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理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法理学
  • 杨日然著 著
  • 出版社: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57144236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什么是法理学3

第二节 法理学之问题领域6

一、法价值论7

二、法的历史哲学11

三、法学之方法论(认识论)16

第三节 法理学之方法21

第二章 法的概念35

第一节 传统的法概念论35

一、规范说与事实说35

二、强制说与非强制说37

三、经验主义与批判主义38

四、法实证主义与自然法论39

第二节 法概念论在方法论上的性质40

一、古典的定义理论40

二、现代定义理论——现代逻辑学上之定义理论42

三、真正定义与事物说明、符号说明三者陈述之关系43

第三节 传统法概念论的评价因素46

第四节 法的定义52

(一)法的定义与法理学之认识目的52

(二)法的定义之开放性53

(三)法的定义之适度宽严54

(四)法律与道德在定义上之相异性56

(五)法社会学对法的定义60

附论一 法律的效力64

第三章 法的社会机能73

第一节 社会统合与社会统制73

一、社会统合与社会化73

(一)社会统合73

(二)社会化73

二、社会规范与社会统制74

(一)社会规范74

(二)社会统制76

三、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社会统制79

(一)无意识的统制79

(二)有意识的统制79

四、法作为社会统制的手段80

第二节 社会变迁对法的影响82

一、社会规范的演进82

(一)人智的发达82

(二)社会的变迁84

二、法律作为第二次义务规范85

(一)第一次义务规范86

(二)第二次义务规范87

三、近代市民法制的特色88

第四章 法律的解释与适用93

第一节 序说93

第二节 法律的解释95

一、文义解释104

(一)立法者意思说104

(二)法律规范意思说105

(三)折衷说106

二、体系解释107

三、社会法学的解释110

第三节 法学上的类推116

一、序说——类推的意义116

二、有关类推的争论与疑问117

(一)类推的逻辑性质117

(二)类推与扩张解释120

(三)类推与反对解释123

(四)类推的条件128

(五)类推的合目的性130

(六)类推与事物本质130

第四节 补充法源的援用132

一、习惯法的援用132

(一)法律确信说133

(二)承认说133

(三)折衷说134

二、判例的援用136

(一)判例的效力137

(二)判例的援用过程139

三、学说的援用141

(一)学说的效力141

(二)学说的种类143

(三)学说与判例145

(四)学说的滥用146

四、法理147

(一)法理的涵义147

(二)法理之法源性149

(三)援用法理裁判的客观性152

第五章 法解释学的性格与任务157

第一节 序说157

第二节 法解释学上认识的客观性162

一、客观性的涵义162

(一)认识主体的客观性的角度162

(二)认识结果的客观性的角度163

二、如何提高法解释学上认识的客观性?165

(一)形式逻辑的面向166

(二)经验科学的面向167

第三节 法解释学上的认识与实践171

一、法国法学中的法解释学171

(一)启蒙思想对于十九世纪法国法学的影响171

(二)自然法论对于十九世纪法国法学的影响172

二、德国法学中的法解释学174

第四节 概念法学与自由法论179

一、概念法学与自由法论的区别184

二、自由法论的贡献190

第五节 裁判的准立法功能193

第六章 法价值论199

第一节 社会科学上的理论与实践199

一、科学理论与实践问题199

二、自然科学的认知目的214

三、因果法则之概念与社会科学222

四、法经验科学作为社会科学225

(一)法社会学225

(二)法律史学231

附论二 如何以概念说明因果239

第二节法学与价值立场242

一、法评价对象的问题242

二、法价值论的问题领域243

三、分析价值论的类型245

四、自然法论的基础247

五、综合说明247

第三节 法价值的诸类型249

一、自然主义的法价值论249

二、直观主义的法价值论255

三、价值情绪说的法价值论262

第七章 法价值论的实践问题281

第一节 现代经验主义与价值相对主义281

一、经验主义的基本立场281

二、现代经验主义的价值观281

三、现代经验主义学者对于价值判断问题的立场283

四、关于价值相对主义的批评286

第二节 价值相对主义与民主主义289

一、价值相对主义与宽容精神291

二、战后对价值相对主义的批评297

三、多数决的原理300

四、多数决的前提要件3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