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推拿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俞大方,吴金榜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06714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推拿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概论1
概述1
第一章 推拿简史3
第二章 推拿的作用和原理6
第一节 推拿治疗的基本原理6
一、纠正解剖位置的失常6
二、改变有关的系统内能6
三、信息调整6
四、纠正解剖位置与改变系统内能的结合6
五、纠正解剖位置与调整信息的结合6
第二节 推拿对伤筋的治疗原理7
一、舒筋通络7
二、理筋整复8
三、活血祛瘀9
第三节 推拿对调整营卫气血及内脏功能的基本原理9
一、推拿对营卫气血的作用10
二、推拿对内脏功能的调节10
第四节 有关推拿作用的实验观察14
一、直接接触皮肤的摩擦类手法的作用14
二、推拿对血液成分的影响14
三、推拿对局部组织氧需要量的影响14
四、推拿对周围血管的作用14
五、推拿对血液中内啡呔的影响15
第三章 推拿治疗的原则及治法16
第一节 推拿治疗的原则16
一、治病求本16
二、扶正祛邪17
三、调整阴阳17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18
第二节 推拿的补泻作用18
一、手法刺激性质与量对软组织的“补”、“泻”作用18
二、手法刺激性质与量对内脏的“补”、“泻”作用19
三、手法频率和方向与“补”、“泻”的关系19
第三节 推拿的基本治法20
一、温法20
二、通法21
三、补法21
四、泻法21
五、汗法21
六、和法22
七、散法22
八、清法22
第四章 经络与腧穴23
第一节 经络23
一、十二经脉23
二、奇经八脉29
三、十五络脉32
四、十二经别33
五、十二经筋33
六、十二皮部33
第二节 常用腧穴34
第五章 推拿手法40
第一节 推法类41
一、平推法41
二、直推法42
三、旋推法42
四、分推法43
五、合推法43
六、抹法43
七、抅法44
八、刮法44
第二节 一指禅推法类44
一、一指禅推法44
二、缠法46
三、偏峰推法46
四、屈指推法46
第三节 拿法类47
一、拿法47
二、抓法47
三、捏法47
四、提法48
五、握法48
六、挪法48
七、挤法48
八、拧法48
九、扭法48
十、捻法48
十一、拢法49
十二、弹筋法49
第四节 按法类49
一、指按法49
二、掌按法50
三、压法50
四、点法50
五、抅点法50
六、掐法51
七、拳顶法51
八、蝶转法51
九、扪法51
十、抵法51
十一、拨法51
第五节 摩法类51
一、摩法51
二、抚法52
三、拭法52
四、揉法52
五、挼法53
六、搓法53
第六节 滚法类53
一、滚法54
二、?法54
第七节 擦法类56
一、掌擦法56
二、鱼际擦法56
三、侧擦法56
第八节 摇法类57
一、摇颈58
二、摇肩关节58
三、摇腰60
四、摇髋关节60
五、摇踝关节60
第九节 扳法类60
一、颈椎扳法61
二、腰椎扳法61
三、肩关节扳法62
四、肘关节扳法64
五、腕关节扳法64
六、踝关节扳法64
第十节 拉法类64
一、颈椎拔伸法65
二、肩关节拔伸法65
三、腕关节拔伸法65
四、指间关节拔伸法65
第十一节 振法类66
一、振动法66
二、抖法66
三、牵抖法67
第十二节 击法类67
一、击法67
二、拍法68
三、叩法68
四、歺法68
第十三节 理法类69
一、理法69
二、勒法69
三、捋法69
四、?法69
五、梳法69
六、搔法69
七、拂法69
第十四节 其它类69
一、摸法69
二、端法70
三、抄法70
四、踩法70
五、推扳法70
六、擒拿法71
第十五节 人体操作71
一、肩背部71
二、腰臀部72
三、下肢部72
四、上肢部72
五、头面及颈项部72
六、胸腹部73
第六章 体位、递质与热敷74
第一节 体位74
一、仰卧74
二、俯卧74
三、侧卧74
四、端坐74
五、俯坐74
第二节 递质74
〔附〕膏摩方75
第三节 热敷75
一、热敷方法75
二、注意事项75
〔附〕热敷方76
中篇 成人推拿77
第七章 伤科病症77
第一节 颈项部病症77
颈椎病82
前斜角肌综合征86
〔附〕颈肋综合征 超外展综合征 肋锁综合征88
颈椎半脱位89
落枕90
第二节 腰腿痛91
腰椎间盘突出症104
急性腰肌扭伤107
腰椎后关节紊乱症108
慢性腰肌劳损110
退行性脊椎炎111
臀上皮神经损伤112
髂腹下神经损伤113
棘上韧带损伤114
髂腰韧带损伤115
骶髂关节半脱位116
梨状肌综合征117
股内收肌综合征119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19
第三节 肩部病症120
肱二头肌长腱滑脱128
肱二头肌长腱腱鞘炎130
肱二头肌短头肌腱损伤130
冈上肌肌腱炎131
肩峰下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132
漏肩风133
第四节 肘部病症134
肱骨外上髁炎138
肱骨内上髁炎140
桡骨头半脱位140
尺骨鹰嘴滑囊炎142
第五节 腕及手部病症142
狭窄性腱鞘炎147
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147
指部腱鞘炎148
腱鞘囊肿149
桡侧伸腕肌腱周围炎150
腕管综合征151
腕关节扭伤151
桡尺远侧关节半脱位153
指间关节扭伤153
第六节 髋部病症154
髋关节滑囊炎159
髋关节骨关节炎160
扁平髋(股骨头骨骺炎)161
弹响髋162
第七节 膝部病症163
半月板损伤171
创伤性滑膜炎173
髌下脂肪垫劳损174
侧副韧带损伤175
第八节 踝及足部病症175
踝关节扭伤180
踝管综合征181
跟腱扭伤182
腓肠肌损伤183
腓骨长短肌腱滑脱185
足跟痛186
第九节 胸胁迸伤187
第十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188
〔附〕强直性脊柱炎190
第十一节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191
第十二节 半身不遂193
〔附〕面瘫195
第八章 内妇杂病197
第一节 胃脘痛197
第二节 胃下垂199
第三节 泄泻200
第四节 便秘202
第五节 胃肠功能紊乱症204
第六节 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206
第七节 呃逆208
第八节 胆绞痛210
第九节 哮喘212
〔附〕肺气肿214
第十节 头痛215
第十一节 失眠218
第十二节 高血压病219
第十三节 震颤麻痹222
第十四节 糖尿病224
第十五节 心肌缺血性心绞痛226
第十六节 厥证227
第十七节 癃闭230
第十八节 阳萎231
第十九节 痛经233
第二十节 闭经234
第二十一节 带下236
第二十二节 盆腔炎238
第二十三节 子宫脱垂239
第二十四节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241
第二十五节 乳痈242
第二十六节 慢性鼻炎244
第二十七节 上睑下垂245
第二十八节 声门闭合不全246
〔附〕咽喉痛247
第二十九节 近视眼248
下篇 小儿推拿250
第九章 小儿推拿概述250
第一节 生理特点250
第二节 病理特点251
第三节 辨证要点251
一、望诊251
二、闻诊252
三、问诊252
四、切诊252
第四节 治疗概要253
第十章 小儿推拿手法254
一、二龙戏珠254
二、苍龙摆尾254
三、凤凰单展翅254
四、打马过河255
五、水底捞月255
六、黄蜂入洞255
七、按弦搓摩255
八、天门入虎口255
第十一章 小儿推拿穴位256
第一节 头面颈项部穴位257
1.百会257
2.天门(攒竹)257
3.太阳258
4.坎宫258
5.山根(山风)259
6.人中(水沟)259
7.迎香259
8.牙关(颊车)260
9.印堂(眉心)260
10.耳后高骨260
11.风池260
12.天柱(颈骨)261
13.承浆261
第二节 胸腹部穴位261
1.天突261
2.膻中262
3.乳根262
4.乳旁262
5.中脘262
6.神阙(脐中)263
7.腹263
8.天枢264
9.丹田264
10.肚角265
第三节 背腰部穴位265
1.定喘265
2.大椎265
3.肩井265
4.风门266
5.肺俞266
6.脾俞266
7.肾俞266
8.腰俞266
9.七节(七节骨)267
10.龟尾(长强)267
11.脊柱268
第四节 上肢部穴位268
1.脾土(脾经)268
2.肝木(肝经)269
3.心火(心经)270
4.肺金(肺经)270
5.肾水(肾经)270
6.肾顶271
7.肾纹271
8.大肠271
9.小肠272
10.四横纹272
11.小横纹272
12.掌小横纹272
13.胃经273
14.板门273
15.小天心273
16.内劳宫273
17.内八卦274
18.一窝风274
19.膊阳池274
20.总筋275
21.大横纹275
22.十王(十宣)275
23.老龙275
24.二扇门275
25.少商276
26.虎口(合谷)276
27.甘载276
28.二人上马(上马)276
29.威灵277
30.精宁277
31.外八卦277
32.外劳宫278
33.三关278
34.天河水278
35.六腑279
第五节 下肢部穴位279
1.箕门279
2.百虫(血海)279
3.鬼眼(膝眼)279
4.足三里279
5.止痢280
6.三阴交280
7.鞋带(解溪)280
8.丰隆281
9.涌泉281
第十二章 儿科病症282
第一节 感冒282
第二节 暑热症283
第三节 咳嗽284
第四节 顿咳285
第五节 支气管肺炎287
第六节 哮喘288
第七节 小儿泄泻289
第八节 便秘291
第九节 脱肛292
第十节 疳积292
第十一节 呕吐294
第十二节 腹痛295
第十三节 遗尿296
第十四节 癃闭297
第十五节 肠梗阻298
第十六节 夜啼299
第十七节 惊风300
第十八节 小儿肌性斜颈301
第十九节 佝偻病302
第二十节 产伤麻痹303
第二十一节 痄腮304
第二十二节 脊髓灰质炎305
第二十三节 麻疹307
第二十四节 痢疾309
附篇311
第十三章 推拿练功311
第一节 易筋经311
一、韦驮献杵势311
二、摘星换斗势313
三、倒拽九牛尾势313
四、出爪亮翅势315
五、九鬼拔马刀势316
六、三盘落地势319
七、青龙探爪势319
八、卧虎扑食势321
九、打躬势323
十、工尾势323
第二节 少林内功325
基本裆式326
一、站裆势326
二、马裆势326
三、弓箭裆势327
四、磨裆势327
五、亮裆势327
六、并裆势328
七、大裆势328
八、悬裆势329
九、低裆势329
十、坐裆势329
少林内功姿势锻炼法329
一、前推八匹马329
二、倒拉九头牛331
三、单掌拉金环331
四、凤凰展翅331
五、霸王举鼎332
六、顺水推舟333
七、怀中抱月333
八、仙人指路333
九、平手托塔334
十、运掌合瓦335
十一、风摆荷叶335
十二、两手托天336
十三、单凤朝阳337
十四、海底捞月337
十五、顶天抱地338
十六、刀劈华山338
十七、三起三落340
十八、乌龙钻洞340
十九、饿虎扑食340
第十四章 自我推拿342
一、眼保健342
二、上肢保健343
三、下肢保健344
四、腰部保健345
五、宽胸法345
六、健胃法346
七、安神法347
八、十二段锦348
九、小儿推拿保健法349
第十五章 推拿麻醉350
一、手术前准备350
二、穴位选择350
三、推拿麻醉手法351
四、辅助用药351
五、推拿麻醉下的外科手术351
六、手术后工作352
热门推荐
- 1331875.html
- 1553963.html
- 2469384.html
- 1394376.html
- 79799.html
- 3680428.html
- 2448354.html
- 1208501.html
- 2740743.html
- 4538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67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48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57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12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90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45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39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8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85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6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