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cdma2000网络技术与应用【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冯建和,王卫东,房杰,陈剑波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22211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224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码分多址-移动通信-通信网-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cdma2000网络技术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cdma2000标准发展历程1
1.1 cdma2000技术标准2
1.2 CDMA系统优势3
1.3 移动通信系统演进历程4
1.3.1 模拟移动通信系统5
1.3.2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6
1.3.3 增强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9
1.4 cdma2000标准演进11
1.5 CDMA移动网络的比较14
第2章 CDMA基本原理17
2.1 CDMA基本概念18
2.1.1 CDMA基本术语18
2.1.2 CDMA长码和短码19
2.1.3 IS-95 CDMA系统应用简介19
2.2 CDMA数学模型21
2.2.1 同步码分多址(S-CDMA)21
2.2.2 异步码分多址(A-CDMA)22
2.3 CDMA地址码24
2.3.1 瑞得麦彻函数24
2.3.2 沃尔什(Walsh)函数25
2.3.3 伪随机码(PN码)27
2.3.4 Gold码31
2.4 cdma2000系统中的地址码32
2.4.1 OVSF码的基本概念32
2.4.2 OVSF码的数学理论33
2.4.3 OVSF码的正交性质33
2.4.4 QOF码34
第3章 移动通信的传播环境36
3.1 无线电波基本传播机制37
3.1.1 自由空间电波传播37
3.1.2 反射和折射38
3.1.3 绕射39
3.1.4 散射41
3.2 无线信道的特点与衰落类型42
3.2.1 无线信道的特点42
3.2.2 无线信道衰落类型44
3.3 主要传播预测模型介绍51
3.3.1 宏小区传播模型53
3.3.2 微小区传播模型57
3.3.3 室内传播模型59
3.3.4 IMT-2000信道模型61
3.4 无线信道特性对cdma2000系统的影响63
3.4.1 3G系统无线信道的特点63
3.4.2 无线信道特性对3G系统的影响64
3.4.3 无线信道的实地测量工作对3G系统的重要性65
第4章 cdma2000基础知识66
4.1 移动通信技术67
4.1.1 蜂窝技术67
4.1.2 双工技术68
4.1.3 多址接入技术69
4.2 CDMA地址码71
4.2.1 Walsh(沃尔什)码71
4.2.2 伪随机序列码(PN码)71
4.2.3 根据码型划分的信道72
4.3 CDMA网络核心技术72
4.3.1 功率控制技术72
4.3.2 分集合并技术73
4.3.3 切换技术75
4.3.4 话音编码技术78
4.3.5 信道调制技术78
4.3.6 码分多址技术78
4.4 CDMA移动通信网络结构79
4.4.1 基站子系统(BSS)81
4.4.2 交换子系统(MSS)81
4.4.3 操作维护子系统(OMM)82
4.5 CDMA接口与协议82
4.5.1 系统接口82
4.5.2 接口协议84
4.6 CDMA移动网络编号85
4.6.1 移动用户号码(MDN)85
4.6.2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和移动台识别码(MIN)86
4.6.3 HLR号码86
4.6.4 MSC号码87
4.6.5 临时本地用户号码(TLDN)87
4.6.6 电子序列号(ESN)87
4.6.7 系统识别码(SID)和网络识别码(NID)87
第5章 cdma2000网络系统88
5.1 cdma2000网络结构89
5.2 cdma2000网络互联接口90
5.3 cdma2000核心网络92
5.4 cdma2000应用流程96
5.4.1 移动性管理流程96
5.4.2 网络切换流程98
5.4.3 安全保密流程99
5.4.4 基本呼叫流程103
5.4.5 补充业务流程106
5.4.6 呼叫限制类补充业务流程108
5.4.7 号码识别类补充业务流程110
5.4.8 其他类补充业务流程111
5.5 智能网业务113
5.6 cdma2000 1x核心网分组域114
5.6.1 分组域的构成和分类114
5.6.2 简单IP116
5.6.3 移动IP117
第6章 cdma2000无线系统119
6.1 cdma2000的空中接口120
6.2 空中接口协议栈模型120
6.3 cdma2000 1x物理层122
6.3.1 几个基本概念122
6.3.2 射频频段124
6.3.3 cdma2000物理信道125
6.3.4 cdma2000 1x物理层基本技术131
6.4 cdma2000 1x链路层136
6.4.1 cdma2000 MAC子层协议136
6.4.2 cdma2000 LAC子层协议140
6.5 cdma2000 1x信令业务层协议140
6.5.1 信令结构及层间接口141
6.5.2 第三层信令消息流程141
第7章 cdma2000增强技术144
7.1 1x EV-DO概述145
7.1.1 1x EV-DO发展背景145
7.1.2 1x EV-DO特点146
7.2 1x EV-DO网络结构147
7.2.1 网络模型147
7.2.2 接入终端148
7.3 1x EV-DO无线接入网络148
7.3.1 无线接入网结构148
7.3.2 无线接入网单元149
7.3.3 接口协议149
7.4 1x EV-DO空中接口协议150
7.4.1 空中接口结构150
7.4.2 协议通信方式151
7.4.3 物理层151
7.4.4 MAC层156
7.4.5 安全层161
7.4.6 连接层162
7.4.7 会话层164
7.4.8 流层167
7.4.9 应用层167
7.5 1x EV-DO分组域168
7.5.1 分组域的网络结构168
7.5.2 网络实体169
第8章 cdma2000 1x EV-DO A接口171
8.1 1x EV-DO参考模型172
8.2 1x EV-DO IOS接口173
8.2.1 A8/A9接口173
8.2.2 A10/A11接口174
8.2.3 A12接口175
8.2.4 A13接口175
8.2.5 其他接口176
8.3 1x EV-DO呼叫流程176
8.3.1 分组数据会话状态176
8.3.2 AT发起的HRPD会话177
8.3.3 HRPD连接释放179
8.3.4 休眠态下的数据传输182
8.3.5 不同1x EV-DO切换流程184
8.4 1x EV-DV简介185
8.4.1 1x EV-DV概述185
8.4.2 1x EV-DV的关键技术187
8.5 1x EV-DV的后向兼容和发展192
第9章 cdma2000无线资源管理193
9.1 接入控制194
9.1.1 接入控制机制194
9.1.2 cdma2000 1x系统中的接入控制机制194
9.1.3 1x EV-DO系统中的接入控制机制195
9.2 功率控制195
9.2.1 功率控制分类195
9.2.2 功率控制机制196
9.2.3 cdma2000 1x功率控制机制197
9.2.4 1x EV-DO系统的功率控制机制198
9.3 速率控制200
9.3.1 1x EV-DO前向速率控制200
9.3.2 1x EV-DO反向速率控制200
9.4 切换控制200
9.4.1 软切换控制机制201
9.4.2 1x EV-DO系统软切换机制204
9.5 扩频码管理204
9.5.1 OVSF码管理机制205
9.5.2 cdma2000 1x中OVSF码分配规则207
9.5.3 1x EV-DO中OVSF码分配规则207
9.5.4 QOF码管理机制208
9.6 分组调度208
9.7 链路自适应210
9.7.1 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AMC)210
9.7.2 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技术(HARQ)210
第10章 cdma2000网络业务质量分析212
10.1 cdma2000网络规划影响因素213
10.1.1 呼吸效应213
10.1.2 远近效应214
10.1.3 业务的非对称性214
10.1.4 业务的多样性214
10.1.5 网络规划的自由度增大214
10.2 cdma2000业务预测214
10.2.1 用户总量预测215
10.2.2 每用户平均忙时业务量预测216
10.2.3 话务分布密度预测218
10.3 cdma2000性能分析指标221
10.3.1 前向导频强度221
10.3.2 业务信道221
10.3.3 误帧率222
10.3.4 终端接收功率222
10.3.5 终端发射功率222
10.3.6 软切换率222
10.4 cdma2000网络性能分析方法223
10.4.1 覆盖分析方法223
10.4.2 容量分析方法225
10.43 切换分析方法225
第11章 cdma2000网络规划227
11.1 无线网络规划目标228
11.2 无线网络规划内容229
11.3 无线网络规划准备230
11.3.1 网络链路预算230
11.3.2 网络容量估算235
11.4 cdma2000无线网络规划236
11.4.1 覆盖规划237
11.4.2 容量规划238
11.4.3 PN码规划240
11.4.4 站址规划242
11.4.5 功率规划242
11.4.6 切换规划243
第12章 cdma2000最新业务应用245
12.1 cdma2000移动业务应用246
12.2 cdma2000个性化应用业务248
12.2.1 爱音乐(全曲下载/振铃)业务248
12.2.2 手机视频流媒体服务249
12.3 cdma2000集中化应用业务250
12.3.1 移动综合办公业务250
12.3.2 天翼Live253
12.4 cdma2000综合化应用业务254
12.4.1 无线宽带视频监控业务254
12.4.2 无线宽带流媒体服务256
12.5 cdma2000移动位置应用258
12.5.1 cdma2000早期位置业务258
12.5.2 cdma2000移动定位技术259
12.5.3 cdma2000移动位置服务网络架构260
12.5.4 cdma2000定位服务应用261
第13章 cdma2000基站维护信息化应用263
13.1 基站巡检维护管理的困难和问题264
13.1.1 人工巡检突出的管理困难264
13.1.2 网络故障快速处理的调度问题264
13.1.3 资产核查效率低、及时性差的限制因素多的问题265
13.1.4 维护预算管理与落实执行难度大的困难265
13.2 基站维护信息化系统实现基站巡检精确化管理265
13.3 基站维护信息化系统采用的主要技术266
13.3.1 采用二维码标识网络基站266
13.3.2 采用cdma2000智能终端267
13.3.3 基站巡检维护内容表单化267
13.3.4 GPS定位技术268
13.3.5 Web GIS技术269
13.3.6 蓝牙无线数据传送技术270
13.4 基站维护信息化系统实例介绍271
13.4.1 基站维护信息化系统总体方案271
13.4.2 基站巡检管理272
13.4.3 障碍处理与调度管理274
13.4.4 基站设备资产核查管理275
13.4.5 基站维护预(结)算管理277
13.5 我的工作台管理277
13.5.1 我的工作278
13.5.2 工作信息发布278
13.5.3 规范管理279
13.5.4 技术园地280
13.5.5 下载中心280
缩略语281
参考文献291
热门推荐
- 2658273.html
- 3488793.html
- 3851324.html
- 3295543.html
- 2289597.html
- 1735384.html
- 3285910.html
- 280342.html
- 3129807.html
- 727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01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835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49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09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58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02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77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1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72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5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