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学生成才素质与学习方法【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大学生成才素质与学习方法
  • 熊笃,石玲编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753667051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学生成才素质与学习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上篇 大学生成才素质3

第一章 思想道德素质3

一、传统伦理道德3

(一)“五德”:温、良、恭、俭、让3

(二)“五常”:仁、义、礼、智、信4

二、政治思想道德12

(一)以民为本、为民造福的政治信念13

(二)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政治责任15

(三)光大人性、修身慎独的自律精神19

三、职业岗位道德27

(一)高度的岗位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27

(二)遵纪守法、廉洁公正的处事原则29

(三)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32

(四)善于团结、注重协作的团队精神33

第二章 科学文化素质36

一、学:学养,一专多能,读万卷书,走万里路38

(一)合理地确立近期和长远的奋斗目标38

(二)形成适合自己的“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41

(三)学而不厌、持之以恒的勤学精神45

(四)“走万里路”:丰富社会阅历实践53

(五)克服十种不良学风,坚持五个结合54

二、才:才能,智力和能力的最佳结合58

(一)智能概论58

(二)说话才能60

(三)写作才能65

(四)组织才能68

(五)处事才能71

(六)艺术才能75

三、识:远见卓识,是发挥“才”、“学”的关键76

(一)“识”是有效发挥才学的关键76

(二)远识:富有前瞻性的预见78

(三)深识:富有学术性的创见81

(四)鉴识:观察鉴别人的卓见87

第三章 身体心理素质92

一、身体健康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92

(一)均衡营养,远离不良嗜好93

(二)适度锻炼,并持之以恒93

(三)作息规律,讲究卫生94

二、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94

(一)个性心理特征95

(二)态度的重要性102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103

(一)正确的自我意识103

(二)积极的人生态度104

(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高的成就动机104

(四)坚忍不拔的意志105

(六)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和谐的人际关系106

(五)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106

四、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原因及自我调适107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07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110

五、大学生自我调适心理的方式111

(一)树立崇高理想,培养科学人生观112

(二)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112

(三)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心理调控能力113

(四)增强适应性和人际交往的能力114

(五)摆正恋爱的适当位置116

下篇 大学生学习方法121

第四章 学习方法绪论121

一、为什么要强调学习方法122

二、大学生学习不力的原因分析123

(一)环境原因123

(二)目标原因124

(三)专业、课程原因124

(五)方法原因125

(四)就业原因125

三、课堂学习的有效方法126

(一)课前一定要预习127

(二)听课要集中注意力127

(三)积极参加讨论,踊跃发言128

(四)做好课堂笔记129

第五章 自学读书方法132

一、读书中加强记忆的作用和方法133

(一)记忆的作用和分类功能133

(二)加强记忆力的八种方法135

二、对前人读书方法的梳理综述140

(一)目录读书法140

(二)目标读书法142

(三)八面受敌法144

(四)精细熟读法145

(五)提要钩玄法147

(六)博采群尖法148

(七)博以返约法150

(八)同类合并法152

(九)主动交叉法154

三、对“五层塔型读书法”的构想156

(一)泛读157

(二)通读158

(三)精读158

(四)熟读159

(五)背诵159

第六章 思维研究方法162

(一)博取实证法163

(二)披沙拣金法164

(三)分析综合法166

(四)多向思维法168

(五)质疑求证法170

(六)类比异同法172

(七)定量分析法174

(八)触类旁通法176

(九)进入跳出法177

(十)层层递进法180

第七章 书目文献检索方法183

一、目录索引和工具书的作用183

(一)答疑解惑的良师益友183

(二)读书治学的入门途径184

(三)科学研究的必由之路184

(四)文化风尚的盛衰之志185

二、综合类书目检索186

(一)有提要的书目186

(二)无提要的书目190

三、单科类书目检索195

(一)文学艺术类195

(二)历史文博类200

(三)哲学、宗教类203

(四)法学法律类205

(五)经济管理类207

(六)理工农医类210

四、专题类资料检索211

(一)文学类专题资料举例212

(二)作品专题研究资料,如215

(三)历史类专题资料举例217

(四)经济类专题资料举例219

(一)综合类论文目录索引223

一、纸质记载的论文目录检索223

第八章 论文文献检索方法223

(二)单科类论文目录索引226

二、光盘检索与网络信息检索245

(一)光盘检索245

(二)网络信息检索247

附录263

附录一 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263

附录二 教育部规定大学生素质教育必读书目40本2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