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针灸基础理论及方法【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针灸基础理论及方法
  • 王炫燊编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318526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针灸基础理论及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脏腑4

第一节 五脏5

一、心5

二、肺6

三、肝8

四、脾9

五、肾11

二、胃13

三、小肠13

一、胆13

第二节 六腑13

四、大肠14

五、膀胱14

六、三焦14

第二章 经络15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16

一、经络系统16

二、经络的功能19

一、经络实质研究简介20

第二节 经络的实质20

二、经络实质假说30

第三章 穴位33

第一节 穴位的定义、命名、分类及作用33

一、穴位的定义33

二、穴位的命名33

三、穴位的分类34

四、穴位的作用34

一、骨度分寸与取穴方法35

第二节 穴位定位与取穴方法35

二、体表标志定位取穴法37

三、手指同身寸取穴法38

第三节 十四经脉及其主要穴位39

一、手太阴肺经40

二、手阳明大肠经44

三、足阳明胃经49

四、足太阴脾经58

五、手少阴心经62

六、手太阳小肠经66

七、足太阳膀胱经72

八、足少阴肾经81

九、手厥阴心包经86

十、手少阳三焦经89

十一、足少阳胆经94

十二、足厥阴肝经103

十三、督脉108

十四、任脉112

第四章 针灸治病的机理117

一、针灸对消化功能的影响118

第一节 针灸的调理作用118

二、针灸对呼吸功能的影响119

三、针灸对泌尿、排尿功能的影响119

四、针灸对血液循环功能的影响120

五、针灸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124

六、针灸对神经系统机能的影响126

第二节 针灸的防御和免疫作用126

一、针灸的抗炎作用126

二、针灸的退热作用127

三、针灸对免疫反应的影响127

一、针刺止痛129

第三节 针刺的镇痛作用129

二、针刺麻醉130

三、针刺镇痛的机理130

第五章 针灸治疗的基本知识133

第一节 针灸治疗的原则133

第二节 选穴配方原则134

一、近部取穴134

第三节 常用配穴法135

一、本经配穴法135

三、随症取穴135

二、远部取穴135

二、表里配穴法136

三、前后配穴法136

四、上下配穴法136

五、左右配穴法136

第六章 针灸疗法137

第一节 针刺疗法138

一、针具138

二、练针139

三、体位140

四、针前准备141

五、持针方法142

六、进针方法143

七、进针后的手法146

八、行针方法148

九、出针方法149

十、针刺意外情况的处理及预防150

十一、针刺的适应症及禁忌症154

第二节 艾灸疗法156

一、艾灸疗法的适应症156

二、艾灸疗法的主要分类156

三、艾灸疗法的注意事项及禁忌症160

第七章 生物全息诊疗法161

第一节 全息生物学简介161

第二节 生物全息诊疗法的原理162

第三节 第二掌骨侧的全息穴位群162

第四节 第二掌骨侧速诊法166

一、方法167

二、检测结果推测168

第五节 第二掌骨侧疗法169

一、取穴169

二、针刺法171

三、按摩法172

五、晕针的预防和处理173

六、适应症173

四、疗程173

第六节 穴位全息律175

第八章 头针疗法180

第一节 刺激区的定位及主治180

一、标准定位线181

二、刺激区的定位及主治181

二、体位186

三、操作方法186

一、选针186

第二节 头针的操作方法186

四、针感187

五、疗程187

六、注意事项187

第九章 耳针疗法189

第一节 耳廓的表面解剖189

第二节 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191

第三节 耳针诊治疾病的原理193

一、耳穴探测194

第四节 耳针的操作方法194

三、耳穴的选择195

二、穴位探测应注意的事项195

四、操作方法196

五、耳针的反应197

第五节 耳针的适应范围与禁忌症198

一、适应范围198

二、禁忌症199

第一节 足部健身法的基本原理200

一、反射学说200

第十章 足部健身法200

二、循环学说201

三、经络腧穴学说201

四、全息胚学说201

第二节 人体各部及器官与足部的对应排列关系202

一、足底203

二、足内侧209

三、足外侧211

四、足背213

二、手法的运用215

一、手法的技巧215

第三节 足部健身法的手法和应用原则215

三、应用原则217

第四节 应用足部健身法判断病症221

一、有痛判断法222

二、无痛判断法222

三、有痛与无痛判断结合法222

第十一章 推拿疗法224

第一节 概述224

第二节 推拿治病的原理224

第四节 常用手法及要领225

一、常用手法225

第三节 推拿的适应症和禁忌症225

二、推拿的禁忌症225

一、适应症225

二、手法要领232

第五节 推拿疗法的一般规则及注意事项232

一、一般规则232

二、注意事项233

参考文献2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