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学史 第1卷【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刘人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ISBN:7500106165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520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5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文学史 第1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先秦文学3
概说3
第一章 上古文学17
第一节 文学艺术的起源17
第二节 古代神话20
第二章 诗经25
第一节 诗经概貌25
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和思想意义31
第三节 诗经对后代的影响59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65
第一节 《尚书》《春秋》65
第二节 《左传》《国语》77
第三节 《战国策》101
第四节 先秦历史散文的影响122
第四章 先秦诸子散文131
第一节 《论语》《孟子》《墨子》131
第二节 《老子》《庄子》158
第三节 《荀子》《韩非子》179
第四节 先秦诸子散文的影响201
第五章 屈原和楚辞205
第一节 楚文化与楚辞205
第二节 屈原与《离骚》及其他作品211
第三节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30
第四节 宋玉与其他楚辞作家233
第二编 秦汉文学241
概说241
第一章 秦及西汉前期的散文和辞赋249
第一节 秦代文学249
第二节 贾谊和汉初散文256
第三节 枚乘269
第四节 司马相如及其他作者274
第二章 司马迁和《史记》287
第一节 司马迁的生平和著作287
第二节 《史记》的文学价值295
第三节 《史记》的地位和影响327
第三章 西汉后期及东汉的散文和辞赋333
第一节 西汉后期的散文和辞赋333
第二节 班固的《汉书》及东汉其他历史散文345
第三节 王充的文学批评366
第四节 张衡和东汉的抒情小赋372
第四章 汉代乐府民歌381
第一节 关于乐府381
第二节 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385
第三节 《孔雀东南飞》与《陌上桑》399
第四节 汉乐府民歌的影响409
第五章 五、七言诗的起源和发展411
第一节 五言诗的起源411
第二节 东汉文人的五言诗412
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及其他415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425
概说425
第一章 建安文学435
第一节 曹操 曹丕435
第二节 曹植459
第三节 建安七子与蔡琰473
第二章 正始西晋文学487
第一节 阮籍 嵇康487
第二节 傅玄 张华499
第三节 陆机 潘岳 张协502
第四节 左思 刘琨 郭璞514
第三章 陶渊明521
第一节 陶渊明的时代与生平521
第二节 陶渊明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526
第三节 陶渊明的影响及地位539
第四章 南北朝乐府民歌543
第一节 南朝乐府民歌543
第二节 北朝乐府民歌553
第五章 南北朝诗文565
第一节 谢灵运和山水诗565
第二节 颜延之 鲍照573
第三节 谢朓和新体诗583
第四节 梁陈诗人和宫体诗591
第五节 北朝诗人及庾信601
第六节 南北朝骈文和散文611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627
第一节 志怪小说627
第二节 轶事小说632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637
第一节 曹丕的典论论文和陆机的文赋637
第二节 刘勰《文心雕龙》643
第三节 钟嵘《诗品》及萧统《文选》649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657
概说657
第一章 隋和初唐文学677
第一节 隋代诗歌678
第二节 初唐宫廷文人和律诗的完成682
第三节 王绩和四杰708
第四节 王梵志和其他通俗诗人742
第五节 陈子昂748
第二章 盛唐初期的诗人759
第一节 张说 张九龄759
第二节 “吴中四士”等诗人772
第三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人785
第一节 孟浩然787
第二节 王维793
第三节 储光羲和其他山水田园诗人816
第四章 盛唐边塞诗人825
第一节 高适827
第二节 岑参836
第三节 王昌龄846
第四节 李颀、崔颢等诗人853
第五章 李白863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和思想863
第二节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872
第三节 李白的文、赋及诗论896
第四节 李白的地位及影响902
第六章 杜甫905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思想905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915
第三节 杜甫的文938
第四节 杜甫的地位及影响941
第七章 中唐前期的诗人943
第一节 元结、顾况及《箧中集》诗人944
第二节 刘长卿 韦应物957
第三节 大历十才子和李益等诗人968
第四节 方外诗人991
第八章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999
第一节 白居易的生平和思想1001
第二节 白居易的诗论与新乐府运动1006
第三节 白居易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1013
第四节 白居易的散文和词曲1037
第五节 新乐府运动的其他参与者1043
第九章 古文运动1063
第一节 古文运动的先驱1064
第二节 古文运动的其他参与者1075
第十章 韩愈1085
第一节 韩愈的生平和思想1085
第二节 韩愈的散文1092
第三节 韩愈的诗1112
第十一章 柳宗元1119
第一节 柳宗元的生平和思想1119
第二节 柳宗元的散文1128
第三节 柳宗元的诗1149
第十二章 中唐后期的诗人1155
第一节 刘禹锡1157
第二节 李贺1171
第三节 孟郊、贾岛、姚合等诗人1186
第十三章 晚唐文学1205
第一节 杜牧1206
第二节 李商隐1233
第三节 皮日休 陆龟蒙 罗隐1245
第三节 刘驾 曹邺 聂夷中 杜荀鹤1261
第四节 韩偓 吴融 唐彦谦 司空图1268
第五节 晚唐其他作家1281
第十四章 唐代的词1307
第一节 词的起源、发展和民间词1309
第二节 温庭筠1318
第三节 韦庄1330
第十五章 唐代通俗文学1343
第一节 唐代变文1343
第二节 敦煌曲子词1350
第三节 俗赋与民间歌谣1354
第四节 唐代话本小说1362
第十六章 唐代传奇1365
第一节 唐传奇的兴起与发展1365
第二节 唐传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1372
第三节 唐传奇的艺术成就与影响1431
第十七章 五代十国文学1437
第一节 中原和荆南词人1438
第二节 西蜀词人1449
第三节 李煜和南唐词人1470
第五编 宋辽金文学1489
概说1489
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学1501
第一节 白体诗和王禹偁1501
第二节 晚唐体诗人1517
第三节 西昆体和杨亿1531
第四节 宋初复古运动和柳开1540
第五节 晏殊 张先 晏几道1545
第六节 柳永1553
第二章 北宋中期文学1561
第一节 范仲淹和诗文革新运动1562
第二节 欧阳修和古文运动1572
第三节 苏舜钦 梅尧臣1600
第四节 王安石 王令1611
第五节 曾巩 司马光1628
第三章 苏轼1647
第一节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1647
第二节 苏轼的散文1655
第三节 苏轼的诗1677
第四节 苏轼的词1687
第五节 苏洵和苏辙1698
第四章 北宋后期文学1727
第一节 黄庭坚和江西诗派1727
第二节 秦观 张耒 晁补之1742
第三节 贺铸 周邦彦1753
第五章 南宋初期文学1765
第一节 李清照 朱淑贞1765
第二节 张元幹、张孝祥及其他爱国词人1779
第三节 吕本中 曾几 陈与义1793
第六章 南宋中期文学1803
第一节 杨万里 范成大1803
第二节 周敦颐 程颐 朱熹1817
第三节 胡铨 陈亮 叶适1830
第七章 陆游1839
第一节 陆游的生平1839
第二节 陆游的诗和词1844
第三节 陆游的散文1855
第八章 辛弃疾1879
第一节 辛弃疾的生平1879
第二节 辛弃疾的诗和文1882
第三节 辛弃疾的词1884
第九章 南宋后期文学1899
第一节 姜夔、吴文英及其他词人1899
第二节 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1919
第三节 文天祥等宋末爱国诗人1929
第四节 严羽和《沧浪诗话》1946
第五节 真德秀 魏了翁1952
第十章 辽金文学1959
第一节 辽金文学的发展1959
第二节 元好问1975
第三节 西厢记诸宫调1988
第十一章 话本 歌谣1995
第一节 话本1995
第二节 歌谣2025
第六编 元代文学2029
概说2029
第一章 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2037
第一节 戏曲的形成和元杂剧的兴起2037
第二节 元杂剧的发展2039
第三节 元杂剧的形式2041
第二章 关汉卿2045
第一节 关汉卿的生平2045
第二节 《窦娥冤》2049
第三节 《救风尘》2059
第四节 关汉卿其他戏剧作品2065
第五节 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2070
第三章 西厢记2075
第一节 王实甫的生平2075
第二节 《西厢记》的人物形象和思想内容2079
第三节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2090
第四章 元前期其他杂剧作家2099
第一节 康进之 高文秀2099
第二节 纪君祥 尚仲贤2105
第三节 杨显之 石君宝2110
第四节 白朴 马致远2115
第五节 郑廷玉 武汉臣2127
第五章 元后期杂剧作家2131
第一节 郑光祖 宫天挺2131
第二节 乔吉 秦简夫2137
第三节 《赚蒯通》《连环计》2145
第四节 《陈州粜米》《货郎旦》2148
第六章 宋元南戏2157
第一节 南戏的兴起2157
第二节 高明和《琵琶记》2163
第三节 《拜月亭》及其他2172
第七章 元代散曲2185
第一节 散曲的兴起和体裁2185
第二节 散曲的主要作家和作品2194
第八章 元代诗词2305
第一节 刘因等前期作家及作品2305
第二节 虞集等中期作家及作品2316
第三节 王冕等后期作家及作品2324
第七编 明代文学2335
概说2335
第一章 三国演义2343
第一节 章回小说的产生2343
第二节 《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和作者2345
第三节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2349
第四节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2354
第五节 《三国演义》的影响2378
第六节 罗贯中的其它小说2380
第二章 《水浒传》2383
第一节 《水浒传》的成书过程和作者2383
第二节 《水浒传》的思想内容2389
第三节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2395
第四节 《水浒传》的影响2437
第三章 明前期文学2439
第一节 宋濂 刘基 高启 方孝孺2439
第二节 台阁体 茶陵派2470
第三节 明前期戏剧2486
第四节 明前期文言小说2492
第四章 明中期诗文2509
第一节 前七子2509
第二节 吴中四才子2526
第三节 后七子2541
第四节 唐宋派2553
第五节 徐渭2565
第五章 《西游记》2573
第一节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和作者2573
第二节 《西游记》的思想内容2576
第三节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2583
第四节 《西游记》的地位和影响2597
第六章 明中期戏剧与小说2601
第一节 明中期杂剧2601
第二节 明中期传奇2616
第三节 历史演义小说及英雄传奇小说2629
第七章 明后期诗文2637
第一节 公安派 竟陵派2637
第二节 明后期其他诗人2661
第三节 晚明小品散文2678
第八章 《金瓶梅》2689
第一节 《金瓶梅》的成书、版本及作者2689
第二节 《金瓶梅》的思想内容2692
第三节 《金瓶梅》的艺术特色2703
第四节 《金瓶梅》的续书和猥亵小说2731
第九章 明后期长篇小说2737
第一节 《醒世姻缘传》2737
第二节 《封神演义》和神魔小说2740
第三节 公案小说2762
第四节 《隋炀帝艳史》及明末其他长篇小说2764
第十章 明后期短篇小说2769
第一节 明后期文言短篇小说2769
第二节 冯梦龙与“三言”2774
第三节 凌濛初和“二拍”2815
第四节 明末其他白话小说2860
第十一章 汤显祖与明后期戏剧2869
第一节 汤显祖生平2869
第二节 《牡丹亭》2872
第三节 汤显祖的其他剧作2883
第四节 沈璟和吴江派2887
第五节 明后期其他剧作家2894
第十二章 明代散曲与民歌2915
第一节 明代的散曲2915
第二节 明代的民歌2922
第八编 清代文学2927
概说2927
第一章 清前期诗词文2939
第一节 钱谦益、吴伟业等清代前期的诗人2939
第二节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及其他初期文人2953
第三节 陈维崧等清初词人2978
第四节 方苞等清前期散文家2989
第二章 清初戏曲3013
第一节 清代戏曲的沿革3013
第二节 李玉和他的同派作家3017
第三节 尤侗和其他戏曲作家3027
第四节 李渔的戏剧理论与创作3033
第三章 洪昇与《长生殿》3041
第一节 洪昇的生平和创作3041
第二节 《长生殿》的创作过程3043
第三节 《长生殿》的思想内容3045
第四节 《长生殿》的艺术成就3048
第四章 孔尚任与《桃花扇》3057
第一节 孔尚任的生平和作品3057
第二节 《桃花扇》写作的历史背景3059
第三节 《桃花扇》的思想内容3060
第四节 《桃花扇》的艺术特色3062
第五章 《聊斋志异》3071
第一节 《聊斋志异》的作者及其创作过程3071
第二节 《聊斋志异》的思想意蕴3076
第三节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3106
第六章 清前期至中期小说3109
第一节 清代文言小说3109
第二节 清代白话短篇小说3115
第三节 清初至清中期的长篇小说3123
第七章 《儒林外史》3147
第一节 吴敬梓的生平和创作3147
第二节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3150
第三节 《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3162
第八章 《红楼梦》3165
第一节 《红楼梦》的作者3165
第二节 《红楼梦》问世的背景3170
第三节 《红楼梦》的思想内容3179
第四节 《红楼梦》的悲剧意识3202
第五节 《红楼梦》的理想色彩3207
第六节 《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形象3210
第七节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3218
第八节 《红楼梦》爱情的广阔社会意义3247
第九节 《红楼梦》的影响3249
第十节 《红楼梦》版本和“红学”3252
第九章 清代中后期的戏曲3259
第一节 清中叶剧坛和花部的兴起3259
第二节 地方戏的发展和京剧的形成3279
第三节 戏剧改良运动3283
第四节 话剧的产生3287
第十章 清代后期的小说3291
第一节 狭邪小说3291
第二节 侠义公案小说3300
第十一章 晚清小说的繁荣3315
第一节 晚清小说概况3315
第二节 《官场现形记》3320
第三节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3330
第四节 《老残游记》3343
第五节 《孽海花》3358
第十二章 清代中期的诗词文3365
第一节 桐城派古文3365
第二节 阳湖派古文3379
第三节 清代中期的诗和词3387
第十三章 清代后期的诗词文3415
第一节 龚自珍等经世文派的诗文3415
第二节 梅曾亮等桐城派的散文3434
第三节 梁启超等改良派之新文体3457
第四节 章炳麟等革命派之诗文3476
第五节 黄遵宪等晚清其他爱国诗人3492
第六节 同光体和其他旧派诗人3510
第七节 清代后期词人3514
第八节 汪中及其他骈文家3524
第十四章 弹词、鼓词和民歌3541
第一节 弹词和鼓词3541
第二节 子弟书3547
第三节 民间歌曲3548
热门推荐
- 29466.html
- 405615.html
- 866671.html
- 2911723.html
- 1518655.html
- 846401.html
- 674635.html
- 3838367.html
- 2048071.html
- 7207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34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79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60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91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00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45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48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77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788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