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两岸及粤台比较与合作研究:基于经贸、科技和教育视角【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代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5626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336页
- 主题词:海峡两岸-区域经济合作-对比研究-广东省、台湾省;海峡两岸-科学技术合作-对比研究-广东省、台湾省;海峡两岸-教育-合作-对比研究-广东省、台湾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两岸及粤台比较与合作研究:基于经贸、科技和教育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台湾地区高校的大陆研究:现状、特点与启示1
一、台湾地区高校大陆研究的现状1
(一)缘起3
(二)宗旨4
(三)分类4
二、台湾地区高校大陆研究的特点5
(一)整体上的发展性5
(二)服务对象上的多元性5
(三)内容上的实用性6
(四)教学方法上的灵活性6
(五)研究方法上的实证性7
(六)培养层次上的多重性7
(七)学术上的合作性7
(八)政治上的理性8
三、台湾地区高校大陆研究的启示10
(一)对台研究有待加强10
(二)服务对象有待拓宽10
(三)研究内容有待深化11
(四)教研方法有待改进11
(五)学术交流有待提升11
(六)研究策略有待调整12
台湾科技产业竞争力评析14
一、台湾成长竞争力的主要支撑是科技产业14
二、台湾部分科技产业高拥全球市场份额16
三、台湾部分科技企业跻身全球百强17
四、台湾科技产业引领经济结构转型19
五、台湾科技产业重心开始向研发倾斜22
六、台湾科技产业竞争力评析之启示(结语)24
从粤台高校发展比较看两岸教育服务贸易开放28
一、总量比较28
(一)从地域和人口规模看29
(二)从高教实际发展规模看30
(三)从发展速度与势头看30
(四)从发展结构看30
(五)从发展潜力看31
二、个案比较32
(一)共同的背景32
(二)相似的定位33
(三)未达的预期33
(四)发展的差异34
三、原因分析35
四、双赢出路37
(一)从粤台及两岸高教服务市场的基本格局看37
(二)从两岸教育产业开放合作的预期规模看38
(三)从开放合作对两岸教育市场的影响看38
(四)从两岸及粤台高校合作的案例看39
从两所暨大发展比较看两岸教育产业合作41
一、共同的背景41
(一)同享一名同出一源41
(二)同系异地复办42
(三)同为公立侨校42
(四)同拥一个愿景43
二、发展的差异43
三、原因之所在45
四、双赢的出路48
(一)相互开放学历认证48
(二)相互开放教育服务贸易48
(三)相互开放就业与人才市场49
(四)相互接纳并一道“认祖归宗”50
珠三角VS台湾:区域竞合新视角52
一、主体52
(一)面积、人口相当53
(二)资源特征相近55
(三)发展程度接近55
(四)“双外”特征相似56
(五)产业结构趋同58
二、目标58
(一)本地生产总值的超越59
(二)人均生产总值的超越60
(三)地均生产总值的超越60
(四)结构指标的超越61
(五)发展质量的超越61
三、进程62
(一)经济总量超越进程62
(二)地均生产总值超越进程63
(三)人均生产总值超越进程63
(四)结构与质量超越进程63
(五)超越进程的不确定性分析64
四、策略65
(一)从制造中心向创新中心转变65
(二)从产业承接向产业引领转变66
(三)从主导中端向主导两端转变66
(四)从资本驱动向知识驱动转变67
(五)从区际竞争向区域竞合转变67
台湾地区的创造力教育:现状缘起启示69
一、创造力教育及其在台湾发展的现状69
(一)推动创造力教育的官方政策或计划70
(二)推展创造力教育的专责机构71
(三)高校现设创造力教育课程、学程、系所等72
(四)研究或推动创造力及其教育的民间组织、计划72
(五)中小幼教创造力教育计划与活动73
(六)以创造力教育为主旨的会议、展览、竞赛等活动74
(七)以创造力教育为主题的文献及网站74
二、台湾创造力教育发展的动因与举措75
(一)业内大势的影响75
(二)战略匹配的需要76
(三)政治博弈的考量77
三、台湾创造力教育发展的评价与启示78
台湾教育服务贸易的边缘化困境与出路82
一、内部分析:台湾教育产业拥有的优势与弱势82
(一)从发展速度和规模看83
(二)从发展势头看83
(三)从发展结构看84
(四)从发展潜力看84
(五)从发展比较看85
二、外部分析:台湾教育产业面临的机会与威胁86
(一)全球服务贸易市场潜力可观87
(二)全球教育服务贸易方兴未艾87
(三)全球“争抢”中国教育服务市场87
三、政策分析:台湾现行教育服务贸易政策的“去主流化”效应89
(一)理性的政策选择89
(二)现行政策的背离90
(三)政策实施的后果91
四、前景分析:两岸教育服务贸易相互开放与合作没有输家92
(一)两岸教育产业现实关系之基本格局:竞争与合作同在但合作面大于竞争面93
(二)相互开放与合作对台湾教育产业之利弊得失:有得有失但所得大于所失93
(三)相互开放与合作对大陆教育产业之利弊得失:有得有失但所失微不足道95
(四)两岸同宗大学的双赢之路:一块招牌,两间店面,殊途同归,自强不息95
台湾当局自主创新战略评析97
一、要义97
二、缘起99
(一)微利时代的挑战99
(二)知识经济的挑战100
(三)全球化的挑战100
(四)区域竞争的挑战100
(五)政治上的需要101
三、策略101
四、绩效103
(一)主要指标达成情况103
(二)重点科技产业发展情况104
(三)打造国际创新研发基地情况105
(四)台湾创新成效之外部评价情况105
五、问题106
(一)目标选择避实就虚106
(二)指标设定避高趋低107
(三)政治操弄痕迹过重108
(四)短期操作手法明显108
(五)回避两岸自甘鸵鸟108
(六)战略实效相形见绌109
六、结语110
粤台创新竞合策略探析112
一、角力焦点112
(一)从总量看:广东经济超越台湾指日可待113
(二)从均量看:广东经济超越台湾尚需时日113
(三)从质量看:广东经济超越台湾任重道远114
(四)从原因看:创新力不足是关键115
二、竞争要略117
(一)区域定位:从制造中心向创新中心转变117
(二)产业选择:从产业承接向产业引领转变118
(三)业务链条:从主导中端向主导两端转变118
(四)发展动力:从资本驱动向知识驱动转变119
(五)比较优势:从成本领先向品牌引领转变119
(六)绩效标准:从高增长向高值化转变119
(七)对外开放:从“引进来”向“进出并重”转变120
(八)环境系统:从“增长促进”向“创新支持”转变120
三、合作主域121
(一)论坛合作121
(二)研发合作122
(三)产业合作123
(四)园区合作123
(五)人才合作124
(六)产学研合作124
(七)创新链合作125
(八)港澳合作平台125
四、竞合关系(结语)125
从经济周期与政治选举的关系看台湾政情与大陆对策127
一、研究综述127
(一)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研究127
(二)关于经济周期与政治选举关系的研究128
(三)关于经济周期与对台策略关系的研究129
二、实证分析129
(一)综合关联分析129
(二)单项关联分析130
(三)政党作为分析131
三、台湾情势132
(一)经济周波不可避免133
(二)今遇衰退或非坏事133
(三)多做少说方为上策134
四、策略建议134
(一)对赴台陆客限量并逐步放开134
(二)对赴台陆生限量并逐步放开135
(三)对入台陆资限量并逐步放开136
(四)其他惠台措施的逐步到位与放开136
粤台自主创新能力比较与前瞻138
一、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比较138
(一)三类创新主体数量比较138
(二)科技研发人才投入比较139
(三)科技研发经费投入数量比较140
(四)科技研发经费投入结构比较141
二、创新环境支持能力比较141
(一)战略环境比较142
(二)投融资环境比较142
(三)科技园区发展比较143
(四)产学研合作比较144
(五)创新人文环境比较145
三、创新活动产出能力比较145
(一)科技论文成果比较145
(二)专利申请与核准比较146
(三)科技产业绩效比较148
四、结语149
粤台科技财政政策绩效比较与评析151
一、科技财政政策的形成及其走向151
(一)加大研发经费投入152
(二)促进科技与金融联姻152
(三)实行税收减免优惠152
(四)推动官产学研结合152
(五)支持科技产业园区153
(六)扩大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153
二、台湾科技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153
(一)财政收入政策154
(二)财政支出政策155
(三)其他政策155
三、粤台科技财政政策绩效评价156
(一)创新导向度评价156
(二)发展贡献率比较表157
四、评析159
产业转移、升级转型与珠三角台资企业161
一、引言161
二、产业空间转移与企业升级转型的互动关系162
(一)空间视角的要素成本差异模型162
(二)时间视角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163
(三)环保视角的污染避难所假说165
(四)时空复合视角的产业空间转移与企业升级转型之互动关系模型166
三、珠三角台资企业实行外移转型的背景和原因168
(一)珠三角台资企业发展的现实基础168
(二)珠三角台资企业寻求“移转”的内在要求171
(三)珠三角台资企业实行“移转”的外在压力174
(四)珠三角台资企业实现“移转”的有利条件176
四、珠三角台资企业外移转型的目标与路径180
(一)珠三角台资企业的战略抉择:“外移+转型”180
(二)珠三角台资企业“外移转型”目标180
(三)珠三角台资企业“外移转型”路径182
五、珠三角台资企业实施外移转型的四个“W”184
(一)产业选择(What)184
(二)区位选择(Where)186
(三)时间选择(When)187
(四)方式选择(How)189
六、支持珠三角台资企业外移转型的区域政策192
(一)按主体功能区划分编制产业外移转型指南192
(二)精心打造产业移转园并鼓励台资企业入驻193
(三)建立全省“产业外移转型扶持基金”193
(四)推动产业外移转型与循环经济试点相结合194
(五)鼓励产业外移转型与经济刺激政策相结合195
(六)加强产业外移转型的区际合作与协调196
两岸研发产业发展比较分析198
一、引言198
二、研发产业投入比较198
(一)研发经费198
(二)研发人力199
(三)研发机构200
(四)引进外国跨国公司研发中心201
三、研发产业结构比较202
(一)类型结构202
(二)产学研结构202
(三)行业分布203
(四)重点领域204
(五)内—外部化204
(六)空间结构205
四、研发产业发展环境比较206
(一)理论研究和产业规范206
(二)战略环境207
(三)产业政策207
五、研发产业产出能力比较208
(一)科技论文208
(二)专利申请与核准209
(三)高技术产品209
(四)技术交易额210
六、总结211
粤台研发产业竞争力比较、评价与启示213
一、引言213
二、综述213
(一)关于研发产业213
(二)关于研发产业竞争力214
(三)关于粤台产业发展比较与合作215
(四)小结215
三、比较216
(一)研发产业投入比较216
(二)研发产业结构比较218
(三)研发产业发展环境比较218
(四)研发产业产出能力比较219
四、评价221
(一)建模221
(二)实证与结果224
五、启示226
(一)资源合作227
(二)课题合作227
(三)知识产权合作227
(四)技术标准合作228
(五)品牌合作228
(六)园区合作228
(七)重点行业合作229
(八)类别合作229
(九)界别合作229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变数与预应232
一、为何要研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变数?232
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存在哪些变数?234
(一)蓝营分裂235
(二)绿营再执政235
(三)蓝营趋“独”236
(四)民意逆转236
三、如何预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变数?237
(一)经济固本237
(二)政治通好238
(三)全面融合239
粤台自主创新能力比较与竞合策略研究241
一、导论241
(一)研究缘起241
(二)研究意义242
(三)研究现状(综述)243
二、广东经济赶超战略检视247
(一)从基础看:广东经济对标台湾可比可行248
(二)从总量看:广东经济超越台湾指日可待249
(三)从均量看:广东经济超越台湾尚需时日250
(四)从质量看:广东经济超越台湾任重道远251
(五)从原因看:创新力不足是关键253
三、粤台自主创新能力比较254
(一)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比较254
(二)创新环境支持能力比较258
(三)创新活动产出能力比较262
四、创新及创新链发展格局265
(一)创新链内涵266
(二)创新链结构269
(三)创新链成因273
五、当前两岸创新交流态势277
(一)海峡两岸创新交流与合作概况277
(二)江苏对台创新交流与合作281
(三)北京对台创新交流与合作282
(四)福建对台创新交流与合作282
(五)广东对台创新交流与合作284
六、粤台创新竞合策略主轴285
(一)双向创新链的特点285
(二)双向创新链的功能287
(三)双向创新链的形成条件288
(四)打造粤台双向创新链的必要性290
(五)建构粤台双向创新链的可行性292
七、对台创新竞合配套策略298
(一)实现十大转变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298
(二)聚焦十大领域开创对台创新合作新局304
(三)完善保障措施力求对台创新竞合实效309
八、结语311
热门推荐
- 2532282.html
- 610565.html
- 1975144.html
- 2930625.html
- 2205853.html
- 3733828.html
- 1125329.html
- 416005.html
- 2767874.html
- 34186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07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05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6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40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86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77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50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84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90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0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