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命运【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林松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1318X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命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轨迹和根源(代序) 高放1
上编 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同模式15
第一章 前苏联社会主义的成败15
第一节 苏联式社会主义的形成与特征15
一 苏联式社会主义的形成15
二 苏联式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17
第二节 苏联社会主义的完善与改革尝试21
一 赫鲁晓夫的改革尝试21
二 勃列日涅夫的完善新机制24
三 安德罗波夫的改革试验26
第三节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转向29
一 改革的准备与“新思维”29
二 经济体制改革与转向31
三 政治体制改革,党的领导权丧失33
四 外交政策的转向37
第四节 苏共瓦解与苏联的解体39
一 苏联的8·19事件39
二 苏联共产党的瓦解40
三 政权改变性质,苏联解体41
四 苏联解体后十五个独立国家的状况42
五 苏共瓦解、苏联解体、制度剧变的教训44
第二章 前波兰、捷克、民德、保加利亚社会主义制度的剧变50
第一节 苏联式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的实践50
一 人民政权的建立50
二 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完成51
三 高度集权政治体制的确立52
四 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54
五 奉行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55
一 改革历程56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56
二 改革的主要内容58
三 改革中存在的问题59
第三节 社会制度的剧变59
一 剧变过程60
二 剧变后的状况61
三 剧变的教训63
四 蒙古正在变化中66
第三章 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的解体69
第一节 自治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与解体69
一 人民共和国在战火中诞生70
二 走上独立的发展道路70
三 自治制度的三个阶段71
第二节 自治经济制度的兴衰73
四 南共盟与南联邦的解体73
一 自治的经济基础是社会所有制74
二 社会经济部门与地方的自治组织74
三 企业的自主权与民主管理76
四 社会计划与市场调节76
五 社会所有制部门的收入分配制度77
六 农工联合企业组织78
七 自治经济制度执行中的失误79
第三节 自治政治制度80
一 代表团制是政权的特殊形式81
二 民族自治制度82
三 党的引导作用与干部体制84
四 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86
五 自治政治制度执行中的失误87
第四节 南斯拉夫联邦的解体与重建88
一 南共盟从“联邦化”倾向到瓦解88
二 南联邦解体与新南联盟的重建90
三 新南斯拉夫面临的种种困难92
四 南共盟瓦解、联邦解体与内战动乱的原因95
第四章 前匈牙利社会主义的瓦解100
第一节 探索与演变100
一 惨痛的教训100
二 改革的准备101
三 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102
四 改革转向,共产党人丧失政权103
第二节 政治制度的改革104
一 改善党的领导,实行党政分开,提高社会组织的作用104
二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与健全法制105
三 实行联盟的政策106
第三节 经济体制的改革108
一 工业经济体制的改革108
二 农业经济体制的改革110
三 经济状况的恶化112
第四节 前匈牙利的剧变及其教训113
一 在“政治多元化”下放弃党的领导113
二 改变党的性质,党分裂与重新改组114
三 在多党制大选中共产党人丢权115
四 剧变后面临的种种难题116
五 前匈牙利剧变的教训117
第五章 前阿尔巴尼亚、前民柬社会主义的兴亡120
第一节 前阿尔巴尼亚、前民主柬埔寨社会主义的形成与灭亡120
一 前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的演变120
二 前民主柬埔寨社会主义的兴亡123
第二节 前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的特征125
一 国内阶级斗争扩大化125
二 推行唯我独革的外交路线127
三 前阿尔巴尼亚的剧变及其教训129
第三节 前民主柬埔寨社会主义的兴亡132
一 “新型社会主义”的内容及其后果132
二 为赶走侵略者,重建家园而奋斗134
第六章 朝鲜、前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同途殊归136
第一节 朝鲜、前罗马尼亚社会主义的演变及其特征136
一 两国社会主义的演变过程136
二 两国社会主义的特征139
第二节 朝鲜的主体思想及其实践140
一 主体思想和三大革命的主要内容140
二 完善工农业经济管理体制142
三 八十年代以来发展经济的新举措144
第三节 前罗马尼亚社会主义的变革与剧变145
一 社会主义道德与公正原则146
二 完善经济体制的措施146
三 经济陷入停滞状态149
四 前罗马尼亚的剧变及其教训150
第七章 越南、老挝和古巴的社会主义改革154
第一节 三个国家发展的基本特征154
一 武装斗争夺取政权154
二 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156
三 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156
四 前苏东剧变前后的改革157
五 重申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方向157
六 调整对外关系158
第二节 越南的改革与初步成效158
一 改革过程158
二 经济体制改革159
三 政治改革161
四 改革成效与困难162
一 老挝的改革与成效163
第三节 老挝、古巴的政策调整163
二 古巴的政策调整166
第八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70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170
一 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70
二 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完成171
三 指导思想的失误与“文化大革命”的灾难172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174
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175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176
一 党的基本路线176
二 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改革以及两个文明建设的理论180
三 祖国统一与外交战略的理论182
四 社会主义建设依靠力量的理论185
五 党的建设理论188
第三节 成就与经验190
一 初步的成就190
二 成功的经验191
下编 社会主义运动与思潮的不同派别195
第九章 欧洲共产主义的兴衰195
第一节 欧洲共产主义的形成和发展195
一 资本主义和平发展与危机的产物195
二 西欧共产党长期探索的结晶197
三 反对大党主义与霸权主义的产物198
四 西欧共产党双边多边会谈的结果200
第二节 欧洲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201
一 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群众性政党202
二 走向社会主义的“独特的民主道路”202
四 公有与私有经济成份并存204
三 多党轮流执政的制度204
五 独立自主,反对充当“卫星国”205
第三节 欧洲共产主义的基本实践207
一 壮大党的队伍,加强党员教育207
二 利用报刊宣传党的理论与主张208
三 开展议会外的群众斗争209
四 参加议会斗争与各级政府工作210
五 经营一些企业和合作事业211
六 加强国际交往,扩大影响212
第四节 欧洲共产主义的不同模式及其衰落212
一 意共的“第三条道路”213
二 法国式的社会主义215
三 日本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217
四 欧洲共产主义的衰落219
特征223
一 社会党和民主社会主义的由来与发展223
第一节 社会党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演变及其基本223
第十章 民主社会主义的畸变223
二 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229
第二节 瑞典的福利国家模式239
一 以私人经济为主的混合经济制度240
二 推行“阶级合作”政策241
三 社会保障与福利设施242
四 高个人累进税243
第三节 英国工党的国有化经济模式246
一 国家采取多种手段干预经济246
二 实行“工业民主”,工人参与企业管理249
三 用高税支付庞大的社会保障计划251
第四节 联邦德国社民党的私有经济模式254
一 自由竞争的市场原则255
二 劳资“共同管理”企业256
三 提倡公平分配257
第十一章 游击中心主义的演变261
第一节 游击中心主义的形成与发展261
一 农村游击中心主义261
二 城市游击中心主义262
三 城乡结合的游击运动264
第二节 农村游击中心主义的基本特征266
一 走农村夺取政权的道路266
二 以游击队代替党267
三 少数勇敢分子包打天下267
四 提倡“打了就跑”268
五 力主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269
第三节 城市游击中心主义的基本特征269
一 指导思想多元化270
四 以“战斗人员”代替党271
三 搞恐怖活动,以动摇现政权的基础271
二 以城市游击中心运动夺取政权271
第四节 城乡游击运动的基本特征272
一 注重依靠群众,武装斗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273
二 注意组织上的联合,建立了较为广泛的统一战线273
三 建立农村根据地,注意不断调整战术274
四 注意思想工作,但党的领导仍然比较薄弱275
第十二章 民族社会主义的蜕变277
第一节 民族社会主义的演变及其特征278
一 民族社会主义的产生和演变278
二 民族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287
第二节 伊斯兰社会主义294
一 用可兰经作为治理国家的准则295
二 主张只搞社会主义,反对共产主义296
三 经济上实行“人民所有制”297
四 政治上搞“人民自理”300
五 力图统一阿拉伯,建立伊斯兰帝国302
六 伊斯兰社会主义的四种类型304
第三节 乌贾马社会主义307
一 以大家族为基础308
二 农工商综合体组织310
三 村社组织的三种所有制形式311
四 村社的基层政权性质312
五 乌贾马社会主义的蜕变314
第四节 准民主社会主义316
一 提倡从本民族的传统出发317
二 强调民主318
三 主张混合经济320
四 提出合理分配社会财富321
第五节 合作的社会主义323
一 把合作主义作为官方理论324
二 宣称合作制比国有制高326
三 企业实行人民参与制327
第六节 缅甸式的社会主义328
一 自称是不同社民党与共产党的党329
二 党政企军人化330
三 经济“缅人化”331
四 标榜“国家统一”334
五 缅甸式社会主义的解体336
第七节 仿苏联式的社会主义337
一 强调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与党的领导作用337
二 要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339
三 要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339
四 集中管理的经济体制340
五 改辕易辙340
结束语343
主要参考书348
热门推荐
- 964088.html
- 681399.html
- 2716675.html
- 963405.html
- 1622447.html
- 2957274.html
- 1438620.html
- 1701613.html
- 2262820.html
- 14401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67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43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11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19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824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56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23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24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55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6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