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自然的人化 风景园林中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解析【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李利著;王向荣导师,东南大学出版社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3603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57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园林艺术-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自然的人化 风景园林中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解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引论1
1.1 研究的缘起2
1.1.1 “自然的人化”与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2
1.1.2 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风土“突变”(vernacular mutation)4
1.1.3 当代我国人文生态演进的局限与困惑5
1.2 释题及相关观念的澄清7
1.2.1 释题7
1.2.2 相关观念的澄清9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相关理论概述13
1.3.1 国外研究现状13
1.3.2 国内研究现状19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要解决的问题22
1.4.1 研究的目的22
1.4.2 研究的意义22
1.4.3 研究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23
1.5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框架24
1.5.1 研究的内容24
1.5.2 研究的方法24
1.5.3 研究的框架25
2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系统建构28
2.1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哲学基础28
2.2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多重研究视野31
2.2.1 自然演替进程的生态学视野31
2.2.2 自然人文演进的文化人类学视野32
2.3 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关系的建构33
2.3.1 自然生态的人文拓展33
2.3.2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等级层次体系37
2.3.3 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之间的关联与互动39
2.3.4 基于复杂系统论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40
2.4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机制43
2.4.1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机制43
2.4.2 社会文化发生与演进机制45
2.4.3 融合区域与城市发展机制46
2.5 本章小结47
3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的历程与当代转换49
3.1 传统人类生存经验概述50
3.1.1 早期人类聚居中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50
3.1.2 传统的聚落与农耕文明中的生态适应性经验52
3.2 近现代风景园林中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54
3.2.1 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二元对立54
3.2.2 矫枉过正:走向科学与理性的环境意识56
3.3 当代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的转换57
3.3.1 后现代文化价值观58
3.3.2 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人文思考60
3.3.3 体验的回归与形式的消解62
3.3.4 区域与城市更新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复杂系统65
3.4 本章小结66
4 生态系统服务导向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68
4.1 自然生态因素下的文化生成与演进68
4.1.1 基于区域、微气候特征的文化生成与演进69
4.1.2 基于地形、地貌特征的文化生成与演进70
4.1.3 基于景观水文特征的文化生成与演进72
4.1.4 基于土壤改善特征的文化生成与演进75
4.1.5 基于自然干扰特征的文化生成与演进78
4.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自然人文演进80
4.2.1 维护原有健康、进化的自然植被群落80
4.2.2 保护和发展动物栖息地系统83
4.2.3 基于人类需求的自然文化生态演进85
4.3 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演替进程的管理92
4.3.1 景观异质性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构成92
4.3.2 自然生态系统演进的原则与方法94
4.3.3 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演替与稳定性97
4.4 本章小结99
5 基于社会文化发生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100
5.1 基于社会文化发生的文化生成与演进原理100
5.1.1 自然驱动力——物候特征的制约性100
5.1.2 人文驱动力——人类生存经验的适应性103
5.1.3 文化叠合与文化还原106
5.2 当代社会转型语境下的文化生成与演进107
5.2.1 当代社会的人文生态环境108
5.2.2 引入景观参与者的视角110
5.2.3 文化生成与演进中具体情境的建立112
5.2.4 景观参与者与具体情境的互动交流114
5.3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中的本然·应然·已然之辨117
5.3.1 本然·应然·已然之辨118
5.3.2 绝对观念的乌托邦·个体原真性生命体验119
5.3.3 话语权·话语体系124
5.3.4 持续文化生命力的日渐彰显125
5.4 本章小结126
6 融合区域与城市发展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128
6.1 “自然—城市—文化”的综合演进129
6.1.1 从构成形式到运作过程的概念转换129
6.1.2 作为引导区域与城市复兴的触媒133
6.2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中的多重社会角色138
6.2.1 缝合区域与城市的肌理139
6.2.2 引导周边区域与城市有机更新141
6.2.3 推动城市新区景观的发展146
6.2.4 构建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网络148
6.3 驱动区域与城市再生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151
6.3.1 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作为景观介入城市的策略151
6.3.2 案例研究1:驱动城市再生的弗莱士河公园153
6.3.3 案例研究2:莱茵河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历程159
6.4 本章小结168
7 当代我国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的新探索169
7.1 我国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理念的现状与思考170
7.1.1 对自然认知的不足170
7.1.2 抽象审美的文化价值观171
7.1.3 城市中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的破碎173
7.2 杭州西湖的自然生态向人文生态演进图景:2000—2010175
7.2.1 阅读风土西湖——西湖的历史演进概述176
7.2.2 自然生态系统恢复——西湖水域西进工程182
7.2.3 自然进程管理与文化表达——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设计185
7.2.4 驱动城市的更新——杭州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申报ASLA奖)194
7.2.5 杭州西湖申遗将推动西湖文化全面复兴201
7.3 本章小结203
8 结语205
8.1 本书的主要观点与结论206
8.2 对“自然的人化”的再思考208
8.2.1 概念·形式209
8.2.2 土著·前卫211
8.2.3 文化·自然212
8.2.4 显影本来面目213
8.3 创新点和不足215
8.4 研究启示及展望216
8.4.1 研究启示216
8.4.2 研究展望217
参考文献218
图表来源228
附录一:杭州西湖历代整治概述243
附录二:近代莱茵河流域治理及相关事件254
后记256
热门推荐
- 962688.html
- 1602083.html
- 3691725.html
- 1095716.html
- 1748391.html
- 3156542.html
- 2500303.html
- 2255924.html
- 3350626.html
- 4359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934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84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733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886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06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8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59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26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47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3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