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苗疆绥宁【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古苗疆绥宁
  • 吴荣臻等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 ISBN:7540907770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41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3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古苗疆绥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关于“熟苗”问题3

二、关于姓氏与民族的问题9

人文地理篇19

第一章 地理环境19

一、疆域历史20

(一)古三苗国属地22

(二)“五溪蛮”地26

(三)古“苗疆”地26

二、生态环境26

(一)绿海明珠——黄桑37

(二)长苞铁杉38

(三)六鹅洞瀑布39

(四)“云拥天阙”40

(五)千年银杏41

(六)高登山普照寺42

第二章 苗族社会结构45

一、苗民家庭45

(一)家庭类型45

(二)家庭成员46

(三)家庭财产分配原则50

(四)家法家规51

二、苗族村落52

(一)村落风水52

(二)村落结构58

(三)住房结构60

(四)村落设施61

三、苗族社会组织65

(一)“榔款”组织66

(二)理事头人组织74

(三)宗祠组织76

(四)原始宗教组织78

(五)鼓社文化组织79

第三章 清以前绥宁苗民的反抗斗争85

历史篇85

一、唐宋时期绥宁苗民捍卫民族区域自主权利的斗争86

(一)张伯靖领导的五溪地区民族起义89

(二)潘金盛捍卫“飞山峒”的斗争91

(三)杨晟台保“封土”的斗争95

(四)杨再兴复“封地”的斗争99

二、元明时期绥宁苗民反压迫的斗争101

(一)吴天保反元斗争102

(二)李天保反“征讨”的斗争104

(三)李再万复苗地的斗争107

第四章 清代绥宁苗民大起义112

一、清前期绥宁“苗疆”的社会状况114

(一)“苗疆”的社会制度和经济状况114

(二)严重的民族压迫和苗民的苦难生活117

(一)竹岔山惨案123

二、粟贤宇领导苗民起义123

(二)湘、粤边境苗民大联合准备起义125

(三)武装起义的爆发128

三、抗击清军的围剿132

(一)清军会剿苗疆132

(二)白石之战135

(三)清军再次增兵,义军奋勇抗敌139

(四)张广泗率五省官兵会剿144

四、起义失败及苗疆“善后”事宜150

(一)众首领遇害及起义的最后失败150

(二)清军班师及苗疆“善后”事宜157

习尚篇169

第五章 苗族婚姻169

一、通婚原则169

(一)同苗姓不婚169

(三)姨表不婚171

(二)同宗不婚171

(四)禁止“舅霸姑婚”173

(五)旧时苗汉不婚174

二、婚姻形式175

(一)自由婚175

(二)“说亲婚”176

(三)“扁担婚”176

(四)“半路婚”177

(五)“填房婚”177

(六)“转亲婚”178

(七)“招郎婚”178

三、恋爱方式179

(一)跳月求偶179

(二)歌语联姻180

(三)草标幽会184

(四)信物定情186

(一)说媒与配属相187

四、订婚与走亲187

(二)放口189

(三)婚约190

(四)认亲赏婿191

(五)行亲和拜大年192

五、结婚礼俗193

(一)报日子193

(二)过礼194

(三)修眉髻发194

(四)迎亲195

(五)哭嫁与“山闺”195

(六)“分火”与“合火”202

(七)“躲新娘”、“打窝窝伞”与“跳格筛”203

(八)聚亲贺喜204

(九)吃“排家饭”与“闹新房”208

(十)款客叙礼211

(十一)赠鞋显女红212

(十二)祭水与回门212

第六章 苗族礼仪节庆214

一、礼仪214

(一)诞礼214

(二)寿礼216

(三)葬礼葬俗217

二、节庆225

(一)正月十五过小年225

(二)四月八“姑娘节”226

(三)五月十五“大端午节”226

(四)六月六“社火”节226

(五)六月十六杀牛祭祖227

(六)七月半接“老客”227

(九)“腊八节”228

(八)十月过苗年228

(七)尝新节228

(十)吃年庚饭229

第七章 苗民饮食服饰231

一、饮食231

(一)苗茶231

(二)苗菜232

(二)苗糍粑233

二、服饰235

(一)穿花235

(二)戴银235

第八章 信仰与崇拜237

一、祖先崇拜237

(一)民族始祖崇拜237

(二)血缘祖先崇拜239

(三)家庭或家族祖先崇拜240

(一)“犬图腾”崇拜241

二、槃瓠崇拜241

(二)“梅山神”崇拜243

三、自然崇拜246

(一)对太阳的崇拜246

(二)对月亮的崇拜247

(三)敬奉“土地神”247

(四)祭山、敬石249

(五)祭水250

(六)动物崇拜251

(七)植物崇拜252

(八)火崇拜252

四、人造物崇拜253

五、行业崇拜254

六、鬼神崇拜257

(一)“招魂”258

(二)“隔鬼”、“驱魔”260

(三)“放犁头火”261

(四)“放桐子”265

(五)“收瘟”265

(六)“求雨”266

七、苗巫及巫术268

(一)苗巫的历史作用268

(二)巫术272

第九章 绥宁苗语275

一、语音278

(一)声母278

(二)韵母287

(三)声调293

二、词汇296

(一)构词方式296

(二)汉语借词300

(一)词类302

三、语法302

(二)词组312

(三)句子成分314

(四)语序317

附:苗语方言对照表319

术业篇335

第十章 绥宁苗族教育335

一、古苗文教育335

(一)绥宁古苗文的创制及推广336

(二)清政府销毁苗文338

(三)古苗文创立的历史意义339

二、民间口头教育340

(一)“堂子”教育340

(二)“三朝”教育341

(三)“歌会”教育342

(六)“灯会”教育344

(四)“款会”教育344

(五)“鼓社”教育344

三、苗学教育345

(一)苗学的创办345

(二)苗学教育的发展347

(三)苗学招生办法348

(四)苗学的管理349

(五)办学宗旨及教学内容349

(六)人才培养350

四、公学与私塾351

(一)社学352

(二)书塾352

(三)书院、学闾353

第十一章 苗医354

一、苗医诊断特点354

(一)血诊354

(三)物诊355

(二)应诊355

二、苗医治疗特点356

(一)烧法356

(二)烫法357

三、苗医药物加工制作特点357

四、苗医理论特点358

(一)重象形命名,病理与药理相对统一358

(二)重“阴阳”、“五行”、辨证施治360

(三)重“神药两解”,“神治”与“药治”辨证统一363

第十二章 绥宁苗拳365

一、苗拳的建构特点366

(一)武功与武德相联系,优化道德情操366

(二)意、气、形相统一,强化防卫本领367

(三)健身与防卫相结合,提高民族素质367

二、绥宁苗拳收徒授艺特点368

(一)收徒参师特点368

(二)授艺及操练特点370

三、苗拳技击特点372

(一)以防为主372

(二)多变法373

(三)重稳健紧凑,忌跳跃舒展374

四、苗拳功力操练特点374

(一)专一、超脱、净化374

(二)权衡度376

第十三章 工艺378

一、建筑工艺378

(一)“干栏式”楼房379

(二)苗族吊脚楼380

(三)鼓楼381

(四)风雨桥382

(五)凉亭384

(六)宗伺、庙宇385

(一)苗绣387

二、服饰制作工艺387

(二)银饰389

三、雕刻工艺390

(一)石雕390

(二)木雕390

(三)根雕391

四、其他工艺391

(一)彩绘391

(二)剪纸391

(三)“万花茶”制作工艺392

(四)玉兰片制作工艺393

第十四章 文娱394

一、苗歌会394

二、吹木叶394

四、打秋千395

五、打棋子395

三、打抢燕395

(一)“牛角棋”396

(二)“裤裆棋”396

(三)“打三棋”396

(四)“五子飞”397

(五)“六子棋”398

(六)“五行棋”398

(七)“豆腐棋”398

(八)“皇帝棋”399

(九)“牛角棋”399

六、龙灯会400

(附《龙灯歌》)402

七、耍狮子409

八、打闹年锣410

九、逗“春牛”410

后记4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