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检察 第23卷【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王守安主编;向泽选,谢鹏程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1162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检察机关-工作-中国-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检察 第23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诉讼法修改与检察制度完善3
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研究3
一、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概述4
(一)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法律定位4
(二)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内容6
(三)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由来9
(四)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功能分析13
二、域外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比较与借鉴14
(一)两大法系羁押必要性审查之比较15
(二)域外羁押必要性审查于我国的启示19
三、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主要问题与制度建构21
(一)当前羁押必要性审查存在的主要问题22
(二)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制度建构23
刑事诉讼法中的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研究29
一、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出台背景及其性质29
(一)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出台背景29
(二)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性质31
二、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适用范围34
(一)关于实体条件的限制35
(二)关于程序条件的限制37
三、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财产保全38
(一)有关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财产保全规定38
(二)关于财产保全对象39
(三)关于财产保全措施41
四、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告知与证明问题46
(一)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告知问题46
(二)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证明问题47
五、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中的财产权保障50
(一)域外相关规定的考察50
(二)我国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中的财产权保障问题及其完善51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医疗程序建构与完善54
一、引言54
二、刑事强制医疗程序适用范围57
(一)关于行为条件57
(二)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罪犯与刑事强制医疗59
(三)诉讼过程中患精神障碍的被追诉人与刑事强制医疗60
(四)服刑期间患上精神障碍的罪犯与强制医疗61
三、“被精神病”是否可以通过刑事强制医疗程序妥善解决63
(一)强制医疗的法律依据的不同分类63
(二)强制医疗程序的异化考察64
四、刑事强制医疗程序规定之完善67
(一)强制医疗程序与普通诉讼程序的关系67
(二)关于公安机关采取临时性的保护性约束措施68
(三)精神病鉴定机关需要明确化69
(四)强制医疗案件法律援助69
(五)法院对于强制医疗审查的结果70
(六)细化强制医疗适用标准,明确危险性判定程序及标准71
(七)明确强制医疗机构与强制医疗费用分担72
(八)完善释放程序,设立附条件释放制度73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75
一、理论阐释: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概述76
(一)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概念76
(二)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基本特征77
(三)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理论基础79
二、问题检视: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缺陷82
(一)适用范围偏窄82
(二)适用条件裁量空间较大84
(三)附加义务强制性不足85
(四)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86
(五)程序独立性不足87
三、实践探索:南沙区检察院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模式考察88
(一)适用条件增加谅解等要件88
(二)创新履行附加义务的配套机制91
(三)监督制约机制增加听证程序93
(四)程序独立性的维护93
四、完善路径:关于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完善建议95
(一)扩大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范围95
(二)细化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条件96
(三)赋予附加义务适当的强制性97
(四)设定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监督制约机制98
(五)确立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独立程序价值98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100
一、超越与保守:检察机关民事公诉人诉讼地位的确立101
(一)理论现状:痛苦的抉择101
(二)超越:民事诉讼主体二元结构的局限与检察机关诉讼主体地位的独立102
(三)保守:公诉人概念的借鉴与民事公诉人概念的提出104
二、能动与克制: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范围的选定108
(一)国内主要观点分析108
(二)能动:超越现行法律规定108
(三)克制:有限介入、循序渐进110
三、现状与突破: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证明责任112
(一)现状: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的现实阙如112
(二)协调:关于证明责任分配的本土争论117
(三)突破: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的界定118
四、一般与特殊: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程序构建120
(一)公益诉讼案件的受理120
(二)立案前置程序120
(三)公益诉讼案件的立案121
(四)调查取证122
(五)审查起诉122
(六)检察机关处分权之限制123
(七)反诉124
(八)败诉责任124
(九)裁判效力的扩张及其限制124
(十)诉讼费125
附:人民检察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办案规程(建议稿)126
案件管理与强化内部监督130
一、案件管理监督职能的内涵131
二、案件管理监督职能的特征132
(一)监督主体的代表性132
(二)监督目的的明确性132
(三)监督过程的全程性133
(四)监督方法的权变性133
三、案件管理监督职能的类型134
(一)前馈监督134
(二)现馈监督135
(三)反馈监督135
四、案件管理监督工作的原则136
(一)客观实用原则137
(二)及时高效原则138
(三)不干涉办案原则138
(四)增强工作预测性原则139
检察管理与检察职权配置143
检察业务集约化管理143
一、检察业务集约化管理的需求144
(一)社会文明进步产生的推动型发展需求145
(二)案件总量不断攀升产生的集中型管理需求146
(三)执法办案不规范问题产生的遏制型需求147
(四)现行案件管理模式缺陷产生的调整型需求147
(五)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产生的现实性需求147
(六)内设机构特殊性产生的统筹型需求148
(七)信息化建设滞后产生的整合型需求149
二、检察业务集约化管理的理念150
(一)整合内部管理资源与遵循检察规律相结合150
(二)全程管理与动态监督相结合150
(三)程序监督与实体监督相结合150
(四)纵向管理与横向管理相结合151
(五)个案监管与宏观研判相结合151
(六)案件管理与完善办案流程相结合151
(七)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152
(八)案件受理与办理相分离152
(九)审查逮捕与审查起诉适当分离152
(十)案件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153
(十一)创新发展与统一规范相结合154
(十二)现代管理学原理与案件管理工作实际相结合155
三、检察业务集约化管理的定位155
(一)检察业务集约化管理在检察管理功能中的定位155
(二)检察业务集约化管理在检察工作发展方式中的定位156
(三)检察业务集约化管理在案件管理模式中的定位156
(四)检察业务集约化管理在检察决策中的定位156
(五)检察业务集约化管理在执法办案运行中的定位157
(六)检察业务集约化管理在内部监督中的定位157
(七)检察业务集约化管理在检察队伍建设中的定位157
(八)案件管理机构在部门属性上的定位157
四、检察业务集约化管理与其他管理方法的关系158
(一)检察业务集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158
(二)检察业务集约化管理与标准化管理158
(三)检察业务集约化管理与问题型管理159
(四)检察业务集约化管理与流程化管理159
五、检察业务集约化管理的路径160
(一)整合管理职能160
(二)整合内设机构162
(三)整合对外窗口167
(四)整合信息管理168
(五)优化办案流程169
检察权内部配置与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研究170
一、检察机关内设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171
(一)设置不规范172
(二)名称不统一172
(三)派出机构混乱173
二、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原则176
(一)保证检察权全面公正高效行使原则176
(二)优化检察权内部配置原则177
(三)统一分级设置原则178
三、检察权内部配置与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设想180
(一)检察权的分解与配置180
(二)内设业务机构改革182
(三)内设非业务机构改革190
涉检舆情应对机制研究192
一、思考的起点192
二、分析样本的确定194
(一)从检察机关的职权出发,选择与检察机关职权关系最为密切的案件作为样本194
(二)均以负面的涉检公案作为研究样本195
(三)适当选取典型的涉警、涉法公案作为对比样本进行研究195
三、涉检公案的表象特征196
(一)涉嫌重罪的冤案是公案引起关注的重要类型197
(二)公案被告人的身份呈现出两极化198
(三)公案中多涉及刑讯逼供问题199
(四)网络成为公案形成和传播的主要平台199
四、公案中形成涉检舆情的深层原因200
(一)社会变革时期的民意诉求201
(二)有罪推定的思想根深蒂固202
(三)“命案必破”的错误指导思想203
(四)检察机关难以独立办案,受到外界过多干预204
(五)公、检、法机关过分重视相互配合而相互制约不足204
五、反思与启示:建立有效的涉检舆情监督机制205
(一)捕捉公案的主题元素:有效应对涉检舆情的前提205
(二)法律监督权的有效行使:在公案舆情中居于有利地位的关键206
(三)理性应对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新闻发布与危机处置预案机制的构建207
(四)设立涉检舆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和建立高效的应对机制208
六、结语210
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机制研究211
一、我国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现状212
(一)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历程212
(二)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现状与发展212
(三)加强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必要性213
二、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国内外比较216
(一)国外部分主要发达国家的监督方式216
(二)目前国内的主要监督方式217
三、当前我国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8
(一)监督的法律依据不充分,以“柔性监督”为主218
(二)监督的组织机构不健全,以“书面监督”为主218
(三)执行主体与工作主体分离,以“模糊监督”为主219
(四)监督的手段方式较落后,以“静态监督”为主220
(五)监督的工作机制待完善,以“单一监督”为主220
四、加强与完善我国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对策220
(一)加强立法建设,变“柔性监督”为“刚性监督”221
(二)健全组织机构,变“书面监督”为“实地监督”221
(三)改进手段方式,变“静态监督”为“动态监督”222
(四)完善工作机制,变“单一监督”为“合力监督”223
检察改革与检察业务衔接机制227
检察机关与侦查、审判机关配合制约机制研究227
一、检察机关与侦查、审判机关配合制约机制的理论基础228
(一)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关系的提出和确立228
(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具体含义229
(三)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关系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231
二、检察机关与侦查、审判机关配合制约机制的比较考察232
(一)职权主义刑事诉讼模式下检察机关与侦查、审判机关配合制约机制的简略考察232
(二)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模式下检察机关与侦查、审判机关配合制约机制的简略考察234
(三)混合式刑事诉讼模式下检察机关与侦查、审判机关配合制约机制的简略考察235
(四)完善检察机关与侦查、审判机关配合制约机制的域外启示236
三、检察机关与侦查、审判机关配合制约机制的现状分析及完善238
(一)制约机制的运行状况238
(二)配合机制的运行情况244
(三)问题所在246
(四)完善路径248
检察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工作衔接机制研究252
引言252
一、检察机关与纪检监察工作衔接的现状考察与分析253
(一)纪检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办案的具体数据情况254
(二)纪检监察机关和检察机关办案的规范文件255
二、检察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在办理腐败案件职能上的衔接机制258
(一)强化党的核心监督作用与坚持职权分离原则259
(二)增强相互支持的监督效应260
(三)完善查办案件中的提前介入机制260
三、检察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办案证据上的衔接机制260
(一)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为两机关办案程序的衔接奠定基础261
(二)以证据作为两机关办案的衔接点262
四、检察机关与纪检监察工作在办案措施上的衔接机制265
(一)在限制人身自由措施衔接上存在的问题266
(二)在限制财产权利措施衔接上存在的问题267
五、检察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办理案件及案卷移送的衔接机制270
(一)纪检监察机关与检察机关的线索移送机制的完善271
(二)纪检监察机关与检察机关的案件移送机制的完善272
结语272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研究274
一、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演变275
(一)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概念275
(二)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存在基础277
(三)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发展演变279
二、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83
(一)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存在的问题283
(二)影响移送的因素分析285
三、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思考288
(一)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立法完善288
(二)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程序完善291
(三)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中监督机制的完善293
(四)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程序配套保障制度294
(五)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应正确处理的关系295
热门推荐
- 1748572.html
- 2376647.html
- 1529213.html
- 83240.html
- 911468.html
- 2757835.html
- 2286801.html
- 3498428.html
- 1595184.html
- 14872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86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62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34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72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54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3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43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07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51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4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