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筚路蓝缕 计划经济在中国【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筚路蓝缕 计划经济在中国
  • 程连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750983768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490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5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筚路蓝缕 计划经济在中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子:计划经济思想起源和早期实践1

第一章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25

第一节 民国以来中国的计划经济情愫25

一、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的勃兴26

二、国民政府对计划经济的探索30

三、计划经济资源的延续与继承33

第二节 中国计划经济的萌生38

一、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38

二、计划成为经济管理的一种方法42

三、建立统一领导全国经济的管理机构44

四、部分行业开始走向集中管理47

第三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50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51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加速完成53

三、计划管理体制的全面形成56

第四节 中国建立计划经济的基本缘由64

一、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确立65

二、确立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原因和影响69

三、新中国成立初的市场环境与工业化建设的矛盾76

四、中国建立计划经济的可行条件84

第二章 经济计划的制订与执行90

第一节 经济计划的编制90

一、编制计划的方针方法90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96

三、年度计划的编制100

第二节 经济计划的执行106

一、统一部署和管理基本建设项目107

二、加强各级党委对计划落实的监督检查108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增产节约”运动109

四、积极推行企业经济责任制112

五、加强思想教育114

第三节 计划管理的初期特点116

一、强调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结合116

二、以计划管理为主,同时重视市场调节117

三、计划管理形式多样118

四、注重按比例发展和坚持综合平衡120

第三章 计划经济运行的初期效果123

第一节 冲破低水平“贫困陷阱”123

一、“贫困的恶性循环”噩梦123

二、抓住利用外援的历史机遇126

三、突破“瓶颈”的制度安排129

第二节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131

一、政府组织大规模经济建设131

二、所有制结构发生剧烈改变134

三、产业结构不断改善136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38

第三节 从“以俄为师”到“以苏为鉴”139

一、“以苏联为榜样”140

二、“计划经济如何搞?”143

三、着手调整的具体行动149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的计划体制变革152

第一节 毛泽东的双重“赶超”战略152

一、批评“反冒进”153

二、超越苏联发展模式156

三、“大跃进”战略的形成161

第二节 “大跃进”时期经济体制变革165

一、经济决策权力的大规模下放165

二、扩大企业自主权169

三、成立经济协作区171

四、建立农村人民公社173

第三节 主观随意的计划工作175

一、计划工作的变化175

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编制179

三、年度计划的编制和执行184

第四节 “大跃进”时期经济体制变革后果190

一、宏观经济管理模式191

二、微观经济管理模式193

三、国民经济的短期亢奋195

四、国民经济遭受严重内伤197

第五章 调整时期中央计划体制的修复201

第一节 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提出与落实201

一、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确立202

二、调整方针的贯彻落实203

三、对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初步总结208

第二节 中央计划体制的修复211

一、经济管理权的上收212

二、调整人民公社体制214

三、加强工业企业的整顿220

四、调整后期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223

第三节 经济调整年代的计划工作225

一、计划工作在反思中得以加强225

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走样231

三、改组国家计委与备战计划的形成235

第四节 国民经济调整恢复的效果244

一、经济总量和比例关系基本恢复244

二、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指标仍有欠账247

三、重工业发展战略转变机遇转瞬即逝248

第六章 “文革”时期计划经济的混乱252

第一节 “文革”发动对经济工作的严重冲击252

一、“文化大革命”爆发的经济根源253

二、“文革”爆发对计划经济的严重冲击256

三、“文革”时期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262

第二节 “文革”时期经济体制变动266

一、经济综合管理部门陷入半瘫痪266

二、1970年前后的权力下放270

三、“三个突破”标志计划管理失控273

四、“文革”后期的经济整顿275

第三节 经济计划的执行效果278

一、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执行278

二、第四个五年计划的制订与实施280

三、“文革”十年中国经济的总体状况282

第七章 毛泽东时代的经济遗产295

第一节 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成就295

一、初步实现了现代化经济的起飞296

二、实现了初级工业化301

三、开创农业发展新纪元305

四、其他领域的巨大成就309

第二节 毛泽东时代经济建设特点312

一、现代化经济的奠基性312

二、经济建设的备战性316

三、经济建设的公共服务性321

第三节 毛泽东时代的经济体制324

一、毛泽东对计划经济的“纠结”态度324

二、毛泽东时代动员型经济体制329

三、“否定之否定”张力减弱与矛盾凸显333

第八章 融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345

第一节 经济发展道路的新探索345

一、经济理论上的拨乱反正346

二、向东欧改革派思想取经349

三、胡耀邦推动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大讨论351

四、“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方针的形成353

第二节 增强经济活力的改革试验357

一、扩大企业自主权358

二、扩大农民自主权360

三、恢复发展非公经济364

四、起步对外开放365

第三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368

一、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提出与执行368

二、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转变372

三、国家计划管理方式的改变378

四、国家中长期经济计划的制订实施384

第九章 “双轨制”下的计划经济389

第一节 改革思路的突破和反复389

一、确认“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390

二、不再强调计划经济为主394

三、围绕“价格闯关”的政学分歧396

四、治理整顿期间思想上的激烈交锋401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408

一、国企改革的初步试验408

二、价格体制改革的加快410

三、非公经济的快速成长412

四、资本市场的艰难面世415

第三节 计划管理向宏观调控的转变417

一、从“硬”计划到“软”计划418

二、间接调控的初试与失效422

三、“双轨制”经济特征更加明显426

第十章 抛弃计划经济的深度转型431

第一节 改革理论的关键性突破431

一、邓小平的坚守和一锤定音432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434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行动纲领436

第二节 经济体制转型的整体推进437

一、无声迈过价格关438

二、财税体制的重大改进439

三、金融体制改革明显突破440

四、外贸体制改革大力推进442

五、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显著443

第三节 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初步建立446

一、中长期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446

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451

三、新旧体制转换之后的疑难杂症459

结语469

主要参考文献484

后记4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