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四川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汇编【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四川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汇编
  • 四川省环保厅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040504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74页
  • 文件大小:161MB
  • 文件页数:592页
  • 主题词:污染源调查-四川省-成果-汇编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四川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汇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四川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报告&张胜鹏3

前言3

1四川省普查工作总体情况3

2主要工作方法和成效5

2.1组织方面5

2.1.1明确普查目的,把握普查进程5

2.1.2成立普查机构,落实普查任务5

2.1.3制定普查方案,组织普查试点7

2.1.4抓好普查重点阶段组织领导8

2.1.5总结阶段组织领导不放松,做到“三不减”9

2.1.6建立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9

2.2经费落实情况及成效10

2.2.1《全省污染源普查专项经费预算编制指南》10

2.2.2抓资金落实,确保足额到位10

2.2.3落实专用办公设备的配备12

2.3宣传工作及成效12

2.3.1加强思想认识,增强普查工作紧迫感12

2.3.2制定普查宣传方案,保证宣传质量13

2.3.3开展普查宣传月活动15

2.3.4各地宣传有声有色,注重实效16

2.4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聘、培训工作及成效17

2.5普查监测工作及成果19

2.6普查清查工作及成果21

2.7全面普查工作及成果24

2.7.1强化领导,落实到位24

2.7.2继续开展普查宣传24

2.7.3强化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25

2.7.4布置阶段任务,落实阶段措施25

2.7.5搞好入户调查和普查表的填报25

2.7.6强化数据审核,确保数据质量26

2.7.7严格普查数据的填报和管理26

2.7.8质量控制工作大见成效26

2.7.9数据汇总审核与分析工作初见成效33

2.7.10普查档案管理工作38

3初步结论和主要成果39

3.1初步结论39

3.2主要成果41

3.3存在的问题41

3.3.1普查准备阶段,部分地区领导重视不够41

3.3.2普查机构工作条件较差,保障不能及时到位42

3.3.3普查经费不能按时足额到位42

3.3.4业务培训不够扎实,宣传效果不够理想42

3.3.5清查阶段的问题也较多42

3.3.6质量控制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管43

3.3.7资料管理普遍不规范,档案不齐全43

3.3.8地震重灾区的普查工作受到严重影响43

3.4普查工作主要体会43

3.5对这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反思46

二、四川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49

前言49

1四川概况&邵志军50

1.1自然概况50

1.1.1地理概况50

1.1.2自然资源51

1.2经济与社会概况54

1.2.1基本情况与年度特点54

1.2.2农村与农村经济54

1.2.3工业生产54

1.2.4第三产业55

1.2.5工业经济效益55

2普查工作时间进度、普查范围及培训&李程程56

2.1普查时点及普查工作时间进度56

2.1.1普查时点56

2.1.2普查工作进度安排56

2.2普查对象、范围56

2.3普查员的数量及培训情况57

3普查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李合意59

3.1普查的技术路线59

3.2普查对象的筛分和整理61

3.3重点源监测工作情况61

3.3.1重点源的确定61

3.3.2重点源监测的数量和监测频次61

3.3.3国控、省控重点源监测工作及数据采用情况61

3.3.4重点源监测质量保证62

3.3.5重点源未监测或监测不规范的原因62

3.4产排污系数运用情况63

3.4.1普查对象行业类别的认定和系数应用方法63

3.4.2污染物产排污量的核算和认定63

3.4.3无直接产排污系数行业的类比方法63

3.5物料衡算情况64

3.5.1采用物料衡算法的企业数量及行业分布64

3.5.2物料衡算的方法64

4清查工作及普查对象的确定&张胜鹏65

4.1工业源65

4.1.1普查对象65

4.1.2普查对象的确定65

4.1.3普查范围65

4.2农业污染源66

4.2.1种植业66

4.2.2畜禽养殖业67

4.2.3水产养殖业67

4.3生活源67

4.3.1普查对象67

4.3.2普查对象的确定68

4.4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69

4.4.1普查对象69

4.4.2普查范围及普查对象的确定69

4.5对清查工作的评价70

5普查质量保证&陈建文71

5.1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71

5.2清查和入户调查阶段质量保证72

5.2.1清查过程的质量保证72

5.2.2入户普查阶段的质量保证73

5.3数据录入过程的质量保证74

5.4汇总审核的质量保证75

5.5普查工作质量评估76

5.5.1普查表填报和数据录入工作质量评估76

5.5.2普查工作质量评估结论76

6普查结果与分析77

6.1各类污染源的汇总数&李程程77

6.2工业源普查结果与分析&蒋华英78

6.2.1工业源数量及分布78

6.2.2工业源用排水、废水、废水污染物82

6.2.3工业源废气及废气污染物150

6.2.4工业源固体废物184

6.2.5工业源危险废物207

6.2.6工业源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消耗臭氧层物质216

6.2.7伴生放射性普查结果分析218

6.3放射性污染源普查数据的汇总分析&汤建文220

6.3.1伴生放射性污染源情况220

6.3.2工业源225

6.3.3生活源229

6.3.4放射性污染源总体情况及评价232

6.3.5主要结论、辐射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248

6.4生活源&秦玥玥250

6.4.1生活污染源普查基本情况250

6.4.2生活污染源用水及污染物产排情况258

6.4.3生活污染源能源消费及废气产排情况280

6.4.4机动车保有量情况及排气污染物排放情况292

6.4.5生活污染源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情况297

6.4.6医用电磁辐射设备、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情况303

6.5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傅刚305

6.5.1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概况305

6.5.2污水处理厂普查结果及分析306

6.5.3垃圾处理厂普查结果及分析312

6.5.4危险废物与医疗废物处理厂普查结果及分析317

6.6地区总体情况及评价321

6.6.1废水、废气、固体废物产生、治理、排放总体情况&陈达平321

6.6.2废水污染物&陈达平323

6.6.3废气&陈达平347

6.6.4固体废物&张巍369

7主要结论&陈达平398

7.1主要环境问题398

7.1.1水环境问题399

7.1.2空气环境问题402

7.1.3固体废物404

7.2对策与建议406

7.2.1控制污染源头,改善水环境质量406

7.2.2狠抓废气污染龙头企业,加强管理,改善空气环境质量407

7.2.3加强固废、危废、医疗废物储存管理,杜绝倾倒丢弃情况发生409

7.2.4核实四川省生活源化学需氧量产生及排放量,为十二五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打下坚实基础409

三、四川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放射性污染源普查分报告汤建文&杨永钦409

1概况413

1.1项目背景413

1.2目的和意义413

1.3四川概况414

1.3.1能源、矿产资源概况414

1.3.2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概况415

1.3.3四川产业概况415

1.4伴生矿开发利用、电磁辐射应用情况416

1.5放射性污染源普查对象的范围及内容416

1.5.1确定放射性污染源普查对象的范围及内容的依据416

1.5.2伴生性放射源普查对象的范围及内容417

1.5.3工业放射性污染源普查对象的范围及内容418

1.5.4生活放射性污染源普查对象的范围及内容419

2放射性污染源普查工作组织与实施420

2.1时间安排420

2.2工作思路420

2.3伴生放射性污染源普查的技术路线421

2.4组织实施423

3质量保证423

3.1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424

3.2入户调查阶段的质量保证424

3.3数据录入过程的质量保证425

3.4数据汇总审核的内容、方法426

3.5小结427

4放射性污染源普查数据的汇总分析427

4.1伴生放射性污染源情况427

4.1.1普查对象427

4.1.2初测依据与技术规范428

4.1.3初测结果429

4.1.4结果分析与汇总430

4.2工业源432

4.2.1电磁辐射设备情况432

4.2.2放射源情况433

4.2.3射线装置情况435

4.3生活源436

4.3.1电磁辐射设备情况436

4.3.2放射源情况437

4.3.3射线装置情况438

4.4放射性污染源总体情况及评价439

4.4.1各类放射性污染源汇总439

4.4.2放射性污染源在地、市分布情况及分析440

4.4.3放射性污染源行业分布情况及分析443

4.4.4放射性污染源分类情况及分析448

4.4.5按放射性污染源在用及停用情况分析453

5主要结论、辐射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455

5.1主要结论455

5.2辐射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455

5.2.1伴生放射性矿审管标准455

5.2.2伴生放射性矿分级审管体系455

5.2.3各省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的辐射影响研究456

5.2.4电磁辐射设备(设施)辐射环境监管方法研究456

四、四川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源普查分报告461

摘要461

1概述461

1.1自然环境概况461

1.2社会环境概况462

1.3经济发展概况462

2普查工作概况463

3普查的技术路线和方法464

3.1普查技术路线图464

3.2普查基本名录库的筛分和整理465

3.3产排污系数运用情况465

3.3.1产排污系数运用原则465

3.3.2产排污系数运用情况466

4清查单位及普查对象的确定466

4.1清查单位及普查对象数量466

4.2清查工作的评价467

5普查质量保证467

5.1质量保证467

5.1.1清查过程的质量保证467

5.1.2入户普查阶段的质量保证467

5.1.3数据录入过程的质量保证468

5.1.4汇总审核的内容、方法和结论468

5.2普查表填报质量评估469

5.3数据录入质量评估469

5.4对普查范围完整性、普查数据质量可靠性的整体评价470

6普查结果与分析470

6.1各类源的汇总数470

6.2农业源普查结果与分析471

6.2.1种植业源总体情况471

6.2.2畜禽养殖业源总体情况481

6.2.3水产养殖业源总体情况486

6.3地区总体情况及评价488

6.3.1种植业污染物流失情况488

6.3.2畜禽养殖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488

6.3.3水产养殖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489

7主要结论490

7.1主要环境问题490

7.1.1种植业源490

7.1.2畜牧养殖业源490

7.1.3水产养殖业源490

7.2对策与建议491

7.2.1种植业源491

7.2.2畜牧养殖业源492

7.2.3水产养殖业源494

五、加强污染源废气污染物治理 改善环境空气质量497

1普查的基本情况497

1.1废气治理情况497

1.2我省工业源、生活源和垃圾、固废处置废气污染物的总体产排情况497

1.3工业源、生活源及焚烧废气污染物产生、排放比较499

1.4废气污染物产生、排放主要工业行业499

1.5各市州废气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501

1.6废气污染物区域总体排放强度504

1.7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情况505

2主要环境问题508

2.1与环境统计的比较508

2.2工业源是废气污染物的最主要来源508

2.3生活源是影响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508

2.4废气污染物产排量大的行业、企业均较集中509

2.5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不容乐观509

2.6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十分严重510

3对策建议511

3.1继续狠抓废气污染的主要源头——污染物排放龙头企业511

3.2加强机动车管理,减少车辆尾气污染物排放512

3.3氮氧化物的污染治理应尽快全面规划,分步实施512

3.4继续推动城镇居民生活使用清洁能源,改善城镇区域环境空气质量512

六、加强生活源、农业源污染治理,防止水体富营养化515

1普查的基本情况515

1.1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垃圾、固废等污染治理设施废水污染物的产生排放情况515

1.2污水处理厂对废水污染物的削减517

1.3城镇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及其污染物收集情况517

2水环境质量状况519

2.1主要江河监测断面水质污染情况519

2.2主要江河有机污染严重,水体富营养化形势严峻520

3对策建议520

3.1重点抓好生活污染源治理,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系统建设,控制主要水体污染指标520

3.2加强生活污染源管理,抓好源头治理520

3.3制定有效措施,削减农业源、生活源总磷、总氮排放,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发生521

3.4制订总磷、总氮的减排计划,减少水体营养物质输入521

七、进一步加强生活源污染治理,控制水环境污染525

1普查的基本情况525

1.1废水产、排情况525

1.2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垃圾、固废等污染治理设施废水污染物的总体产生排放情况525

1.3污水处理厂对废水污染物的削减527

1.4城镇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及废水污染物收集情况528

2水环境质量状况529

2.1水环境污染状况严重,水体污染控制仍是当前的重要任务529

2.2水体环境质量监测结果与普查成果基本一致530

3建议530

3.1重点抓好、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系统建设,控制主要水体污染指标530

3.2加强生活污染源管理,抓好源头治理531

八、核实四川省生活源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产排量,为十二五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打下坚实基础535

1我省生活源化学需氧量普查结果与同期环境统计产生量、排放量的基本情况535

2四川省各类生活源化学需氧量每天每基本单元排放量及服务人数统计结果535

3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收集情况537

4建议539

九、加强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管理,防止环境污染事故543

1普查的基本情况543

1.1工业危险废物543

1.2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或无害化处置情况分析559

2结论561

3建议561

十、加强污染源管理,防止挥发酚、氰化物及重金属污染水环境565

1普查的基本情况565

1.1废水污染物排放主要行业566

1.2流域水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569

1.3工业点源对局部江段的污染极其严重570

2与环境统计数据的比较571

3建议572

3.1严控点源污染,加强各类污染龙头企业整治572

3.2加强垃圾处理场垃圾分类管理及垃圾处理场渗滤液的治理572

参考文献5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