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事科技证据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王继福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1273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52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263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证据-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事科技证据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3
第一章 民事科技证据概述3
第一节 民事科技证据的概念3
一、科技的含义3
二、民事科技证据的界定5
第二节 民事科技证据的法律性质8
第三节 民事科技证据的基本特征9
一、民事科技证据的基本特征探究9
二、探究民事科技证据基本特征的启示12
第二章 国内民事诉讼中科技证据的适用13
第一节 民事科技证据的取证13
一、民事科技证据取证的概念13
二、我国民事科技证据取证制度的现状14
三、我国民事科技证据取证制度的完善15
第二节 民事科技证据的质证19
一、对民事科技证据质证的必要性20
二、我国民事科技证据质证制度的现状与缺陷21
三、我国民事科技证据质证制度的完善26
第三节 民事科技证据的认证29
一、民事科技证据认证的必要性29
二、我国民事科技证据认证制度的缺陷30
三、我国民事科技证据认证制度的完善33
第四节 民事科技证据的证据规则37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38
二、意见证据规则39
三、证据补强规则40
四、平视科技证据规则41
五、在采用常识证据无法或很难查清案件事实时才使用科技证据原则42
六、惟科技证据不得定案原则42
第五节 民事科技证据的证据能力与证明力43
一、民事科技证据的证据能力43
二、民事科技证据的证明力45
第三章 国际民事诉讼中专家证据(科技证据)的适用48
第一节 专家证据的含义48
第二节 专家证据领域里的法律冲突49
一、有关专家的法律冲突49
二、有关专家证言的法律冲突51
第三节 专家证据的定性对法律适用问题的影响52
一、将证据问题定性为程序问题的国际私法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52
二、对程序问题适用法院地法原则的检讨53
三、对专家证据的合理定性54
第四节 解决专家证据法律冲突的方法55
一、实体性证据规则法律冲突的解决方法56
二、程序性证据规则的法律适用58
第五节 对证据规则法律适用的限制59
一、公共秩序保留59
二、反致60
第四章 美国科学证据可采性标准的变迁及对我国的启示61
第一节 美国科学证据可采性标准的变迁62
一、美国科学证据可采性标准的演变历程62
二、对美国科学证据可采性标准的演变的评论68
第二节 美国科学证据可采性标准的演变对我国的启示69
一、我国的相关立法应定名为科技证据立法69
二、我国应加快科技证据立法的步伐69
三、我国的科技证据立法应重视优先确立审查科技证据科学可靠性的科学标准70
四、我国法庭应加强对科技证据的质证70
第五章 世界科技证据制度改革的探索71
第一节 两大法系国家科技证据制度改革的趋势71
一、英美法系国家科技证据制度的优点与缺点71
二、大陆法系国家科技证据制度的优点与缺点73
三、两大法系国家科技证据制度的互相融合73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科技证据制度改革的典型:意大利的“技术顾问制度”74
一、意大利“技术顾问制度”的创立背景74
二、意大利“技术顾问制度”的内容75
三、意大利“技术顾问制度”评析78
第三节 中国的科技证据制度改革:专家辅助人制度79
一、有关专家辅助人的立法、司法解释及其本意79
二、我国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缺陷和完善80
第四节 我国司法鉴定人制度对专家证人制度的借鉴84
一、专家证人制度概述84
二、专家证人制度的评析93
三、我国司法鉴定人制度完善中的借鉴102
四、结论113
第六章 中国科技证据立法的展望114
第一节 科技证据立法的含义114
第二节 域外法治国家科技证据立法的考察115
一、域外法治国家的科技证据立法对象115
二、域外法治国家的科技证据立法模式115
三、域外法治国家的科技证据立法内容115
第三节 我国科技证据立法的设计116
一、立法思路116
二、立法模式116
三、立法内容117
分论121
第七章 我国争议鉴定意见的解决机制121
第一节 争议鉴定意见概述121
一、争议鉴定意见的概念121
二、争议鉴定意见的影响122
三、对争议鉴定意见的理性认识125
第二节 我国争议鉴定意见出现的原因130
一、我国鉴定意见的管理制度不完善130
二、我国鉴定的实施制度不完善136
三、我国鉴定意见的适用制度不完善139
第三节 我国争议鉴定意见解决机制的构建142
一、去除争议鉴定意见产生的不良土壤142
二、制定减少争议鉴定意见的配套制度147
三、构建解决争议鉴定意见的质证和认证制度151
第四节 结论158
第八章 民事诉讼视听资料证据制度研究160
第一节 民事诉讼视听资料证据制度概述160
一、民事诉讼视听资料的称谓与概念160
二、民事诉讼视听资料的特征164
三、民事诉讼视听资料的分类165
第二节 我国民事诉讼视听资料证据制度的现状167
一、我国民事诉讼视听资料的立法及实践情况167
二、目前立法与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70
第三节 两大法系民事诉讼视听资料证据制度的考察175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相关规定175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相关规定178
三、两大法系相关规定的共通之处181
第四节 我国民事诉讼视听资料证据制度的完善181
一、明确民事诉讼中私录视听资料的证据能力182
二、正视民事诉讼视听资料的证明力184
三、完善民事诉讼视听资料的审查判断制度185
第五节 结论188
第九章 民事电子证据研究190
第一节 电子签名的民事证据法考察190
一、电子签名的概念、基本功能191
二、电子签名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192
三、电子签名作为证据的定位196
四、电子签名作为证据的举证、质证和认证197
第二节 手机短信的民事证据法考察201
一、手机短信的概念与特点201
二、手机短信的证据能力202
三、手机短信的证明力204
四、手机短信的证据属性205
五、手机短信的举证、质证与认证207
六、手机短信作为证据时的证据规则209
第三节 我国民事电子证据立法的完善210
一、民事电子证据的基础理论211
二、国外电子证据立法的考察214
三、我国民事电子证据立法的现状与不足221
四、我国民事电子证据立法完善之构想223
五、结论242
第十章 测谎结论的民事证据法考察243
第一节 测谎仪、测谎原理与测谎结论243
一、测谎仪243
二、测谎原理244
三、测谎结论244
第二节 测谎结论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245
一、测谎结论的证据能力245
二、测谎结论的证明力247
第三节 测谎结论的证据定位248
第四节 我国测谎结论民事证据规则的构建249
一、自愿规则249
二、测谎人员严格准入规则249
三、程序法定规则250
四、专家证据规则250
五、严格限制规则250
六、有限采用规则251
后记252
热门推荐
- 2925092.html
- 267518.html
- 2539937.html
- 3196460.html
- 2060022.html
- 2146099.html
- 1902714.html
- 3250312.html
- 489218.html
- 20342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46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74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13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16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90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16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94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29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8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