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方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制度创新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地方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制度创新研究
  • 陈宏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8265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41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方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制度创新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研究缘起、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2

(一)国内研究现状2

(二)国外研究现状8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11

三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2

(一)主要内容12

(二)研究思路13

(三)研究方法14

四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16

第二章 派驻机构的演进:历史回顾与反思18

一纪检监察机关的建立: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18

(一)苏维埃时期的工农检察部(委员会)18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民监察委员会与监察部(厅、局)20

(三)“文化大革命”前后纪检监察机关遭受重创23

(四)改革开放之后纪检监察机关的重建26

二派驻机构的产生:一种政治社会学的分析29

(一)助推经济调整与社会稳定29

(二)贯彻民主集中制并防止部门政治31

(三)纠错纠偏与防止翻案33

(四)强化权力监督与勤俭治国35

(五)汲取苏联经验和教训36

三双重管理体制:嬗变与困境40

(一)双重管理体制的嬗变40

(二)双重管理体制的制度困境41

(三)治理转型催生体制变革43

四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因时制宜的制度变迁47

(一)地方纪委的大胆探索47

(二)中央纪委的积极试点48

(三)体制改革的法律确认49

(四)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再次推进52

第三章 派驻机构高效运转: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55

一 国家治理中的制度自信:值得深思的话语体系55

(一)何谓制度自信55

(二)制度何须自信59

(三)制度何以自信63

(四)自信何以持续65

二权力监督机制的完善:制度自信的生成基础68

(一)权力监督的比较优势:制度自信的客观依据69

(二)权力监督的整体效能:制度自信的逻辑基础74

(三)权力监督的现实状况:制度自信的严峻挑战78

三让派驻机构运转起来:完善权力监督机制的理性选择83

(一)派驻机构在权力监督体系中的地位:基于制度结构的分析84

(二)派驻机构的功能优势:与其他监督机构的比较87

(三)派驻机构改革的溢出效应:中国特色权力监督机制建立的激励因素91

第四章 派驻机构的运行状况:基于东中西部地区的抽样调查95

一三种派驻模式及其比较95

(一)点派驻模式95

(二)片派驻模式96

(三)混合派驻模式98

(四)三种模式的比较98

二统一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效102

(一)派驻人员的派驻意识明显增强102

(二)派驻机构的地位有所提升103

(三)工作成效初步显现106

三派驻机构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108

(一)独立性和权威性缺乏109

(二)对班子成员的监督有限109

(三)工作力度有待加强111

(四)内部协调难度增加112

四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113

(一)职能定位不够准确113

(二)权责关系不够明晰115

(三)利益关系未能理顺116

(四)人事制度不尽合理118

(五)考核评估不够完善121

第五章 反腐机构绩效制约因素与互动模式:一种解释性分析框架124

一反腐机构的绩效差异:值得关注的重大课题124

二反腐机构绩效制约因素:基于域外经验的阐释125

(一)独立的组织架构:组织运行的体制环境126

(二)符合需要的特殊权力:组织权威的生成基础128

(三)充足的资源供给:组织运行的物质保障130

(四)惩防结合与德法并举:标本兼治的战略选择132

(五)高层与民众意志:组织运行的生态环境134

三绩效制约因素的互动模式:一种新的分析框架136

(一)“弱支持弱行动”:绩效最差的互动模式137

(二)“弱支持强行动”:绩效较差的互动模式138

(三)“强支持弱行动”:次优状态的互动模式139

(四)“强支持强行动”:最优状态的互动模式139

四建构最优绩效模式:派驻机构的发展理路141

第六章 派驻机构的制度创新:基于解释性分析框架的反思144

一预防还是治疗:派驻机构职能辨析144

(一)派驻机构职能重叠: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145

(二)科学合理的职能定位:派驻机构健康发展的基础146

(三)四种职能组合模式:现实中的抉择困境148

(四)建立以预防为主的职能模式:派驻机构职能的合理定位150

二纪检组长还是部门首长:廉政建设的责任人辨析157

(一)谁担任责任人更有利于廉政建设:廉政建设责任划分的基本依据158

(二)廉政建设的责任划分:四种可能的模式选择159

(三)建立以纪检组长为主的责任模式:廉政建设责任机制的创新161

(四)二者的分工与协作:新模式下的制度重构167

三派驻机构负责人的身份定位:四种模式的比较分析171

(一)化解派驻机构负责人的身份冲突:派驻机构高效运行的重要前提171

(二)四种身份定位模式:现实中的抉择困境173

(三)“进入班子、不享福利”的身份模式:符合国情的现实选择177

四派驻机构人事制度创新:基于监督成效的分析184

(一)科学合理的人事制度安排:派驻机构监督成效的重要保障185

(二)激励缺失与结构失衡:派驻机构人事制度的根本缺陷187

(三)以独立性、权威性为导向的人事制度的建构:域外监督监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190

(四)基于监督成效的人事制度创新:派驻机构高效运行的路径选择194

五腐败案件是否列为评估指标: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绩效考核的困境与超越197

(一)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估:派驻机构绩效管理的组成因素198

(二)腐败案件是否列为评估指标:派驻机构绩效考核的两难选择201

(三)从案件侦破方式界定责任:突破困境的有效路径203

(四)过程导向与结果导向的结合:派驻机构绩效评估的整体设计205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211

一基本结论211

(一)统一管理体制改革缺乏统一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改革进程差异明显211

(二)体制改革后配套制度并没有完全建立,严重制约派驻机构的绩效发展212

(三)派驻机构的职能定位并不十分合理,比较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213

(四)派驻机构负责人是否应当担任驻在部门领导、在廉政建设中应当承担何种责任,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214

二政策建议214

(一)制定统一管理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最大程度地减少改革的障碍与阻力215

(二)全面剥离派驻机构与驻在部门的利益关系,提升派驻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215

(三)厘清派驻机构的基本职能,强化事前监督和腐败预防216

(四)建立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相结合的考核评估制度,完善奖惩和问责机制216

(五)建立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工作规范,提升派驻机构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216

附件一 地方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运行情况与制度完善研究问卷调查表218

附件二廉政教育问卷调查表224

参考文献226

后记2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