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技外事风云录【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徐新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1890821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142MB
- 文件页数:258页
- 主题词:国际合作-科学技术合作-概况-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技外事风云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科技外事在运筹帷幄之中3
第一章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科技外事的指导思想3
一、对正确认识和解决科技外事中各种矛盾的指导意义3
(一)要勇于面对矛盾和具体分析矛盾3
(二)要辩证地看待矛盾4
(三)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7
(四)要正确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9
(五)要掌握好解决矛盾的方法10
二、对科技外事制定方针政策的指导意义11
(一)方针政策来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11
(二)制定方针政策的思想方法是“实事求是”12
(三)科技外事各个时期制定的方针政策14
三、对科技外事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指导意义17
(一)科技外事干部面临两种对立的宇宙观的抉择17
(二)科技外事干部应该树立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18
第二章 周恩来指引科技外事工作者前进的道路19
一、为中国对外科技合作事业奠基19
(一)为对外科技合作奠定第一块基石19
(二)首倡向苏联派遣实习生和索取技术资料20
(三)批准签订第一批中外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21
(四)指示组建第一个科技外事职能机构21
(五)筹划签订第一个中外长远科技发展合作协定22
二、为中国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导航23
(一)要坚持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23
(二)既要自力更生又要争取外援25
(三)要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26
(四)对外提供援助不要求任何特权27
(五)因势利导“文化大革命”中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29
三、亲自参加科技外事活动30
(一)参观大型展览会30
(二)会见来华的外国科技代表团31
(三)接见来华的外国科学家和外籍华人学者31
(四)接见出访的中国科技代表团32
(五)出席招待会33
(六)亲手栽种友谊苗33
四、外交风格垂范科技外事工作者33
(一)平等对待他国的外交风格34
(二)高超的外交斗争艺术35
(三)严谨的外事工作作风36
(四)讲求实效的外事风范37
(五)宽容豁达和平易近人的外交家风度38
第三章 邓小平承前启后名垂科技外事青史40
一、协助周恩来决策科技外事工作40
(一)关于对锡兰提供技术援助的问题40
(二)关于处理中苏关系恶化后两国科技合作的问题41
(三)关于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问题41
(四)关于太平洋西部渔业、海洋学和湖沼学研究的问题42
(五)关于开展同亚非国家政府间合作的问题42
(六)关于“北京科学讨论会”的问题43
二、坚持毛泽东关于学习外国和开展国际合作的思想43
(一)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44
(二)坚持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思想45
(三)坚持吸取与扬弃、学习与创新并行的科学态度47
三、开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新局面49
(一)对外开放政策丰富了我国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内容和形式49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提升了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地位52
(三)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拓展了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空间54
四、开拓通往西方的政府间科技合作之路55
(一)签署中美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55
(二)出席中法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签字仪式56
(三)审批中德、中意、中比、中澳科技合作协定的签订57
(四)肯定签订中日科技合作协定是个好想法58
(五)希望中英、中希、中加发展友好合作关系58
五、指导科技外事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的改革59
(一)重新确立科技外事统一归口管理体制59
(二)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主体多元化60
(三)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61
(四)注重出国考察实效62
第四章 胡耀邦开创科技外事新局面64
一、寒意料峭中送来和煦春风64
(一)勇对科技界和科技外事的困局65
(二)重新提出“科技是生产力”的论断66
(三)提倡实行“拿来主义”67
二、拨乱反正时号召打破枷锁68
(一)打破精神枷锁69
(二)打破组织枷锁70
(三)科技外事会议在“拨乱反正”的鼓点声中召开72
三、新长征路上指点前进方向73
(一)推行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创造新的条件74
(二)制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的空间76
(三)号召掌握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攀登科学技术高峰77
(四)对外事人员的殷切希望79
第二编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概述85
第五章 回眸过去85
一、历史上的国际科技文化交流一瞥85
(一)世界科技文化交流85
(二)中外科技文化交流86
二、民国时期国际学术交流点滴实录87
(一)民国时期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概况87
(二)民国时期国际学术交流概述88
(三)民国时期国际学术交流实例89
(四)开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多边学术活动93
(五)民国时期中外学术机关和学者的友好联系95
第六章 放眼当代97
一、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历程97
(一)创建时期97
(二)调整时期98
(三)动荡时期99
(四)发展时期100
二、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地位101
(一)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101
(二)国家管理是开展对外科技活动的强大杠杆103
(三)科技外事工作的外交制约因素和相对独立性103
三、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一般原则104
(一)面向全球 友好合作104
(二)立足国内 学习国外105
(三)平等互利 有取有予105
(四)官民并举 形式多样105
(五)讲求实效 增进友谊106
四、科技外事工作的组织管理107
(一)管理体制的确立和管理体系的形成107
(二)管理体制和体系的变迁和完善110
(三)管理的基本任务112
五、对中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效果的综合述评114
(一)20世纪50—60年代中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成绩114
(二)20世纪70—80年代中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收获117
第七章 探讨国际科技关系的理论研究121
一、论国际科技关系的理论问题121
(一)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发展史122
(二)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地位和作用122
(三)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方针政策123
(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结构问题124
(五)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法律问题124
(六)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发展预测125
二、对加强国际科技合作软科学研究的意见126
(一)软科学研究的必要性126
(二)软科学研究的课题127
第三编 新中国科技外事40年创业史(1949—1989年)131
引言131
第八章 帝国主义封锁禁运 社会主义友好合作(1949年10月至1960年6月)134
一、制定中国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方针政策134
(一)方针政策的提出134
(二)制定方针政策的背景135
二、发展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双边科技合作关系138
(一)合作关系的建立138
(二)国别的合作情况139
三、签订同社会主义国家多边科技合作协定143
(一)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创立143
(二)渔业、海洋学和湖沼学研究144
(三)热带电器试验145
四、建立同亚非民族主义国家的科技交流关系146
(一)科技交流概况146
(二)国别的交流情况146
第九章 苏联撕毁合作协议 中国调整外事方略(1960年7月至1966年5月)148
一、调整科技外事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强化组织措施148
(一)调整中国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方针政策的形势背景148
(二)调整后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方针政策的基本内容149
(三)组织措施的强化150
二、收缩同苏联等国家的双边科技合作规模151
(一)合作规模的收缩151
(二)按国别分述的情况152
三、发展同阿尔巴尼亚朝鲜越南和古巴的双边科技合作155
(一)同阿朝越古双边科技合作的发展155
(二)按国别分述的情况156
四、发展同亚非民族主义国家的双边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159
(一)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的加强159
(二)按国别分述的情况159
五、开展同西方国家和日本的民间科技交流活动161
(一)交流的形式162
(二)交流的规模和专业领域163
六、多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变迁164
(一)中国参加社会主义国家政府间多边科技合作协定的结局164
(二)中国参加国际科技组织的情况166
第十章 国内局势风雨飘摇 科技外事步履艰难(1966年6月至1976年9月)168
一、合作交流从勉强维持到基本中断168
(一)严峻的国内局势168
(二)险恶的国际环境169
(三)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趋向于“零”169
(四)同亚非和西方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基本中断170
(五)举办北京暑期物理讨论会170
二、合作交流从基本中断到逐渐恢复171
(一)有利的国际形势171
(二)同东欧国家科技合作关系的恢复172
(三)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的恢复和发展173
(四)同西方国家和日本科技交流关系的恢复175
(五)多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的恢复176
三、同阿尔巴尼亚和越南的科技合作持续发展176
(一)中阿科技合作的发展177
(二)中越科技合作的发展177
第十一章 国内国际雨过天晴 合作交流蓬勃发展(1976年10月至1989年5月)179
一、制定中国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新方针政策179
(一)新的形势179
(二)新的方针政策180
二、开辟同工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间双边科技合作之路181
(一)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的签订181
(二)国别的合作情况182
三、重新发展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双边科技合作190
(一)合作概况190
(二)国别的合作情况190
四、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双边科技合作195
(一)合作概况195
(二)国别的合作情况197
五、扩展多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202
(一)参加联合国系统的有关组织和多边科技活动203
(二)参加非政府性国际科技组织和多边国际学术活动207
六、扩大民间对外科技交流208
(一)中国科学院对外学术交流空前活跃209
(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广泛参加国际科技组织及其活动210
(三)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积极开拓民间对外科技交流新渠道211
七、促进地方科技外事工作的开展212
(一)地方科技外事的职能转变和归口管理212
(二)地方科技外事工作的蓬勃发展213
附录 作者留影217
热门推荐
- 245358.html
- 1531250.html
- 2611811.html
- 2893125.html
- 3196513.html
- 492060.html
- 2736574.html
- 2121738.html
- 2821061.html
- 28464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41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84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64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178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35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38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87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51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40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0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