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器中有道 历代诗法著作中的诗法名目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器中有道 历代诗法著作中的诗法名目研究
  • 张静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凤凰出版社
  • ISBN:978755062616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129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诗歌创作-创作方法-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器中有道 历代诗法著作中的诗法名目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研究对象1

二 研究现状3

三 研究步骤5

四 创新点11

第一章 诗法的概念与辨析14

第一节 “诗法”的概念、内涵与发展14

一 “诗法”概念的来源与发展14

二 诗法内涵的广义与狭义19

第二节 诗法与其临近概念的辨析22

一 诗法与诗律的先后关系22

二 诗法与诗格的离合变化24

三 诗法与诗话的分工协作26

四 诗法与句法的差异与重叠27

五 诗法与诗学的异同辨析30

第二章 诗法名目与诗法体系32

第一节 “诗法名目”的理论价值32

一 何谓诗法名目32

二 诗法名目的构成34

三 诗法名目所包含的理论意义36

第二节 古典诗法体系的现代建构38

一 针对诗法狭义内容展开38

二 字法、句法、章法的传统建构40

三 针对诗歌构成的客观层面42

四 将种种修辞方法具体对待49

五 针对诗歌创作的整体层面与主观层面50

第三章 结体法56

第一节 三五七言体56

一 诗句字数可以决定结体方式56

二 “三五七言体”与“宝塔诗”59

三 “三五七言体”的起源与发展61

四 “三五七言体”的审美内涵63

五 “三五七言体”的运用与地位71

第二节 嵌字体72

一 诗中嵌字现象73

二 嵌字体的始创高峰与主要类型74

三 嵌字体人名诗与其相关类型的辨析77

四 嵌字体的语言特征79

五 嵌字体的创作心态82

六 嵌字体的审美内涵86

七 嵌字体的固有缺陷与地位90

第四章 命意法92

第一节 翻案法92

一 何谓翻案93

二 翻案法的类型分析95

三 翻案诗的历代梳理101

四 对翻案法泛化的辨析115

五 翻案诗的艺术魅力122

六 翻案法之弊127

第二节 生煞回薄势130

一 此法的最初来源131

二 “生煞回薄”之涵义133

三 “生煞回薄势”的具体操作手法134

四 “生煞回薄势”的美学价值138

五 余论144

附:古代灾害诗歌的立意构思之法146

一 直呈伤痛与苦难146

二 凸显伤痛的美学价值148

三 注入悲悯情怀150

四 运用卒章显志法151

第五章 声法154

第一节 换字对句法154

一 “换字对句法”的历史梳理154

二 “拗体”的法则与界定156

三 “换字对句法”的审美意蕴160

四 “换字对句法”的评价与使用166

第二节 葫芦格、辘轳格与进退格169

一 三种韵法的内涵与诗例169

二 三种韵法的发展历程170

三 其他特殊用韵法:借韵175

四 特殊用韵法的审美内涵177

五 关于特殊用韵法的质疑与使用179

第六章 字法181

第一节 束丽常格181

一 “束丽常格”的历史梳理182

二 “束丽常格”与相关语言手法的辨析185

三 “束丽常格”与“省语反训”“反言省‘乎’字”的辨析189

四 “束丽常格”的审美内涵191

第二节 歇后格193

一 歇后格的涵义193

二 “歇后格”的古今使用195

三 “歇后格”与缩脚语的辨析198

四 “歇后格”的产生原因200

五 “歇后格”的审美内涵202

第三节 掉字法204

一 命名为“掉字法”的合理性205

二 “掉字法”与“双拟对”的辨析208

三 “掉字法”的审美内涵208

附:古典诗歌重复用字法面面观214

一 形形色色的重复用字法214

二 重复用字法的特点与运用218

三 重复用字法的审美内蕴221

第七章 句法230

第一节 十字句230

一 “十字句”的源流梳理230

二 十字句的语言分析238

三 “十字句”的审美内涵241

第二节 折腰句251

一 作为诗句节奏问题的折腰句252

二 “折腰句”与“折腰体”的辨析255

三 折腰句的语言分析258

四 折腰句的审美内蕴261

第三节 缩银法267

一 缩银法的来源与形成268

二 缩银法的五种类型273

三 缩银法的本质:简妙276

四 缩银法与相关诗法的辨析281

五 缩银法的审美内蕴289

第八章 章法295

第一节 一篇血脉条贯体295

一 唐宋时代对这一诗法的认识与发展295

二 元明诗法著作中多样化的命名297

三 相反的章法:“四意格”与“联环文藻”300

四 “一篇血脉条贯体”的审美内蕴301

五 这一诗法可能的艺术缺陷:轻浮304

第二节 偷春格与蜂腰格306

一 偷春格307

二 蜂腰格307

三 其他的对仗章法309

四 “偷春格”与“蜂腰格”的美学内蕴314

五 各种对仗章法的运用317

第九章 古典诗法的特征与总论318

第一节 必然的存在与合理的态度318

一 从道器论到“神”与“形”318

二 构成和谐形式的需要:技巧321

三 当技巧被总结成固定的方法323

四 诗法与诗才需良性互动326

五 诗法与妙悟并非矛盾329

六 诗法本无所谓死活333

第二节 器中有道:古典诗法审美内涵综论334

一 反映艺术的本质特征与功能334

二 符合艺术美的基本内容338

三 对应人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340

四 从复古中寻找支持与力量346

五 在接受过程中召唤读者的参与351

参考文献355

后记3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