出137

二、华商信托机构的极度繁荣138

三、华商信托机构数量剧增的原因147

第二节 经营特点150

一、信托业务有了一定发展150

二、投机性增强157

三、主营方向不明,经营业绩不稳161

第三节 行业成长167

一、行业地位167

二、行业规模170

三、行业建设176

第四节 小结179

第四章 战后的上海信托业(1945年9月—1949年5月)188

第一节 华商信托业188

一、机构数量递减188

二、经营面临困境196

三、行业建设日趋成熟204

第二节 官营信托机构207

一、上海市兴业信托社207

二、国营信托机构的力量加强210

第三节 中央信托局222

一、机构规模不断扩大223

二、经营业务极其庞杂225

三、关于中央信托局的两个问题237

第四节 小结238

一、商营、国营信托业不同的发展际遇239

二、上海信托业没有解决的问题242

结论254

大事记259

征引、参考文献268

后记290

表1-1 截止1921年4月全国专业信托机构一览12

表1-2 1921年5月份之前《银行周报》刊登的有关信托文章15

表1-3 1921年上海各信托公司开办概况表17

表1-4 部分信托公司负责人与交易所的关系21

表1-5 中央信托公司部分发起人与钱业的关系22

表1-6 1921年上海部分信托公司拟定的经营范围24

表1-7 中央信托公司第一届董事监察人名单26

表1-8 1921年度中央信托公司资产负债分析27

表1-9 1921年度中央信托公司收益项目分析表28

表1-10 中央信托公司存款分类统计表(1922—1926年)39

表1-11 中央信托公司资产类项目分析表(1922—1926年)40

表1-12 中央信托公司历年收益分析表(1922—1926年)41

表1-13 1925年通易信托公司董事监察人名单41

表1-14 通易信托公司1925年度收益项目分析表43

表1-15 通易信托公司1925年度资产负债表44

表1-16 中央、通易信托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比较表45

表1-17 上海公司债券发行情况表(截止1926年底)49

表2-1 上海新增华商信托公司一览(1927—1937年7月)62

表2-2 1927—1937年7月全国各地的信托公司(上海除外)63

表2-3 中一、通易信托公司历年经营状况分析(1921—1936年)65

表2-4 1932年度上海部分金融机构每1000元营业额获纯益金统计表66

表2-5 华侨信托公司董事经理名录68

表2-6 上海信托公司1934年度收益分析72

表2-7 生大信托公司1936年度收益分析73

表2-8 1936年度部分信托公司银行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表74

表2-9 1931—1936年中一信托公司存款分析74

表2-10 1927—1936年中一信托公司放款分析75

表2-11 1931—1936年中一信托公司投资分析76

表2-12 1931—1936年中一信托公司收益分析77

表2-13 国安信托公司历年资产和盈余情况表(1928—1936年)78

表2-14 部分信托公司经营者与银行的关系(1927—1937年7月)81

表2-15 1936年底各主要银行信托部概况表85

表2-16 1935、1936年度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信托部资产负债表90

表2-17 1935、1936年度信托部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地位分析91

表2-18 1931年度大陆银行信托部资产负债表分析92

表2-19 大陆银行信托部历年收益项目分析(1931—1936年)93

表2-20 1931—1936年新华银行信托部营业能力分析94

表2-21 1931—1936年新华银行信托部存款分析94

表2-22 1931—1936年新华银行信托部放款分析95

表2-23 1931—1936年新华银行信托部证券投资收益分析97

表2-24 1931—1936年新华银行信托部手续费收益分析97

表2-25 1936年下期交通银行信托部资产负债平衡表(信托会计)100

表2-26 1936年下期交通银行信托部资产负债平衡表(固有会计)100

表2-27 1936年全年交通银行信托部损益计算表100

表2-28 中一信托公司、大陆银行信托部信托存款金额比较(1931—1936年)102

表2-29 上海市兴业信托社首届董事监察人名单103

表2-30 上海市兴业信托社营业能力分析(1934—1936年)105

表2-31 上海市兴业信托社收益分析(1934—1936年)106

表2-32 中央信托局1935年度主要负责人名录108

表2-33 中央信托局资产负债表(1936年12月31日)109

表2-34 中央信托局收益分析(193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10

表2-35 1927—1937年间上海新增外资信托机构一览112

表2-36 1930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会名单113

表2-37 捷成信托公司主要成员表114

表2-38 祥茂信托公司主要负责人名录115

表2-39 中国国际投资信托公司历年纯益及股息情况(1931—1937年)118

表2-40 1936年度部分华商信托公司规模分析123

表3-1 1937年8月至1945年8月期间新设立的部分信托公司139

表3-2 抗战期间上海新增设的银行信托部一览141

表3-3 抗战期间部分新增信托公司发起人与银钱、工商实业界的关系142

表3-4 1941年度正中实业信托公司收入项目表153

表3-5 诚孚信托公司历年收益分析表(1938—1944年)155

表3-6 上海历年批发物价指数涨落趋势表(1936—1945年)158

表3-7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信托部1936、1939年度营业能力比较159

表3-8 1936、1939年度信托部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地位比较159

表3-9 中一信托公司历年收益分析表(1937—1944年)162

表3-10 中一信托公司历年经营业绩分析(1921—1950年)162

表3-11 生大信托公司历年主要资产类项目所占比例(1937—1944年)163

表3-12 生大信托公司历年收益分析表(1937—1944年)164

表3-13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收益分析(1937—1939年)165

表3-14 中国国际投资信托公司历年纯益及股息情况166

表3-15 抗战期间全国各地的信托公司(上海除外)168

表3-16 抗战期间新设立的各省银行信托部169

表3-17 1945年5月上海金融组织资力比较170

表3-18 抗战期间部分自动停业的信托公司171

表3-19 信托公司改名情况表(1942—1945年8月)172

表3-20 部分信托公司资本额变更情况表(1942年6月1日至1945年8月)175

表4-1 1946年底上海华商信托公司概况表189

表4-2 1946年底上海部分华商银行信托部概况191

表4-3 1949年信托公司改名情况表194

表4-4 1947年12月份上海行庄规模分类比较195

表4-5 1936、1947年底中一信托公司资本、资产额比较分析195

表4-6 上海历年批发物价指数涨落趋势表(1945年8月—1949年5月)196

表4-7 1947—1948年新华银行信托部代收学费情况表(沪区)198

表4-8 中一信托公司历年收益分析表(1946—1949年)200

表4-9 1948年度中一信托公司资产负债表200

表4-10 生大信托公司历年收益分析201

表4-11 1946年度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信托部收益分析201

表4-12 上海市信托商业同业公会首届理监事会名录(1947年5月)204

表4-13 1946年底上海官营信托机构概况207

表4-14 1945年12月复业后上海兴业信托社主要负责人名录208

表4-15 1946年8月改组后上海市兴业信托社主要负责人名录208

表4-16 中国农民银行信托部与全行收益比较(1946—1948年)211

表4-17 1948年度中国农民银行纯益金分析211

表4-18 1949年初中国农民银行信托部投资事项212

表4-19 1947年全年农民银行信托部收益分析214

表4-20 历年交通银行信托存款余额比较分析表(1945—1948年6月底)216

表4-21 交通银行信托部信托存款一览表(1948年9月20日)217

表4-22 交通银行信托部信托放款一览表(1948年9月20日)217

表4-23 交通银行信托部垫款分析(1948年1—6月)218

表4-24 中国银行信托部历年吸收信托存款统计(1946—1948年6月)220

表4-25 中国银行保管业务经营概况222

表4-26 中国银行信托资产与全行资产总额比较(1946—1948年)222

表4-27 中央信托局1946年底复员及新设机构情况223

表4-28 中央信托局历年分支机构数量(1946—1948年6月)224

表4-29 中央信托局历年职员人数(1946—1948年6月)224

表4-30 1946、1947年底中央信托局各种存款余额按性质分析表226

表4-31 中央信托局历年信托存款金额比较(1946—1949年2月)226

表4-32 1947年5月底中央信托局部分活期信托存款存户分析227

表4-33 1948年6月底产物保险分类比较229

表4-34 1947年底、1948年上期中央信托局人寿保险经营分析229

表4-35 1946、1947年度中央信托局各种储蓄存款金额比较230

表4-36 中央信托局普通放款余额按对象分析表(1947年12月底)231

表4-37 中央信托局投资业务分类统计表(1948年6月)231

表4-38 中央信托局投资余额分析表(1947年12月底)232

表4-39 中央信托局购料业务分类233

表4-40 中央信托局1946年度、1947年1—5月购料用款统计234

表4-41 中央信托局储运处自有运输工具统计(1948年6月底)236

表4-42 1947年度中央信托局收益分析表237

表4-43 1947年底上海总局与全局各项指标比较238

表4-44 1947年度中一信托公司、中央信托局经营状况比较239

表4-45 1946—1947年间部分华商信托公司规模分析241

表4-46 美国纽约欧文信托公司收益项目分析(1946—1947年)243

表4-47 美国纽约欧文信托公司资产项目分析(1946—1947年)243

图2-1 新华银行信托部投资分析(1931—1936年)96

图2-2 上海市兴业信托社组织结构示意图104

图3-1 1937—1944年中一信托公司总资产额和纯益金走势图1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