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药药剂员【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明延波主编 著
-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75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5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药药剂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基础知识3
第1章 药学职业道德3
第一节 药学职业道德基本原则3
一、药学职业道德的概念3
二、药学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3
三、药学职业道德规范4
第二节 职业守则5
一、药学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准则5
二、药学职业道德基本范畴6
第2章 中药基本理论8
第一节 中药的性能8
一、四气8
二、五味8
三、升降浮沉10
四、归经11
五、毒性11
第二节 中药配伍12
第三节 用药禁忌13
一、配伍禁忌13
二、妊娠用药禁忌13
三、服药饮食禁忌13
第四节 用药的剂量与用法13
一、中药的用药剂量13
二、中药的用法13
第3章 中药鉴定技术16
第一节 中药鉴定的依据和取样16
一、中药鉴定的依据16
二、药材取样的方法16
第二节 中药鉴定方法17
一、中药来源鉴定17
二、中药性状鉴定18
三、中药显微鉴定20
四、中药理化鉴定21
第4章 中成药基本知识24
第一节 方剂与治法24
一、治法概述24
二、方剂与治法的关系24
三、常用治法24
第二节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25
一、方剂的配伍目的25
二、方剂的基本结构26
三、方剂的变化形式26
第三节 方药的服法27
第四节 解表中成药27
一、辛温解表27
二、辛凉解表28
三、表里双解29
四、扶正解表30
第五节 泻下中成药31
一、寒下31
二、润下31
第六节 清热中成药32
一、清气解毒32
二、清热泻火32
三、清热凉血33
四、清热解暑34
五、清虚热34
第七节 温里中成药34
一、温中祛寒35
二、回阳救逆35
三、温经散寒36
第八节 补益中成药36
一、补气36
二、补血37
三、气血双补38
四、补阴39
五、补阳39
第九节 收涩中成药40
一、固表止汗40
二、收涩止酸40
三、涩肠止泻41
四、涩精止遗41
五、固崩止带42
第十节 安神中成药42
一、镇心安神42
二、养心安神43
第十一节 开窍中成药43
一、凉开44
二、温开44
第十二节 理气中成药45
一、行气45
二、降气46
第十三节 理血中成药46
一、活血祛瘀46
二、止血47
第十四节 治风中成药47
一、疏散外风47
二、平息内风48
第十五节 祛湿中成药48
一、燥湿和胃49
二、清热利湿49
三、利水渗湿50
四、温化寒湿50
五、祛风除湿51
六、攻逐水饮51
第十六节 祛痰中成药52
一、燥湿化痰52
二、润燥化痰52
三、清热化痰53
四、温肺化痰53
五、治风化痰54
第十七节 消导中成药54
一、消食导滞55
二、健脾开胃55
第十八节 驱虫中成药55
第5章 中药化学57
第一节 提取分离的方法和技术57
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57
二、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精制方法57
第二节 糖类和苷类59
一、糖类59
二、苷类59
第三节 黄酮类化合物61
一、结构和分类61
二、理化性质62
三、提取与分离63
四、检识64
第四节 醌类65
一、结构和分类65
二、理化性质66
三、提取与分离67
四、检识69
第五节 香豆素和木脂素69
一、香豆素69
二、木脂素71
第六节 萜和挥发油73
一、萜类73
二、挥发油74
第七节 强心苷75
一、结构和分类76
二、理化性质76
三、提取与分离77
四、检识78
第八节 皂苷79
一、结构和分类79
二、理化性质80
三、提取与分离81
四、检识81
第九节 生物碱82
一、结构和分类82
二、理化性质82
三、提取与分离83
四、检识84
第十节 其他成分85
第6章 中药制剂分析87
第一节 中药制剂的鉴别87
一、性状鉴别87
二、显微鉴别87
三、理化鉴别88
第二节 中药制剂的检查89
一、检查的项目89
二、一般杂质检查90
三、特殊杂质检查92
第三节 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92
一、化学分析法93
二、仪器分析法93
第四节 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95
一、生物碱类95
二、黄酮类98
三、皂苷类99
四、醌类100
五、挥发油类101
六、其他类成分101
第7章 中药药理基本理论103
第一节 中药药性103
一、四气的药理103
二、五味的药理104
三、升降浮沉的药理105
四、归经的药理105
五、毒性的药理106
第二节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107
一、药物因素107
二、机体因素109
三、环境因素109
第8章 法律法规知识111
第一节 药品管理法规11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111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119
第二节 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121
一、医疗机构药品的分类管理121
二、医疗机构的制剂和调剂的管理127
中篇 工作要求131
第9章 中药保管131
第一节 中药的贮存和保管131
一、中药库房的日常管理131
二、中药贮存保管中易发生的问题及其防治133
三、影响中药变质的因素135
四、毒性中药的保管136
第二节 中药的养护136
一、清洁养护方法136
二、干燥养护方法136
三、冷藏养护方法138
四、对抗养护方法138
五、气调养护方法138
六、化学药剂养护方法138
七、双低养护方法139
八、生物养护方法139
九、其他养护方法139
第10章 中药调剂140
第一节 处方140
一、处方的类型140
二、药方组成的格式141
三、药名变化与常用术语145
第二节 药房146
一、药房布局146
二、内部设施147
三、药斗编排147
四、常用工具的使用148
第三节 特殊管理药品和禁忌药149
一、常见的麻醉药149
二、常见的医疗用毒性药品150
三、中药的配伍与禁忌158
第四节 中药的剂量与计量161
一、中药的用量161
二、中成药的用量162
三、中药的计量163
第五节 中药处方应付163
一、中药别名和并开药应付163
二、处方用药应付炮炙的品种166
三、处方用药应付捣碎的品种167
四、调剂中需要单包的药品167
第六节 调配处方和操作规程168
一、审方169
二、调配处方169
三、复核169
四、包装170
五、发药交代170
六、中成药调剂170
第11章 中药炮制172
第一节 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172
一、中药炮制的目的172
二、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174
第二节 中药炮制品的质量要求176
一、外观质量176
二、内在质量177
第三节 净选与加工178
一、清除杂质178
二、分离或去除非药用部位179
三、其他加工180
第四节 饮片切制180
一、中药材的软化处理180
二、饮片切制181
三、饮片干燥182
四、饮片包装182
第五节 炒法183
一、清炒法183
二、加辅料炒法184
第六节 炙法185
一、酒炙法185
二、醋炙法186
三、盐炙法186
四、蜜炙法186
五、姜炙法187
六、油炙法187
第七节 煅法188
一、明煅法188
二、煅淬法188
三、煅炭法188
第八节 蒸煮燀法189
一、蒸法189
二、煮法189
三、燀法190
第九节 其他制法190
一、复制法190
二、发酵法190
三、发芽法190
四、制霜法191
五、煨法191
六、提净法191
七、水飞法191
第12章 中药制剂193
第一节 空气净化与过滤193
一、空气净化与过滤的重要性193
二、防止微生物污染药剂的途径193
三、空气洁净技术与应用194
第二节 灭菌与无菌操作技术197
一、微生物限度要求198
二、灭菌技术198
三、无菌操作技术202
第三节 制药用水制备203
一、概述203
二、热原204
三、制药用水的制备205
四、制药用水的灭菌208
第四节 中药原料的粉碎、筛析与混合209
一、粉碎209
二、筛析213
三、混合216
第五节 中药材浸出218
一、药材成分与疗效的关系218
二、浸出原理219
三、浸出溶剂220
四、浸出方法221
五、浸出液的纯化技术227
六、蒸发233
七、干燥237
第六节 药品检测241
一、药检常用玻璃仪器241
二、常用化学试剂及溶液248
三、药检常用仪器设备253
第七节 液体制剂264
一、概述264
二、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265
三、表面活性剂267
四、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272
五、真溶液型液体制剂274
六、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276
七、混悬液型液体制剂280
八、乳浊液型液体制剂284
九、传统中药浸出制剂289
第八节 中药散剂、颗粒剂、胶囊剂和丸剂的制备300
一、散剂300
二、颗粒剂306
三、胶囊剂312
四、丸剂319
第九节 中药片剂制备333
一、概述333
二、片剂的辅料336
三、片剂的制备340
四、片剂的包衣350
五、片剂的质量检查357
六、片剂的包装358
第十节 中药栓剂制备359
一、概述359
二、栓剂的基质361
三、栓剂的制备与举例362
四、栓剂的质量检查364
第十一节 中药外用膏剂的制备365
一、概述365
二、软膏剂366
三、硬膏剂370
第十二节 其他剂型373
一、气雾剂373
二、膜剂376
三、丹药378
四、胶剂380
下篇 常用中药385
第13章 解表药385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385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391
第14章 清热药397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397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401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405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417
第五节 清虚热药420
第15章 泻下药423
第一节 攻下药423
第二节 润下药426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426
第16章 祛风湿药430
第一节 祛风湿散寒药430
第二节 祛风湿清热药436
第三节 祛风湿强筋骨药438
第17章 芳香化湿药440
第18章 利水渗湿药445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445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447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453
第19章 温里药456
第20章 理气药463
第21章 消食药473
第22章 驱虫药476
第23章 止血药480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480
第二节 化瘀止血药483
第三节 收敛止血药485
第四节 温经止血药487
第24章 活血化瘀药488
第25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502
第一节 化痰药502
第二节 止咳平喘药512
第26章 安神药517
第一节 重镇安神药517
第二节 养心安神药519
第27章 平肝息风药522
第一节 平抑肝阳药522
第二节 息风止痉药526
第28章 芳香开窍药531
第29章 补虚药535
第一节 补气药535
第二节 补血药542
第三节 补阳药544
第四节 补阴药554
第30章 收涩药563
第31章 外用药571
参考文献575
热门推荐
- 87159.html
- 1108588.html
- 369292.html
- 837955.html
- 3510495.html
- 3883600.html
- 3452610.html
- 1318601.html
- 3739253.html
- 21736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69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4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285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73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97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53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14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30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4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1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