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韩非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韩非论
  • 黄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线装书局
  • ISBN:978780106829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韩非(前280~前233)-哲学思想-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韩非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韩非的生平1

第一节 韩非的出生地1

第二节 韩非的生年3

第三节 故乡的文化气息6

一、儒侠文化7

二、隐士文化8

三、黄帝文化9

四、夏商文化10

第四节 兰陵拜师荀子11

第五节 宫廷哲学家13

第六节 勇赴国难16

一、赴秦的原因17

二、上《初见秦》之书,不敢触其逆鳞19

三、继上《存韩》之书,踩钢丝于纵、横21

四、一棲两雄,其斗?颜23

五、“庙攻”计被识破,远客不如近爱25

六、一包毒药,横死云阳27

第二章 管、商是韩说原理之一31

第一节 韩国变法时机的丧失31

第二节 对管子的学习、超越和不及33

一、引管子居首位,确受其影响35

二、精研法治超过了管子39

三、比管子犹有重大不足42

第三节 对商鞅的盛赞、炒作和过甚52

第四节 对慎到理论积极的发挥56

第五节 对子产、吴起劲直性格的赞颂58

第六节 对法家悲剧命运的三叹63

第三章 “黄老”是韩说原理之二67

第一节 对黄帝的熟知、神化和吸收67

第二节 对老子的博通、精研和神会70

一、对和平的渴望70

二、对心欲的检讨71

三、对公平的探求72

四、对宇宙的探究73

第三节 现实的无情棒打破韩非的“黄老”梦76

第四节 有限的韩非,无限的庄子(兼论惠子)80

第五节 对申子理论消极的发挥86

第六节 刀口佛心,留有余韵90

第四章 孔、荀是韩说原理之三93

第一节 对孔子的赞许、批判和攻击93

一、初研法理对孔子的赞许94

二、深究法治对孔子的批判96

三、理论确定对孔子的攻击99

第二节 荀子是韩非理论的启导者107

第三节 孟子是韩非理论的敌人110

第四节 韩非由儒而法的轨迹113

第五节 对儒家尖刻的讽刺116

第六节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119

第五章 韩非对《吕氏春秋》的挑剔120

第一节 韩非和吕不韦同乡不同道120

第二节 韩非对《吕氏春秋》次属性的吸收122

一、“主道”方面对《吕氏春秋》的吸收123

二、“分”的研究对《吕氏春秋》的吸收124

三、故事方面对《吕氏春秋》的吸收127

第三节 韩非对《吕氏春秋》“反其道”的挑剔128

一、对于“赏”的客观对象的争辩129

二、由《吕氏春秋》竖起“显学”的靶子130

三、对《吕氏春秋》鼓吹的“贤”不以为然131

四、由“贤治”升入“法治”的辩难之极133

五、超越人情分析而进入法理剖辩134

第六章 韩非对墨子学说的对抗137

第一节 对抗根源于其师对墨子的贬评137

第二节 在其著作中只是虚抬墨子139

第三节 基本主张和墨子对抗142

一、“上法而不上贤”143

二、励战而不“非攻”143

三、治策与“兼爱”145

四、行赏与节俭146

五、信“法”而不信“天”信“鬼”147

第七章 韩非对“无为”治国理念的发明150

第一节 《解老》《喻老》意在谏上150

第二节 “无为”治国理念的分野152

第三节 对韩非发明“无为”的评述155

第四节 发明“无为”异性成分的掺入158

第五节 由《解老》到《喻老》的裂变160

第六节 “无为”治针对后世的影响163

第八章 韩非“法”“术”“势”统治学说的创立167

第一节 “法,“术”,“势”的探源167

第二节 韩非“法”“术”“势”的继承关系170

第三节 韩非著作中的“法”“术”“势”173

第四节 韩非“法”“术”“势”基本观念的确立176

第五节 韩非“法”“术”“势”的若干混淆181

第六节 韩非“法”“术”“势”学说的影响184

第九章 韩非思想发展的梗概189

第十章 韩非学说的矛盾性201

第十一章 法家韩非的思维品质206

第十二章《韩非子》的文学价值217

第十三章 韩非的法眼故事225

附录:对韩国史的考察235

一、披荆斩棘的韩国的始祖——姬万235

二、韩国都城的迁移(考察记之一)236

三、韩国都城的迁移(考察记之二)237

附:韩国迁都示意图239

四、战国时通向东西南北的商埠239

附:战国时各地物产示意图242

五、《史记》称曾“大于诸侯”的韩国的疆域242

六、秦国屡次侵韩的原因244

七、韩国和秦国的战争247

八、韩国的世系和年代250

九、韩国的兴衰史(一)251

十、韩国的兴衰史(二)254

十一、韩国的兴衰史(三)257

十二、韩国的兴衰史(四)2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