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会干部培训教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工会干部培训教程
  • 吴灵臣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气象出版社
  • ISBN:750293189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97页
  • 文件大小:176MB
  • 文件页数:6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会干部培训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理论篇3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

第一节 辩证的唯物主义3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3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5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6

第二节 唯物的辩证法8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8

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9

三、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12

第三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14

一、认识的本质14

二、认识的辩证过程15

三、真理的属性和检验标准16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7

第四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18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18

二、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19

三、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21

第二章 邓小平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理论概述23

第一节 邓小平关于工人阶级理论的主要内容23

一、关于工人阶级的地位作用和使命23

二、关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26

三、关于群众路线28

第二节 邓小平关于工会理论的主要内容30

一、关于工会工作的方针和原则30

二、关于工会接受党的领导32

三、关于保障职工政治权利34

四、关于维护职工经济利益35

第三节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37

一、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重要意义37

二、把握邓小平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理论的中心思想39

三、学习运用邓小平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理论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41

第三章 “三个代表”与工会工作的“五突破—加强”43

第一节 “三个代表”思想的基本精神和重大意义43

一、“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43

二、“三个代表”思想的深刻内涵和基本精神45

三、“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的重大意义49

第二节 工会工作“五突破—加强”的基本内容51

一、“五突破—加强”提出的背景51

二、“五突破—加强”的基本内容和要求54

第三节 “三个代表”是工会“五突破—加强”工作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南60

一、“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思想的集中体现60

二、“五突破—加强”的实质就是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也正是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之所在62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会理论的创新和发展65

第一节 劳动关系与总体思路65

一、建国以来工会理论研究简述65

二、新时期工会工作总体思路66

三、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是总体思路产生的客观动因67

四、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总体思路的核心和灵魂68

第二节 新时期工会的性质和地位70

一、工会的性质70

二、工会的地位73

第三节 工会与党、政府、企事业行政的关系75

一、工会与党的关系原则75

二、工会与政府、企事业行政的关系77

第四节 工会的社会职能81

一、工会职能的含义及特征81

二、工会必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83

三、工会要组织和动员职工积极参加经济建设84

四、工会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管理85

五、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全面提高职工素质86

业务篇89

第五章 坚持和发展中的职工民主管理89

第一节 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职工民主管理89

一、民主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必然要求8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和发展职工民主管理91

三、职工民主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构成要素92

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职工民主管理94

一、职工代表大会是职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94

二、建立董事会、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制和职工持股会96

三、探索新建企业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实现形式99

四、建立协商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103

五、厂务公开104

第三节 搞好民主管理必须注意发挥工会和职工代表的作用105

一、抓好工会自身组织建设105

二、努力提高职工代表素质108

第六章 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113

第一节 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概述113

一、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的概念、特征113

二、实行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的意义115

三、实施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的原则115

第二节 集体协商116

一、集体协商的程序和形式116

二、集体协商的内容120

三、集体协商谈判人员素质与协商谈判技巧124

第三节 集体合同129

一、集体合同订立的程序与格式129

二、集体合同的内容131

三、集体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与终止132

第四节 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履行的争议处理136

一、集体协商谈判的争议处理136

二、履行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136

三、集体合同的违约责任137

第七章 新建企业的工会工作140

第一节 新建企业的劳动关系及组建工会的重大意义140

一、新建企业的发展概况140

二、新建企业劳动关系的特征141

三、新建企业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142

四、新建企业组建工会工作的重要意义143

第二节 新建企业工会的组建工作145

一、加快新建企业工会的组建工作145

二、建立和完善新建企业工会的组织领导体制148

三、实现新建企业组建工会工作的新突破150

第三节 新建企业组建工会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程序153

一、新建企业组建工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54

二、新建企业组建工会的方针和目标155

三、新建企业组建工会的一般程序156

四、新建企业组建工会的简化程序160

第四节 新建企业工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60

一、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161

二、抓好新建企业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险工作162

三、探索新建企业职工民主参与管理的实现形式162

四、提高职工素质,深入开展“双爱双评”活动162

五、做好新建企业工会财务工作164

六、加强新建企业工会自身建设164

第八章 工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165

第一节 工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概述165

一、工会与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165

二、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意义166

三、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总体要求167

四、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工作原则168

五、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主要措施169

第二节 发挥技协作用,推动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170

一、职工技协是推动企业经济技术创新的主力军170

二、加强职工技协的组织建设173

三、深入开展“精一会二学三”活动,推动经济技术创新工程174

四、开展有偿技术服务,积极稳妥发展职工技协兴办的企事业176

五、继续开展“三级技术”帮扶活动177

第三节 劳动竞赛与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178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竞赛的目的与作用178

二、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对劳动竞赛的新要求179

三、积极探索劳动竞赛的新路子181

四、研究建立适应劳动竞赛运行的新机制182

第九章 工会群众生活工作184

第一节 工会群众生活工作概述184

一、工会与工会群众生活工作184

二、市场经济对工会群众生活工作的新要求186

三、工会群众生活工作的原则与基本思路187

第二节 当前工会群众生活工作的主要内容189

一、努力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189

二、协助行政办好各项集体福利事业192

三、扩大就业门路,增加职工劳动收入193

四、广泛开展群众性生活互助互济活动197

第十章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200

第一节 新时期工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200

一、进一步强化新时期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200

二、进一步明确新时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目标和方针原则202

三、进一步履行工会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职责203

第二节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创新204

一、积极探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205

二、重视情感因素在新时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207

三、努力实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208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210

一、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210

二、企业文化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211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和工作重点213

四、企业文化的中国特色215

第四节 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217

一、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217

二、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优势217

三、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218

第五节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219

一、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区别和联系219

二、积极探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适度融合”问题220

第十一章 工会组织工作223

第一节 工会的组织原则223

一、民主集中制原则223

二、产业与地方相结合原则225

三、联合制、代表制原则226

第二节 工会的组织建设227

一、基层工会的筹建和选举工作227

二、工会干部和工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229

三、工会小组建设232

四、加强工会干部的教育工作233

第三节 在新形势下建设“职工之家”235

一、建设“职工之家”的标准和作用235

二、新形势下建设“职工之家”的主要方法和途径239

第十二章 新时期工会女职工工作241

第一节 女职工工作概述241

一、工会女职工工作的意义241

二、工会女职工工作的特点242

三、工会女职工组织的主要职责243

四、女职工组织与妇联的关系244

五、工会女职工工作的工作方法245

第二节 市场经济与女职工工作的新课题248

一、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248

二、加强维护力度,切实保障女职工权益249

三、加大教育力度,全面提高女职工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253

四、为女职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256

第三节 充分发挥女职工的主导作用,搞好家庭文化建设257

一、家庭文化的概念和内容258

二、发挥女职工组织在家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265

第十三章 工会与社会保险工作268

第一节 社会保险的性质和作用268

一、社会保险的性质268

二、社会保险的作用269

第二节 社会保险的基本类型269

一、养老保险269

二、工伤保险273

三、失业保险277

四、生育保险279

五、医疗保险282

第三节 工会社会保险工作289

一、职工互助补充保险289

二、基层工会群众保险工作290

第十四章 劳动保护293

第一节 劳动保护概述293

一、劳动保护的概念293

二、劳动保护的重要意义293

三、劳动保护的历史295

第二节 劳动保护的内容302

一、安全技术302

二、职业卫生305

三、心理保护307

四、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法规311

第三节 工会劳动保护工作314

一、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在国家劳动保护管理体制中的位置314

二、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主要任务320

第十五章 工会与劳动争议处理326

第一节 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律依据326

一、《劳动法》的有关规定326

二、《工会法》的有关规定327

三、《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327

四、《工会参与企业劳动争议处理试行办法》的有关规定328

第二节 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应当遵循的原则329

一、依据事实和法律,及时公正处理的原则329

二、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330

三、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原则330

四、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权利的原则331

五、坚持劳动争议处理的三方原则331

六、严格遵守调解、仲裁纪律的原则332

第三节 工会在劳动争议协商和调解中的地位和作用332

一、工会参与劳动争议的协商333

二、工会主持劳动争议的调解335

第四节 工会在参加劳动争议仲裁中的地位、职责和作用340

一、工会在劳动争议仲裁中的地位340

二、工会参加劳动争议仲裁的职责和作用341

第五节 工会代理职工参与劳动争议仲裁、诉讼344

一、工会代理职工参与劳动争议仲裁、诉讼344

二、工会代理职工当事人参加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在一般情况下应由当事人授权委托345

三、工会代理职工当事人参与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时,应履行的职责345

第十六章 劳动法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347

第一节 劳动法实施概述和劳动法实施的现状347

一、劳动法实施概述347

二、我国劳动法实施的基本现状350

第二节 我国劳动法实施主体的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354

一、劳动法律意识的概念354

二、劳动法律意识在劳动法实施中的作用356

三、劳动法实施中主体的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357

第三节 劳动法理论和现行劳动法律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359

一、劳动法理论的不完善致使劳动法律制度出现缺陷359

二、《劳动法》过于笼统和原则,在实施中难以操作362

三、劳动法立法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363

第四节 贯彻实施劳动法的对策364

一、加强劳动法理论研究是贯彻实施劳动法的基础364

二、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劳动法,是贯彻实施劳动法的关键366

三、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工会在实施劳动法中的地位和作用368

四、加快修订《劳动法》的步伐是贯彻实施劳动法的根本370

五、积极学习借鉴外国先进的劳动法律制度,尽快解决我国劳动立法滞后的问题370

第十七章 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和审查监督372

第一节 工会经费收入管理372

一、工会经费收入来源和收入管理的意义372

二、行政拨交工会经费的必要性372

三、行政拨交工会经费的特征373

四、行政拨交工会经费的计提范围及计提标准374

五、收好工会经费的主要措施以及对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374

六、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的管理和税前扣除问题375

第二节 工会经费支出管理376

一、工会经费支出管理的意义376

二、工会经费的使用原则377

三、工会经费开支范围378

四、基层工会、产业工会与企业、事业、机关行政方面费用划分的规定380

五、县以上地方工会与同级政府有关费用开支的划分381

第三节 基本建设支出管理和定员定额管理384

一、工会基本建设支出有关规定384

二、工会基本建设支出管理385

三、定员定额管理的主要内容387

第四节 对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的综合审查388

一、对预算编制的审查388

二、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查390

三、对工会经费收支决算的审查392

第五节 对经费收解和使用的审查393

一、对行政拨交经费的审查394

二、对经费使用的审查395

第六节 对工会资金管理的审查396

第十八章 工会信息工作399

第一节 工会信息的概念、内容和特征399

一、工会信息的概念399

二、工会信息的内容399

三、工会信息的特征401

四、工会信息的分类404

第二节 工会信息的收集、写作和应用405

一、工会信息的收集405

二、工会信息的写作408

三、工会信息的传递413

四、工会信息的应用414

第三节 工会信息网络和工会信息员队伍建设417

一、工会信息网络417

二、工会信息员的素质要素417

三、工会信息员队伍的构成和发展420

第十九章 当代中国工人运动422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工人运动422

一、建国后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422

二、工人运动的曲折发展过程424

三、工会法规的建设426

四、工会理论的探索427

第二节 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431

一、前苏联的工人运动431

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432

三、1989年以来苏东国家工会的重大变化与工运走向434

四、苏东剧变后的工运反思436

第三节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438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状况438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440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会运动441

素质篇447

第二十章 工会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447

第一节 观念转变天地宽447

一、时代要求的观念448

二、工作要求的观念449

第二节 培养素质增强能力451

一、政治思想素质452

二、文化专业素质453

三、组织管理素质453

四、生理心理素质457

第三节 掌握方法讲究艺术458

一、工会领导方法458

二、工会领导艺术462

第四节 树立作风 重塑形象467

一、树立良好的领导作风467

二、建立真正的领导威信469

三、塑造美好的社会形象470

第二十一章 工会干部应具备的法律知识472

第一节 法律基础知识472

一、法律的概念及其本质472

二、法律关系472

三、法律学若干实用的基本概念474

第二节 法律赋予工会的权利和义务478

一、工会的一般权利和义务478

二、工会的具体权利和义务480

第三节 民法、税法概述485

一、民法概述485

二、税法概述489

第二十二章 当代科学技术496

第一节 科教兴国与我国科技发展战略496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496

二、我国科技发展战略499

第二节 高技术发展与我们的对策502

一、高技术及其特征502

二、高技术发展状况503

三、我们面临的形势和采取的对策508

第三节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513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513

二、人与自然矛盾加剧的主要表现514

三、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516

第二十三章 现代企业管理知识520

第一节 管理原理与组织520

一、工业企业的概念、任务、组织形式520

二、企业管理的发展521

三、现代企业制度525

第二节 企业领导制度和管理组织527

一、企业领导制度527

二、企业管理组织的基本形式529

三、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532

第三节 经营战略管理535

一、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导向、类型535

二、企业市场分析和市场预测537

三、产品策略和定价策略539

四、销售渠道和促销策略541

第四节 科技开发管理543

一、技术开发管理543

二、新产品开发管理544

三、质量管理和控制544

四、设备综合管理545

五、国有资产管理546

第二十四章 经济学理论介绍548

第一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简介548

一、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548

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550

三、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550

第二节 劳动经济学原理553

一、劳动力市场553

二、工资555

三、人力资本投资560

四、就业56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56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563

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566

三、非国有经济的发展567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配关系568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569

二、完善我国的分配方式和分配结构569

三、逐步实现共同富裕571

第二十五章 加入世贸组织与工会工作573

第一节 世贸组织概况及其对中国的影响573

一、世界贸易组织概况573

二、入世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575

三、入世对中国企业自身的影响579

第二节 入世对我国职工的影响582

一、加入WTO之后,就业形势更趋严峻582

二、入世对企业劳动关系将产生重大影响584

三、入世后出口导向工业化模式的强化,将导致劳动者权益受到压制585

第三节 入世对我国工会工作的影响585

一、工会的基层组织将受到更大的冲击586

二、工会的维护职能将更为突出586

三、工会的组织体制将发生重大变化587

第四节 工会工作针对入世应采取的对策589

一、工会工作必须创新589

二、进一步突出和履行工会的维护职能591

三、加强工会的培训职能,提高职工技术技能,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593

四、把工会工作的重点转向新建企业594

五、加强工会自身改革,推进工会工作的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5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