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戏曲作曲技法 上【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戏曲作曲技法 上
  • 朱维英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ISBN:7103028338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5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69页
  • 主题词:戏曲音乐-作曲法-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戏曲作曲技法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上篇1

第一章 板腔体唱腔结构1

第一节 板腔体唱腔概述1

一、板腔体的形成1

二、关于行当唱腔2

第二节 板式分类3

一、原板类3

(一)梆子腔原板类①3

(二)梆子腔原板类②8

(三)西皮原板类11

(四)二黄原板类13

(五)评剧二六板15

二、慢板类15

(一)梆子腔慢板15

(二)西皮慢板18

(三)二黄慢板19

(四)评剧慢板20

三、快板类22

(一)梆子腔快板类22

(二)西皮快板类24

(三)评剧快板25

(一)梆子腔散板类26

四、散板类26

(二)西皮散板类28

(三)二黄散板和摇板31

(四)评剧散板33

第三节 唱段的板式组织结构类型35

一、单一板式的唱段35

二、混合板式的唱段37

(一)由慢到快的联套组合37

(二)快慢交替的联套组合38

(三)整散交替的联套组合38

(四)综合性质的联套组合38

一、段落之间的转板39

第四节 唱腔中的转板39

二、上下句之间的转板41

三、唱句中的转板42

第二章 唱词语言与唱腔的结合45

第一节 汉文字中的声、韵、调45

一、声45

二、韵45

三、调45

第二节 唱词的韵辙46

第三节 腔词的结合48

一、旋律和字调48

二、唱腔中字调四声的连接52

(一)京剧中字调四声的连接52

(二)秦腔中字调四声的连接55

三、依字行腔58

四、唱词中重点字句的处理62

五、以字就腔65

六、灵活运用四声66

第三章 板腔体唱腔创腔技法68

第一节 创造地运用程式创腔68

第二节 灵活地运用不同句式创腔72

一、基本腔型句式的运用72

二、变化腔型句式的运用74

(一)句式扩充74

(二)词格扩充80

(三)句式紧缩90

第三节 运用重复法创腔97

一、句式内部的局部重复97

二、上下句的重复99

三、段式的重复100

四、移位重复101

第四节 运用引伸法创腔104

一、顶真格105

二、连环扣107

三、鱼咬尾109

第五节 运用对比法创腔111

一、曲与直的对比111

二、松与紧的对比113

三、强与弱的对比114

四、快与慢的对比116

五、明与暗的对比118

第六节 创腔中的态势模拟法121

一、唱词中的声态模拟121

二、唱词中的动态模拟123

三、唱词中的景态模拟125

四、唱词中的情态模拟128

第七节 唱腔局部的节奏变化技巧128

一、抢板夺字128

二、顶闪交替130

三、断连交替132

四、整散交替133

五、堆字垛句134

第八节 唱腔的调转换135

一、调式交替136

(一)同行当唱腔的调式交替136

(二)不同行当唱腔间的调式交替138

(三)不同声腔对置所形成的调式交替138

二、近关系转调139

(一)音列、调号相同,主音改变,调式相同与不相同的转调139

(二)音列、调号不相同,主音改变,调式相同与不相同的转调141

三、远关系转调145

第九节 典型板式保新腔的创腔法147

一、不同剧种声腔板式结构的借鉴151

第十节 创造新板式151

二、同一剧种不同声腔板式结构的借鉴153

三、圆舞曲节奏的两眼板156

第十一节 特性音调在唱腔中的贯串与发展157

第十二节 在新调性上创作新唱腔161

第十三节 本剧种以外音乐素材的吸收融化163

第十四节 过门音乐168

一、过门的结构形态168

二、过门的几种类型170

(一)复述式的过门170

(三)引申式的过门171

(二)对比式的过门171

(四)环绕华彩式的过门172

(五)延伸式的过门173

(六)贯串式的过门173

(七)动机式的过门174

第四章 曲牌体唱腔的组合与创腔176

第一节 昆曲音乐的创腔与组合180

一、曲牌的特征腔与昆曲的惯用腔182

(一)曲牌的特征腔182

(二)昆曲的惯用腔194

二、关于“以字度腔”195

三、关于套曲201

四、昆曲音乐的继承与发展211

第二节 高腔音乐221

一、高腔音乐的一般特点222

二、滚唱(滚调)222

三、套曲223

四、帮腔224

第五章 对唱、伴唱、重唱、合唱写作226

第一节 对唱写作226

一、同行当人物对唱226

二、不同行当人物的对唱227

第二节 伴唱写作232

第三节 重唱、合唱写作235

一、衬腔型237

二、主调型237

三、复调型239

第六章 打击乐的运用246

第一节 打击乐的重要地位246

第二节 传统打击乐概述247

一、戏曲打击乐的音乐属性247

二、打击乐的配置248

三、常用的传统打击乐程式248

二、用作曲手法去写打击乐段256

第三节 传统锣鼓经的内在规律257

一、组成与表达内涵的关系257

二、锣鼓点的衔接方式258

第四节 打击乐的创新259

一、利用传统程式变音色259

三、打击乐与旋律音调的融合262

第七章 配乐264

第一节 序曲265

第二节 幕间曲277

第三节 闭幕曲、终曲285

一、闭幕曲285

二、终曲289

一、衬乐291

第四节 衬乐与气氛音乐291

二、气氛音乐298

第五节 舞蹈音乐304

第八章 配乐写作技法307

第一节 音乐主题307

一、音乐主题的概念307

二、主题音乐的类别与结构形式308

三、音乐主题在戏曲音乐创作中的运用310

第二节 音乐主题及其他材料发展的基本原则312

第三节 重复、变奏法315

一、严格重复315

二、变化重复、变奏手法319

一、对比、并置333

第四节 旋律的对比、并置与再现333

二、再现337

第五节 延续与展开340

一、延续340

二、展开346

第六节 配乐中常用的转调手法355

一、调式交替355

二、五声调式的近关系转调363

三、改变调号,出现新音的较远关系转调368

四、远关系转调370

第九章 唱腔音乐的织体380

第一节 单声部织体380

一、随腔式380

二、齐奏式388

第二节 多声部织体391

一、复调性织体结构391

二、和声性织体结构422

第十章 全剧音乐布局439

第一节 总体风格的把握439

一、要有明确的剧种风格定位439

二、要有鲜明的剧目类型定位442

三、要有准确的人物定位443

第二节 总体节奏情绪的安排443

一、对全剧抑扬的总体布局443

二、主要场次的唱腔布局444

三、主要人物的唱段布局451

参考著作及有关教材45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