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族性【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民族性
  • 紫官凝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33570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民族性-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民族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关于民族性的一点说法壹 中国人的“群”规则毛泽东 中国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9

费正清 官僚主义的流弊 10

吴思 官僚集团的生存规则 15

古伯察 狡诈的中国人 17

孙中山 好道德与坏习气 21

梁启超 国民所缺之德与不知之识 32

杜威 不知个人权利为何物 39

梁漱溟 安分守己,抱残守缺 42

蒋中正 没有责任感的中国人 50

陶行知 无国民资格之国人 53

缪凤林 中国人之种种主义 57

吴自甦 中国人的伦理 58

张君劢 一切以人为主 60

杨懋春 传统本位的中国人 62

陈其南 深得暧昧之精髓 66

吴聪贤 农业大国的农民意识 69

钱钟书 死要面子活受罪 72

贰 中国人究竟有多少“劣根”?鲁迅 百病缠身的中国人 75

老舍 文化之累 84

麦华陀 逆来顺受、生命力顽强的民族 86

史密斯 因缺乏时间观念而充满耐性 88

胡适 举国皆为“差不多” 105

朱希祖 维系香火与重男轻女 111

张君俊 萎靡不振之痼疾 112

劳德 矛盾重重的中国人 114

王造时 国民心理之根源 117

潘光旦 消极、自私、能力薄弱 118

费孝通 禁锢在小圈子里的国人 125

柏杨 丑陋的中国人 128

沈从文 中国人的病 139

朱自清 牢骚满腹的民族 140

梁实秋 公众场合的旁若无人 141

储安平 明争暗斗的中国人 142

叁 不讲“来世”的文明胡适 苏格拉底精神 145

渡边秀方 天命思想与和平主义 148

庄泽宣 冷漠保守的中国人 152

牟宗三等 中国人之精神与智慧 162

项退结 倾向于实体、类比的思维 165

成中英 中国哲学的几个主义 170

文崇一 中国国民性格 174

钱穆 国人之天性 182

张岱年 不思改进,安于现状 192

李敖 积习难祛,因循守旧 195

张爱玲 虚无主义的中国人 199

丰子恺 客气与揩油 202

肆 中庸之道的“好歹”林语堂 难以捉摸的中国人 205

约翰逊 压抑,但并不破坏 218

麦嘉温 君子之道 220

服部宇之吉 融汇与同化 223

杜亚泉 顺其自然的文明 225

贝施福 以拙取胜的民族 227

唐钺 崇尚快感与空谈 230

蔡元培 无往而不胜的中庸 231

季羡林 极难对付的知识分子 233

大谷孝太郎 自我归向“未发之中” 236

孙本文 贵执中,恶过度 242

伍 粘着的民族李大钊 以静为本位的中国人 247

约翰逊 粘着于物质世界之中 250

罗斯 内敛而松散的情绪 253

史密斯 走老路,最保险 255

沃纳 抱团,一种向内的结合 258

胡适 蒙住眼睛的自欺 259

罗素 消极抵抗的效力 263

龙应台 难以突破压力 266

勒津德 缓慢而缺乏创造激情 267

陆 中国社会的女性化李敖 长久压抑的恶之源头 273

孙隆基 母胎化的社会 279

林语堂 近乎女性的心灵 285

麦嘉温 女性的依附地位 291

秋瑾 一生遭际,尽是不平 292

吴祖光 壮门面的贞节牌坊 294

陶泰忠 女性的地狱 295

高罗佩 女性之内的等级划分 296

聂绀弩 不容忽视的尊长之威 297

柒 南人北人的是是非非利希霍芬 中国19省人的性格特点 299

潘光旦 北中国与南中国 305

汪曾祺 南北五味 309

曹聚仁 曰东南、曰西北 310

张恨水 老北平的独特韵味 313

郁达夫 福建 杭州 314

林文询 成都人的嘴劲 316

沈从文 凤凰掠影 318

张爱玲 上海人之“通” 319

捌 “大中华”的价值和“架子”利希霍芬 自大和老奸巨猾 321

冯友兰 既出世又入世的文明 325

辜鸿铭 东西文明的差异 326

史密斯 瞧不起外国人 328

中野美代子 不可改变的大中华意识 331

朱自清 万事求全 332

金庸 侠义精神的伸张 333

杨振宁 自卑与自大的情结 334

丁肇中 发扬新的格物致知精神 335

玖 “拆穿”西洋镜费正清 科学发展的阻碍 337

汤因比与池田大作 中国乃是世界未来的希望 340

麦嘉温 思维抽象,缺乏理性 343

严复 好古而忽今带来的停滞 346

陈独秀 一盘散沙的民族 347

庄延龄 灵巧而缺乏道德感 349

胡适 物质与精神的辨别 3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