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主义及其理论难题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计算主义及其理论难题研究
  • 李建会,赵小军,符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8445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计算主义及其理论难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 问题的缘起1

二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2

1.国外研究现状2

2.国内研究现状10

三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20

四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21

五 研究内容及方法的创新程度、突出特色和主要建树25

1.成果研究内容及方法的创新程度25

2.突出特色26

3.主要建树26

六 本研究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27

第一章 计算主义的兴起和发展29

一 计算主义思想的孕育29

1.灵魂的数学特性30

2.物质世界的数学化32

3.图灵的贡献35

二 计算机功能主义36

1.计算机功能主义产生的背景37

2.计算机功能主义的提出42

3.本体论地位探讨48

三 计算主义的六个里程碑53

1.图灵命题53

2.强人工智能55

3.机器功能主义56

4.物理符号系统57

5.思想语言假说59

6.联结主义59

四 神经与计算的新观点62

1.知觉的可塑性63

2.对经典计算观点的批评65

3.一种神经计算的观点67

4.神经科学概念框架下知觉的发展70

第二章 计算主义面临的难题74

一 计算主义面临的挑战:难题出现74

1.基于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挑战74

2.来自塞尔“中文屋”论证的挑战78

3.基于不完全性定理的挑战与“中文屋”批判的共通之处83

4.现象学与“4E+S”纲领的挑战84

5.意识“难问题”:感受性与自由意志等90

二 计算主义难题的分析与归类:计算主义中心难题的出现93

第三章 形式系统难题与应对95

一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95

1.形式主义渊源:希尔伯特纲领95

2.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卢卡斯、彭罗斯的解读96

二 数学证明与哲学猜想:哥德尔本人的观点99

1.哥德尔的数学证明99

2.哥德尔的哲学猜想103

3.小结108

三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并未驳倒计算主义108

第四章 意义难题(一):“中文屋”论证及反驳111

一 “中文屋”论证及其影响111

1.计算是纯粹句法的111

2.句法对语义是不充分的113

3.计算机永远不会具有意向性117

二 批评与回应:其他学者与塞尔的分歧122

1.系统应答122

2.机器人应答124

3.大脑模拟者应答126

4.联合应答127

三 “中文屋”论证中的错误分析128

1.塞尔“中文屋”论证的前提错误128

2.塞尔“中文屋”论证的概念混淆130

3.塞尔“中文屋”论证的结论错误132

第五章 意义难题(二):意义的结构135

一 形式系统难题的解答:计算、形式与意义136

1.计算系统不等于纯粹的形式系统136

2.形式与意义不可分140

二 意义获取难题的解答:同构与分层143

1.同构是意义产生的关键144

2.系统的分层可以产生意义149

第六章 意义难题(三):语义引擎策略160

一 自动形式系统160

二 语义基础162

三 意向之谜164

四 语义引擎的生物机制167

1.原初意向性的设想167

2.意识的功能设计169

3.语义的竞争与涌现机制172

第七章 意识难题与功能建构176

一 意识难题176

1.大脑中的剧场176

2.笛卡尔的构造178

3.难以消解的第一人称经验180

4.鸿沟:现象与基础之间182

5.功能建构中的小人184

二 认知之轮:跨越鸿沟187

1.认知之轮187

2.双重描述189

三 多重草稿机制191

1.群魔混战模型191

2.自我感:一种后设194

第八章 “4E+S”认知对计算主义的挑战197

一“4E+S”的内涵、思想来源及其核心观点198

1.“4E+S”的内涵198

2.“4E+S”的思想来源199

3.“4E+S”的核心观点199

二 我们能将“4E+S”整合为一个新的认知模型吗?200

三 “4E+S”相对于计算主义究竟是不是一场新的革命?203

结语208

附录213

图灵测试:五十年之后213

1.导言213

2.图灵的“计算机器与智能”215

3.从模拟游戏到图灵测试225

4.纸上谈兵的哲学:80年代和90年代231

5.图灵测试与社会科学252

6.聊天机器人257

7.探讨与结论266

参考文献278

阶段性研究成果2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