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抗病遗传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植物抗病遗传学
  • 何家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30709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作物-抗病性-遗传学 抗病性-作物-遗传学 遗传学-抗病性-作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植物抗病遗传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植物抗病性概论1

第一节 对植物抗病性的一般认识1

第二节 抗病性遗传的重要意义2

第三节 寄主抗病性及其变异3

一、术语和分类3

二、植物抗病性的涵义4

三、寄主抗病性的变异10

第四节 病原致病性及其变异11

一、术语和概念11

二、生理小种原理13

三、病原致病性的变异14

第五节 变异的系统性19

第二章 寄主植物抗病性的遗传21

第一节 植物抗病性遗传的一般情况21

第二节 植物垂直抗性的遗传22

一、单基因抗病遗传22

二、2-3对抗性基因的遗传24

第三节 植物水平抗性的遗传28

一、水平抗性遗传的概念和性质28

二、水平抗性遗传的实例30

三、慢锈性、慢粉性及其遗传31

第四节 土传植物病原的抗性遗传41

一、植物寄主和土传病原间的相互作用42

二、土壤病原真菌的非专化抗性45

第五节 植物抗病性的胞质遗传47

一、细胞质抗性遗传的基本特征47

二、细胞质抗性遗传的表现47

三、细胞质抗性遗传和线粒体的关系48

第三章 小麦大麦病害的抗性遗传52

第一节 小麦病害的抗性遗传52

一、小麦抗秆锈病遗传52

二、小麦抗叶锈病遗传57

三、小麦抗条锈病遗传65

四、小麦抗白粉病遗传71

五、小麦抗赤霉病遗传79

六、小麦抗颖枯病遗传79

七、小麦抗叶枯病遗传80

八、小麦抗根腐叶斑病遗传81

九、小麦抗梭形条纹花叶病遗传81

十、小麦抗土传花叶病遗传82

第二节 大麦病害的抗性遗传83

一、大麦抗秆锈病遗传83

二、大麦抗叶锈病遗传83

三、大麦抗白粉病遗传85

五、大麦抗云纹病的遗传86

四、大麦抗条纹病遗传86

六、大麦抗网斑病遗传88

七、大麦抗黄矮病毒遗传88

八、大麦抗条纹花叶病遗传89

第四章 水稻、玉米、棉花及其他作物病害的抗性遗传95

第一节 水稻病害的抗性遗传95

一、水稻抗稻瘟病遗传95

二、水稻抗白叶枯病遗传99

五、水稻抗条纹叶枯病遗传102

六、水稻抗黄矮病遗传102

四、水稻抗霜霉病遗传102

三、水稻抗胡麻斑病遗传102

第二节 玉米病害的抗性遗传103

一、玉米抗大斑病遗传103

二、玉米抗小斑病遗传105

三、玉米抗锈病遗传106

四、玉米抗病毒病遗传107

五、玉米抗细菌萎凋病遗传108

六、玉米抗茎腐病遗传108

一、棉花抗角斑病遗传109

二、棉花抗枯萎病遗传109

第三节 棉花病害的抗性遗传109

七、玉米抗丝黑穗病遗传109

三、棉花抗黄萎病遗传110

四、棉花抗锈病遗传110

第四节 其他作物病害的抗性遗传111

一、高粱抗霜霉病遗传111

二、大豆抗锈病遗传111

三、大豆抗茎腐病遗传112

四、大豆抗紫斑病遗传112

五、亚麻抗锈病遗传112

六、萝卜、芥菜抗白锈病遗传113

七、番茄抗镰刀菌根腐病遗传113

八、蔬菜抗细菌性病害遗传114

第五章 植物病原菌致病性的遗传120

第一节 病原菌致病性遗传的一般状况120

第二节 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性遗传121

一、锈菌的致病性遗传121

二、黑粉菌的致病性遗传131

三、白粉菌的致病性遗传132

四、稻瘟菌的致病性遗传134

五、小麦赤霉菌的致病性遗传137

六、大麦云纹菌的致病性遗传138

七、玉米叶斑菌的致病性遗传138

八、高粱炭疽菌的致病性遗传141

九、莴苣霜霉菌的致病性遗传141

十、苹果黑星菌的致病性遗传142

十一、烟草黑胫菌的致病性遗传143

第三节 植物病毒的致病性遗传143

一、小麦黄矮病毒143

二、大麦黄花叶病毒144

三、大麦条纹花叶病毒144

四、玉米矮花叶病毒145

五、大豆花叶病毒146

六、黄瓜花叶病毒146

第四节 植物病原细菌的致病性遗传147

一、植物病原细菌的致病性遗传的原理148

二、水稻白叶枯病菌的致病性遗传154

第五节 真菌病毒和胞质遗传156

第六章 植物抗病性遗传的机制161

第一节 基因对基因学说的原理和模式161

一、基因对基因学说的原理161

二、基因对基因的模式166

第二节 基因对基因学说的发展和检验169

一、其他病害上的基因对基因关系169

二、基因对基因关系的检验172

第三节 基因对基因的机制173

一、抗病基因与感病基因的生物学本质173

二、寄主与病原物的相互识别176

一、测定寄主的抗病基因180

第四节 基因对基因学说的作用180

二、改进使用的鉴别寄主181

三、预测新小种182

四、指导抗病性遗传和抗病性生理机制的研究183

五、阐明寄主和病原物的协同进化183

第五节 抗病基因的作用机制和特异性问题184

一、小麦抗秆锈温敏基因Sr6的研究184

二、不同基因的不同效应186

三、抗病性和感病性的诱导186

四、对抗病性诱导的一些研究结果187

一、两类体系中的抗病性和致病性191

第一节 垂直体系和水平体系191

第七章 抗病性和致病性的群体遗传191

二、两类抗病性和两类致病性194

三、“微梯弗尼亚”效应195

第二节 群体遗传中的选择作用196

一、定向选择和稳定化选择196

二、新小种的流行201

第三节 病原物毒性的群体遗传205

一、毒性基因频率205

二、非等位毒性基因的相互作用206

三、病原群体的毒性结构207

四、毒性和抗性基因的品质208

第一节 杂交组合的制备和接种211

一、配制组合和后代处理的一般原则211

二、亲本品种的选择211

第八章 抗病性遗传的常规研究方法211

三、配制组合的方法和数量212

四、病原的接种和诱发212

第二节 后代的处理与记载213

一、田间或温室内种植213

二、后代的处理和回交213

三、记载的方法与时间214

一、按质量性状分析215

第三节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215

二、按数量性状分析223

第四节 遗传研究中非整倍体的利用226

一、抗病基因的定位226

二、单体交换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229

三、缺体和三体上抗性基因的替换和分析230

第九章 生物间遗传学理论和方法234

第一节 生物间遗传学的概念与特点234

一、近代生物间遗传学的概念234

二、基因型、表现型的表达方式及其相互作用237

二、双向交格250

一、交格配置与基因型代号250

第二节 交格配置预测基因型和基因数250

三、三向交格252

第三节 不通过杂交而根据表现型进行遗传分析254

一、基本原理和布利代数符号254

二、内部相关法256

三、外部相关法257

四、应用表现型遗传分析提供选择亲本的实例259

第四节 生物间遗传学在我国植病研究中的运用与进展262

一、小麦叶锈病研究262

二、小麦白粉病研究267

三、稻瘟病研究271

第一节 积累分布曲线法的原理279

第十章 分析抗病性基因的积累分布曲线法279

第二节 积累分布曲线法的应用281

第三节 积累分布曲线法的特点282

第十一章 微效基因与抗性遗传284

第一节 微效基因的特点与鉴定284

一、微效基因的特点284

二、微效基因的鉴定方法284

第二节 微效基因与温度的关系286

第三节 微效基因的来源和利用288

第四节 小麦抗条锈中累加基因的控制作用290

第五节 小麦抗条锈微效基因与产量损失的关系2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