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贪污贿赂犯罪侦查谋略与技巧【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贪污贿赂犯罪侦查谋略与技巧
  • 吴克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0933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31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444页
  • 主题词:贪污贿赂罪-犯罪侦查-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贪污贿赂犯罪侦查谋略与技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侦查的谋略与技巧1

第一章 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侦查谋略概述1

第一节 贪污贿赂犯罪侦查谋略与技巧的含义和特征1

一、贪污贿赂犯罪侦查谋略的含义和特征1

二、贪污贿赂犯罪侦查技巧的含义和特征3

第二节 贪污贿赂犯罪侦查谋略的原则与作用5

一、贪污贿赂犯罪侦查谋略的原则5

二、侦查谋略在贪污贿赂犯罪侦查中的重要作用7

三、反侦查的心理导向作用与侦查谋略的实施8

第三节 新规则条件下贪污贿赂犯罪侦查的法制理念11

一、“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侦查讯问规则11

二、“非法证据排除”的侦查讯问意识15

三、辩护人介入的侦查讯问理念19

第二章 贪污贿赂犯罪的初查谋略21

第一节 初查的基础21

一、初查的概念21

二、初查的法律依据22

三、初查的原则23

四、初查的任务25

五、初查的意义25

第二节 初查线索的来源和特点26

一、公民举报26

二、关系人举报29

三、犯罪嫌疑人的检举29

四、单位控告30

五、案中发现30

六、办案部门自行发现31

七、纪检监察部门移送31

八、司法、行政执法部门移送31

九、兄弟单位案中挖掘32

十、上级机关和领导交办32

十一、筛选往年沉淀线索32

十二、受理自首和敦促自首32

第三节 初查的方法33

一、书面审查筛选有价值的线索33

二、仔细分析案件线索,制定初查计划33

三、精心分析案情,制定初查方案34

四、隐蔽初查意图,展开多层次的深挖34

五、抓住获取立案证据的主线34

第四节 初查的基本途径35

一、提取会计资料35

二、提取银行资料35

三、从证人和其他知情人处提取资料36

四、从行贿人和介绍贿赂人处提取资料36

五、从反常的逻辑关系中提取资料36

第五节 初查的谋略37

一、先密后明37

二、先外后内37

三、先弱后强38

四、先下后上38

五、先纵后擒39

六、先支后主39

七、先易后难39

八、先近后远40

第六节 初查中对被询问人神态变化的观察40

一、被询问人神态变化之一——脸部信息41

二、被询问人神态变化之二——眼睛的变化43

三、被询问人神态变化之三——体态信息46

四、被询问人神态变化之四——空间信息48

第七节 初查询问中办案人员如何使用自己的“耳朵”49

一、耳朵在询问活动中的重要作用49

二、听的方法49

三、询问人员的耳朵要听出门道来50

四、询问人员的耳朵要听出的内容52

第三章 立案的谋略与技巧61

第一节 立案的概念、程序与条件61

一、立案的概念61

二、立案的条件61

三、立案的程序65

第二节 立案材料的审查技巧65

一、立案的材料来源65

二、立案材料的审查66

第三节 立案的谋略与技巧67

一、立案的时机选择67

二、立案的罪名选择69

三、立案的犯罪线索选择70

四、立案的对象选择71

五、立案的技巧与谋略72

第四节 “以人立案”与“以事立案”的方法和技巧73

一、“以人立案”的方法和技巧73

二、“以事立案”的方法和技巧74

第五节 侦查人员的侦查意识80

一、“有”、“无”判定与“侦查意识”81

二、侦查人员心中的“有”与冤、假、错案的内在联系84

三、“无罪推定”与“侦查意识”的矛盾统一86

第六节 侦查人员的坚强意志和应变能力87

一、侦查人员的坚强意志87

二、侦查人员的应变能力91

第四章 侦查措施的适用谋略与技巧97

第一节 充分利用“12小时”的技巧97

一、做好“12小时”前的准备工作98

二、建立“12小时”讯问的系统指挥机制100

三、使用“12小时”的计划分类101

第二节 提取犯罪证据的技巧106

一、围绕犯罪的构成要件提取证据106

二、从不同的角度广泛收集间接证据109

三、对证据进行审查分析判断111

第三节 提取再生犯罪证据的技巧112

一、提取再生犯罪证据的重要意义112

二、再生证据产生的基础与作用113

三、获取再生证据的基本方法116

第四节 强制措施适用的谋略与技巧121

一、强制措施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限制123

二、适用拘传的谋略与技巧124

三、适用取保候审的谋略与技巧126

四、适用监视居住的谋略与技巧132

五、适用拘留的谋略与技巧134

六、适用逮捕的谋略与技巧139

七、搜查的谋略与技巧144

八、扣押、调取、查询和冻结的谋略与技巧158

第五节 贪污犯罪案件查账的方法161

一、一般贪污犯罪在会计账目上的表现及查账方法161

二、私分国有资产案件在会计账目上的表现及查账方法165

第六节 “所内侦查”的“耳目”利用与谋略168

一、所内耳目的利用168

二、“所内侦查”谋略171

第七节 侦查终结174

一、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侦查终结的条件174

二、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侦查终结后的处理工作174

三、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不同情况的处理意见或决定175

下篇 审讯的谋略与技巧177

第五章 证人的心理特征及询问技巧177

第一节 证人证言的形成与特征177

一、证人证言的形成177

二、证人证言的特征184

第二节 证人拒绝作证的心态表现及询问技巧186

一、证人拒绝作证的心态表现186

二、询问证人的技巧188

第六章 犯罪嫌疑人抗审的心理行为与讯问方法190

第一节 犯罪心理的形成190

一、动力因素191

二、调节因素192

三、特征因素194

四、心理状态的影响194

第二节 犯罪行为的发生及其心理过程196

一、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196

二、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的心理表现196

第三节 犯罪嫌疑人抗拒心理形成的原因198

一、畏罪心理199

二、优势心理199

三、侥幸心理200

四、戒备心理201

五、对抗心理202

第四节 嫌疑人抗审心理支点的来源与特征202

一、“利益”关系的心理冲突与平衡202

二、对抗“条件”的满足与得失205

三、人格特征的抗审行为207

第五节 犯罪嫌疑人抗审的基本方法212

一、直接抗审213

二、转嫁他人214

第六节 抗审的行为特征与讯问对策215

一、谎言抗审的概述215

二、谎言抗审的识别216

三、抗审中谎言行为的捕捉222

四、谎言抗审的讯问对策225

五、“沉默”的心理行为基础237

六、“沉默”行为的讯问方法239

七、犯罪嫌疑人的人格特质差异在抗审中的表现244

第七节 个案特征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影响247

一、概述247

二、具体案件中对犯罪嫌疑人抗审心理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248

第八节 个体特征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影响252

一、性格特征252

二、意志特征254

第九节 犯罪嫌疑人“心理证据”与供述、翻供254

一、犯罪嫌疑人的“心理事实”与“客观事实”254

二、犯罪嫌疑人“心理证据”的转换256

三、犯罪嫌疑人供述动机形成的基本特点257

四、犯罪嫌疑人翻供的心理特征259

第十节 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支点”与“退路”构筑的抗审心理体系263

一、犯罪嫌疑人抗审的心理“支点”与“退路”263

二、如何打破犯罪嫌疑人抗审的心理“支点”与“退路”265

第七章 审讯人员的心理基础268

第一节 审讯人员的心理准备及心理攻击状态268

一、审讯人员的心理准备268

二、审讯人员的心理攻击状态270

第二节 审讯人员的思维导向271

一、思维导向一——如何排除供述障碍,形成供述动机271

二、思维导向二——“心理证据”的导入273

三、思维导向三——如何顺应犯罪嫌疑人趋利避害的心理276

四、思维导向四——如何把握证据运用的时机279

五、思维导向五——如何转化“定势心理”281

六、思维导向六——如何控制动摇阶段的心理282

七、思维导向七——供述矛盾的设置与利用284

八、思维导向八——总结讯问失败的原因287

九、思维导向九——“突破口”的选择289

第三节 审讯人员自我形象的树立及消极心理的克服294

一、审讯人员自我形象的树立294

二、审讯人员消极心理的克服298

第八章 运用审讯谋略的技巧与方法309

第一节 犯罪嫌疑人供述认罪的六大基本规律309

一、犯罪事实暴露的心理误区309

二、解脱心理限制的困境311

三、趋利避害的交换条件312

四、意识经验的习惯反应312

五、“人格”道德系数的满足313

六、“需要”的基本属性314

第二节 运用认知误区审讯谋略的技巧与方法315

一、错觉讯问法315

二、结果讯问法322

三、动机讯问法324

四、假设讯问法325

五、离间讯问法326

六、借助讯问法327

七、模拟情景讯问法328

八、概率讯问法333

九、间隔讯问法335

十、“造势”讯问法335

第三节 运用心理限制审讯谋略的技巧与方法337

一、矛盾讯问法337

二、导谎法339

三、测谎(心理测试仪)的配合343

四、定向攻击法343

五、特情证明法344

第四节 运用心理置换审讯谋略的技巧与方法346

一、心理置换的理论基础346

二、亲情置换法356

三、求生置换法357

四、利弊置换法357

五、教育置换法358

六、观念置换法359

七、疏通置换法360

第五节 运用意识经验审讯谋略的技巧与方法361

一、经验规律362

二、惯性规律363

三、粘连规律364

四、分解经验366

五、记忆经验367

六、空间经验368

七、联想经验369

八、阻止经验371

第六节 运用人格倾向审讯谋略的技巧与方法371

一、人格倾向讯问法372

二、结构倾向讯问法374

三、信念纠治讯问法377

第七节 运用“需要”理论审讯谋略的技巧与方法380

一、协调理论讯问法380

二、反向挤对讯问法381

三、审托比对讯问法382

四、调整品质讯问法382

五、心理脱敏讯问法383

六、心理弱点讯问法383

七、情感需要讯问法384

八、激发需要讯问法392

九、条件需要讯问法393

十、利益需要讯问法394

十一、沟通讯问法396

第八节 运用“十二轮置换”审讯谋略的技巧与方法397

一、十二轮置换讯问法397

二、各阶段的置换讯问法402

第九章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规则下的侦查讯问攻略404

第一节 职务犯罪案件暴力取证的心理行为根源404

一、职务犯罪嫌疑人对抗侦查讯问的行为来源404

二、职务犯罪嫌疑人对抗讯问的心理要素405

第二节 生理强制行为与心理矫正行为的讯问方法的取舍406

一、侦查讯问活动中的生理强制行为407

二、侦查讯问活动中的心理矫治行为408

第三节 自愿供述机理与讯问技巧409

一、人格倾向的自愿供述机理与讯问技巧409

二、犯罪记忆经验的再现与讯问方法413

第四节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条件下的讯问攻略415

一、“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讯问行为规则415

二、人权保障条件下的讯问原则416

第十章 “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条件下的讯问技巧419

第一节 “侦查讯问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条件下的语用行为特点420

一、讯问语言的合法性和有效性420

二、“合作原则”下的“沟通”讯问方法423

三、讯问语言的三大基本特征425

第二节 讯问语用行为的信息基础427

一、审讯语言中的新信息与旧信息427

二、审讯语言的表义和含义429

三、审讯语言的背景信息430

四、审讯语言的前景信息和背景信息4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