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面向大地的求索 20世纪的中国考古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知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物出版社
- ISBN:7501011222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7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考古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面向大地的求索 20世纪的中国考古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小引1
一探索往古的年轻学科1
1从古物学到考古学2
2从金石学到考古学8
3走向成熟的中国考古学19
初创期(1928~1948)(19)成熟期(1949~1971)(22)兴盛期(1972~1989)(25)更新期(1990~)29
二秘宝重光43
1 旧石器时代的发现45
旧石器技术传统(46) 西侯度(47)匼河与丁村(47)周口店与峙峪(48)观音洞与铜梁(50)下川文化(51)宝岛上的长滨文化53
2新石器文化体系53
裴李岗·磁山·老官台(55)仰韶·半坡·姜寨(56)庙底沟与大河村(60)马家窑-半山-马厂(63) 大汶口和尉迟寺(65)河姆渡稻作文化(67) 良渚祭坛(67) 兴隆洼环壕寨址(69)牛河梁女神庙(71) 史前城堡73
3夏商周三代考察79
禹迹新篇(80) 陶寺鼍鼓(81)石堡之谜(83) 东夷故地(85)天邑商都(86) 三星堆下的青铜群像(89) 吴城遗址与商代江南(92)岐山与沣水间的西周遗迹(93)北京史上第一都95
4列国争雄的见证96
金村古墓(96)虢国冥界(97)秦公先祖之谜(97) 诸侯都城遗址(98) 中山王陵(99)阴殿乐舞(100) 苍山古巷(103)强晋与雄楚墓葬104
5秦砖汉瓦筑盛世105
咸阳宫殿遗址(105) 汉长安城遗址(107) 秦汉长城108
秦兵马俑(109)马王堆汉墓(110)南越王墓(114)满城中山王墓(115) 狮子山楚王墓(117)雷台“天马”118
6分裂时代的遗迹119
汉魏洛阳城(121)邺城遗址(123)北魏皇陵(124) 磁县北朝墓群(126) 东晋和南朝帝王陵墓(128)北朝石窟129
7隋唐文化风采132
隋大兴城与唐长安城(133) 洛阳城与扬州城(134) 唐代帝陵及陪葬墓(135)法门寺地宫珍宝(137)阿斯塔那墓群138
唐代石窟(140)成都蜀王陵142
8宋一明时代探究144
元大都与明北京(145)辽与金的都城(147)巩县宋陵与白沙宋墓(149)辽庆陵与陈国公主墓(150) 十三陵与定陵151
宋元瓷窑址152
三 探寻中国文明发展轨迹155
1追寻远祖156
直立人:巫山人·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县人(156) 早期智人:金牛山人·大荔人·许家窑人(159) 晚期智人:柳江人与山顶洞人(161) 现代人的起源162
2农业起源研究的新线索164
稻作农业起源(166)早作农业起源(167)家畜起源168
3 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研究171
何谓文明(172) 中国文明的开端(174) 中国文明的策源地:中心论与多元论(177) 国家的起源178
4汉字溯源180
甲骨文的发现(181) 史前刻符透露的信息(182)龙山时代的文字(185) 寻找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体系187
5打开青铜文化宝库189
6寻找消失的古城193
原始城址(194)夏商古城(195)西周都城(196)东周列国城址(198)汉代古城(200)魏晋南北朝古城(202) 隋唐古城(204)宋元明城址206
四百川归海210
1开创者与奠基者211
2识读地书220
3考古学文化:命名及原则230
原则(231)命名分歧(234) “命名确认”程序240
4二重证据法:架起文献与实物研究之间的桥梁241
5实验室中的阐释247
五边缘的多维交叉与内部的多元分裂255
1 多维交叉的考古学边缘地带256
古今类比——民族考古学研究(257) 重构古人生活的环境大舞台——环境考古学263
2 多元分裂的考古学内部核体266
被割据了的领地——研究对象的专题化(266)锄头以外的技术——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独立化273
六 困惑:新思潮带来的冲击281
1 中国考古学:一个简单的学术史的反思282
2地层学与类型学:现代的困惑287
3历史学与人类学:中国考古学是什么292
4新考古学思潮的冲击294
七 走出迷茫:21世纪的展望303
1 坚信考古学的认识论价值304
2走出若干认识上的误区309
革新考古观念(310) 探索新的方法(311)走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道路314
3展望:21世纪中国考古学的贡献317
中国考古学:参与探索民族文化传统的有生力量(317) 中国考古学:对认识世界历史作出贡献(321)中国考古学:重要的思想、理论与方法园地323
附录1 台港澳地区考古328
附录2 中国考古学文化一览347
附录3 中国考古学大事记(1899~1997)350
附录4本书介绍的学者姓名索引374
后 记376
热门推荐
- 1404493.html
- 2313745.html
- 2066857.html
- 634929.html
- 2113118.html
- 271755.html
- 2513631.html
- 578259.html
- 771675.html
- 24299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09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63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82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787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37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8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90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20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52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2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