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在东方【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温秋菊主编 著
- 出版社: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
- ISBN:978986026320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在东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前言1
二 南管音乐研究3
(一)研究类型3
(二)国际相关议题10
三 本书的研究方法与架构14
(一)研究方法14
(二)研究架构15
第一章 南管音乐概述17
第一节 历史17
一 传入台湾之前17
二 台湾的发展概况18
第二节 乐曲种类18
一 「指」19
二 「曲」19
三 「谱」19
第三节 乐队乐器与合奏方式20
第四节 记谱法20
一 乐谱形式20
二 音高与管门21
三 琵琶指法与时值节奏21
四 节拍记号21
第五节 音乐特色22
一 「指」的特色22
二 「曲」的特色23
三 「谱」的特色23
四 「不断声」的美学23
第二章 南管的基本术语与概念25
一 「管门」25
二 「拍」与「拍法」26
三 「大韵」26
四 「门头」27
五 「滚门」27
第三章 南管「整弦」大会与「排门头」29
第一节 「整弦」大会与「排门头」的传统29
一 「整弦」的程序29
二 「整弦」的仪礼30
三 「排门头」的概念30
四 一百零八「门头」之说的意义31
第二节 「排门头」之概念与实际——实例举隅32
一 南声社「郎君祭」的「整弦」大会33
(一)南声社「郎君祭」「整弦」传统(1979-1990)34
(二)秋季「郎君祭」的「整弦」程序与节目(一)(2001)35
(三)秋季「郎君祭」的「整弦」程序与节目(二)(2005)38
二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南管论坛」的「整弦」活动(2004)40
三 「彰化市文化局南北管戏曲实验班」的「南管整弦大会」(2004)43
四 台中县沙鹿「合和艺苑」的「郎君祭暨整弦」(2005)45
五 传统艺术中心主办的「南北管薪传音乐会」(2009)47
结语49
六 虚拟的「排门头」案例——林秋华与林珀姬的「排门头」51
(一)林秋华的「南管排场的曲目安排」(2005)51
(二)林珀姬的「排门头案例」(2008)56
第三节 「整弦」与「排门头」的变因59
一 社会结构改变的事实59
二 口述传统式微的影响60
三 文本的搜集与校勘之需要60
四 审美经验的改变60
第四节 南管大师一脉相承——吴再全与吴素霞父女60
一 二十世纪优秀技艺的南管人62
二 南管大师之一:吴再全65
三 吴素霞68
第四章 「整弦」实例分析举隅77
第一节 第一部分——「指」77
壹 「起指」(箫指)分析§1〈月色卜落〉(【相思引】)77
第二节 第二部分——「曲」86
壹 「起曲」分析§2〈对镜梳妆〉(【相思引】慢头起)86
贰 「落曲」分析§3〈遥望情君〉(【相思引】)100
参 「过枝」分析§4〈因见花开〉(【相思引】过【锦板】)114
肆 「落曲」分析§5〈愁人怨长暝〉(【锦板】)124
伍 「过枝」分析§6〈心头思想〉(【锦板】过【福马】)135
陸 「落曲」分析§7〈感谢公主〉(【福马郎】)141
柒 「过枝」分析§8〈自从前日〉(【福马郎】过【双闺】)153
捌 「落曲」分析§9〈荼蘼架〉(【双闺】)159
玖 「煞曲」分析§10〈劝哥哥〉(【双闺】(【剔银灯】)带慢尾173
第三节 第三部分——「谱」175
壹 「煞谱」分析§11《梅花操》175
第四节 结语177
第五章 南管曲牌「大韵」的音乐学诠释183
第一节 吴素霞「示范性整弦」曲牌「大韵」的分布与类型183
第二节 文类与曲式的「互文」——从词曲传统看南管曲牌「大韵」212
一 「韵」与「调」214
二 「板」与「拍」216
三 「曲牌」与「门头」217
四 「声调」及「韵协」218
五 「字数」、「句法」与「音节形式」219
六 「泛声」220
七 调式系统与跨文化比较221
第三节 音乐系统的跨文化比较221
一 亚洲音乐交流史——「前景」(foreground)222
二 亚洲音乐理论与乐曲的交流——「中景」(middleground)225
三 南管曲牌「大韵」VS亚洲共同的「旋律型」创作现象——「背景」(background)228
第六章 结论230
一 「韵」与「调」的关联230
二 「板」与「拍」的重要性231
三 「曲牌」与「门头」231
四 「声调」及「韵协」231
五 「字数」、「句法」232
六 「泛声」232
七 「大韵」的调式系统运作233
八 大韵是内在俱足的音乐系统234
附录237
附录一 各音区记谱音符与唱名、音高及拼音对照表237
附录二 南管琵琶指法记号与时值对照表238
附录三 南管琵琶指法说明表239
附录四 散曲宫调结音分析统计表240
附录五 吕锤宽搜集、校勘、分析之南管「曲」目录252
参考资料269
中文书目269
敦煌考古文献281
英文参考资料282
乐谱287
Discography289
Arab-Eastern289
North Africa290
学位论文291
专案计画292
索引293
中文索引293
英文索引295
热门推荐
- 3046313.html
- 3243999.html
- 2142195.html
- 2038078.html
- 2045134.html
- 298142.html
- 2084672.html
- 2555414.html
- 3049944.html
- 13252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29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07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31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06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81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55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163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37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70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2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