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导游基础新编【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导游基础新编
  • 董宪民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
  • ISBN:978754182399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357页
  • 主题词:导游-资格考核-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导游基础新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旅游与旅游业第一节 旅游发展简史及旅游活动的分类1

一、旅游发展简史1

二、旅游及旅游活动的分类2

第二节 旅游业9

一、旅游业9

二、旅游业的三大支柱10

三、中国旅游业发展简况10

第三节 旅游市场14

一、旅游产品的定义14

二、旅游市场的定义15

三、旅游市场构成要素15

四、国际旅游市场的划分16

五、中国旅游市场及其发展趋势17

第四节 旅游组织和世界旅游日19

一、中国旅游组织19

二、国际性旅游组织21

三、世界旅游日22

附录: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4

二、中国4A、5A级景区27

第二章 中国历史小常识第一节 中国历史发展顺序47

一、《中国历史歌》47

二、中国历代纪元表48

第二节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重大成就选介50

一、思想文化50

二、科学技术53

第三节 帝王、皇族、皇戚称谓56

一、后、王、天子56

二、皇帝56

三、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嫔妃57

四、皇太子、皇太孙57

五、公主、驸马57

第四节 帝王的谥号、庙号、尊号、全称、年号、陵号57

一、谥号58

二、庙号58

三、尊号59

四、全称59

五、年号59

六、陵号60

第五节 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四时节气60

一、天干、地支60

二、年、月、日、展及其记录方法61

三、四时、节(气)62

第六节 阴阳、五行、八卦、生肖63

一、阴阳63

二、五行63

三、八卦63

四、生肖64

第七节 科举考试、四书五经、三纲五常64

一、科举考试64

二、四书五经、三纲五常65

第八节 姓、氏、名、字、号及避讳66

一、姓、氏、名、字、号66

二、避讳68

第三章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节 山地自然景观71

一、高山探险、登山、科考景观71

二、风景观赏名山71

三、历史文化名山79

第二节 江河湖海泉瀑景观80

一、江河景观80

二、湖泊景观83

三、海洋海滨名景85

四、名泉87

五、瀑布名景89

第三节 气候及天气景观90

一、气候景观90

二、天气景观91

第四节 动植物景观93

一、植物景观93

二、动物景观94

第五节 中国的人文景观95

一、中国人文景观的特点95

二、中国人文景观的类型96

三、中国的重点文物保护96

四、历史文化名城96

第六节 中国的国家公园97

一、自然保护区98

二、风景名胜区99

三、森林公园100

四、国家地质公园102

附录: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03

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3

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05

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8

五、国家森林公园114

六、国家级地质公园124

七、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127

八、中国一、二类保护动物127

九、中国濒危珍稀动物129

十、中国珍稀植物130

十一、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32

十二、中国旅游强县133

第四章 中国的民族民俗第一节 汉族135

一、汉族概况135

二、汉族民俗135

第二节 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朝鲜族137

一、满族137

二、蒙古族138

三、维吾尔族140

四、回族141

五、朝鲜族142

第三节 壮族、土家族、苗族、黎族143

一、壮族143

二、土家族144

三、苗族145

四、黎族147

第四节 藏族、彝族、白族、纳西族、傣族148

一、藏族148

二、彝族150

三、白族151

四、纳西族152

五、傣族154

第五章 中国的四大宗教第一节 中国各民族宗教信仰概述157

第二节 佛教158

一、印度佛教的创立与发展简史158

二、佛教的传播159

三、佛教的教义161

四、佛教的“三宝”、“三学”与“三界”166

五、佛教的经典和标记167

六、佛教供奉的对象167

七、汉地佛教寺院的主要殿堂和佛塔172

八、佛教常用的称谓175

九、佛教常用的礼仪176

十、佛教常见的佛事176

十一、佛教主要节日176

第三节 道教177

一、道教的创立及发展简史177

二、道教的教义178

三、道教的经典和标记179

四、道教供奉的主要对象179

五、道观的主要殿堂181

六、道教主要称谓182

七、斋醮182

八、道教的主要节日182

第四节 伊斯兰教183

一、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183

二、伊斯兰教的教义184

三、伊斯兰教的经典和标记185

四、信奉的主要对象185

五、主要节日和习俗185

六、伊斯兰教主要称谓186

七、清真寺建筑186

第五节 基督教187

一、基督教的创立与发展简史187

二、基督教传入中国简况188

三、基督教的教义188

四、基督教的经典和标志189

五、基督教信奉的对象189

六、基督教主要称谓190

七、基督教主要节日190

第六章 中国古代建筑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概况192

一、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简况192

二、中国古代房屋建筑的基本构件194

三、中国古代房屋建筑的基本特点197

第二节 中国古代著名城市建筑与城防建筑199

一、西汉长安城199

二、唐长安城199

三、明南京城199

四、明西安城200

五、山西平遥城200

六、云南丽江古城201

七、古长城201

第三节 宫殿与坛庙202

一、宫殿202

二、坛庙205

第四节 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建筑206

一、帝王陵园的建筑布局206

二、帝王陵墓的形制207

三、地宫208

四、棺椁208

五、中国现存著名帝王陵209

第五节 中国古代名楼、名塔、名桥212

一、中国古代名楼212

二、中国古代名塔214

三、中国古代名桥215

第七章 中国古代园林第一节 中国古代园林概述218

一、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与发展218

二、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219

三、中国古代园林的类型220

第二节 中国古代园林的构成要素222

一、山222

二、水223

三、花木224

四、鸟兽鱼虫225

五、堂、楼、馆、榭、轩、舫、亭、廊、桥、墙225

六、匾额、楹联与刻石228

第三节 中国古代园林常用构景手段228

一、抑景228

二、添景228

三、夹景229

四、对景229

五、框景229

六、漏景229

七、透景230

八、借景230

第四节 中国现存的著名园林230

一、颐和园230

二、承德避暑山庄231

三、北海公园231

四、沧浪亭232

五、狮子林232

六、拙政园232

七、留园233

八、个园233

九、何园233

十、寄畅园234

十一、豫园234

十二、清晖园234

十三、可园235

十四、十二石斋(梁园)235

第八章 中国的主要菜系和名小吃第一节 中国菜系的划分237

一、从地域角度划分238

二、从民族角度划分239

三、从原料性质划分239

四、从功用划分239

五、从生产和消费者主体划分239

六、从时代划分240

第二节 地方菜系简介241

一、山东菜241

二、四川菜242

三、江苏菜242

四、广东菜243

五、西北菜243

六、浙江菜244

七、福建菜244

八、湖南菜244

九、安徽菜245

十、北京菜245

十一、上海菜245

十二、鄂菜246

十三、豫菜246

十四、东北菜246

第三节 其他菜系选介246

一、素菜246

二、仿古菜247

第四节 各地名小吃选介249

一、山东小吃249

二、江苏小吃249

三、四川小吃250

四、广东小吃250

五、陕西小吃250

六、福建小吃251

七、浙江小吃251

八、湖南小吃252

九、安徽小吃252

十、北京小吃252

十一、上海小吃252

十二、天津小吃253

十三、甘肃小吃253

十四、新疆小吃253

十五、辽宁小吃254

十六、吉林小吃254

十七、山西小吃254

十八、湖北小吃254

十九、云南小吃254

二十、贵州小吃255

第五节 少数民族风味食品简介255

一、回族风味255

二、维吾尔族风味255

三、朝鲜族风味256

四、蒙古族风味256

五、藏族风味256

六、苗族风味256

七、傣族风味256

八、壮族风味257

九、白族风味257

十、彝族风味257

十一、满族风味257

十二、黎族风味257

十三、纳西族风味257

第九章 中国的风物特产第一节 工艺品259

一、陶瓷259

二、丝织刺绣品261

三、漆器262

四、金属工艺品263

五、玉雕263

六、名石雕刻264

七、木雕265

八、竹刻265

九、文房四宝266

十、工艺画267

十一、木版年画267

十二、风筝267

第二节 中国的土特产268

一、名茶268

二、名酒270

三、中药272

第十章 中国古代诗词与对联小常识第一节 中国古代诗词小常识276

一、古诗的种类276

二、名作举例283

第二节 对联小常识286

一、对联的起源和发展287

二、对联的类别288

三、对联的特点290

四、对联的形式292

五、名联选介293

第十一章 中国台、港、澳地区概况第一节 台湾省298

一、简况298

二、民俗风情299

三、著名景点299

第二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300

一、简况300

二、民俗风情302

三、著名景点302

第三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304

一、简况304

二、民俗风情304

三、著名景点305

第十二章 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国概况第一节 亚太地区客源国307

一、日本307

二、新加坡311

三、韩国312

四、澳大利亚316

第二节 欧洲地区客源国318

一、德国318

二、英国321

三、法国324

四、俄罗斯328

第三节 北美地区客源国331

一、美国331

二、加拿大334

附录:一、世界七大奇迹338

二、世界七大建筑奇迹338

三、2007年评出的“世界新七大奇迹”3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