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化学及水微生物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水化学及水微生物学
  • 贝有为,沈玉如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59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水化学及水微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篇 水化学1

第一章 水质概论1

§1-1.水的化学组成及性质1

§1-2.自然界中的水3

§1-3.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7

§1-4.对工业用水水质的要求11

§1-5.水源的选择16

§1-6.饮用水与工业用水净水过程介绍17

§2-1.化学反应速度19

第二章 溶液理论19

§ 2-2.化学平衡与质量作用定律的应用20

§2-3.电离学说23

§2-4.高子方程式及离子反应的方向26

§2-5.?解常数及离子平衡的应用29

§2-6.缓冲溶液40

第三章 胶体溶液43

§3-1.分散系43

§3-2.胶体粒子的大小46

§3-3.溶胶的结构48

§3-4.?胶的安定性及其凝聚52

§3-5.高分子物质的溶液54

§4-1.分析化学定义56

第四章 分析化学理论56

§4-2.容量分析的概念57

§4-3.浓度的表示及标准溶液的制配59

§4-4.容量分析的计算63

§4-5.中和法所用指示剂的性质64

§4-6.指示剂的选择66

§4-7.比色法原理70

§5-1.水的物理与化学分析72

§5-2.天然水的分析项目72

第五章 水的分析72

§5-3.分析时水样的采取73

§5-4.分析前水样的准备76

§5-5.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77

§5-6.污水的分析82

第六章 天然水的物理性质85

§6-1.温度85

§6-2.颜色与色度86

§6-3.水的臭与味88

§6-4.浑浊度89

§6-5.水的透明度91

§6-6.悬浮物、溶解残渣及总固体量92

第七章 天然水的酸碱性质及硬度94

§7-1.水的酸度94

§7-2.天然水的碱度95

§7-3.天然水的pH值99

§7-4.天然水的硬度101

§7-5.硬度的测定原理104

第八章 碳酸及其对水管的腐蚀107

§8-1.碳酸及其存在形式107

§8-2.碳酸的平衡108

§8-3.游离碳酸的测定(H2CO3+CO2)110

§8-4.侵蚀性碳酸的测定111

§8-5.金属水管的腐蚀114

§8-6.水中的溶解氧119

§8-7.溶解氧的测定原理121

第九章 凝聚123

§9-1.悬浮物及胶体粒子123

§9-2.硫酸铝的净水作用及性质123

§9-3.铁盐的净水作用及性质126

§9-4.天然水的去色128

§9-5.几种常见的凝聚剂130

§9-6.碱化133

§9-7.??剂用量的测定134

第十章 软化136

§10-1.软化的方法136

§10-2.用化学试剂法软化137

§10-3.离子交换法软化143

§10-4.热分解法使水软化151

第十一章 去铁、去锰、去盐151

§11-1.去铁151

§11-2.锰的去除156

§11-3.化学去盐158

§11-4.去硅161

第十二章 去气163

§12-1.去氧164

§12-2.二氧化碳的去除166

§12-3.硫化氢的去除166

第十三章 水的消毒167

§13-1.氯化法消毒的作用168

§13-2.氯化法消毒常用的试剂170

§13-3.氯化时影响杀菌作用的因素176

§13-4.去氯182

§13-5.其他的消毒方法184

第十四章 天然水及污水中的有机化合物186

§14-1.耗氧量的定义及测定原理187

§14-2.生化需氧量的定义及测定原理189

§14-3.天然水与污水的硝化作用191

§14-4.氨氮(或铵盐)及其测定192

§14-5.亚硝酸盐及其测定193

§14-6.硝酸盐及其测定195

第十五章 水中的有毒物质195

§15-1.氧化物195

§15-2.?化物198

§15-3.砷化物198

第十六章 微生物的形态特性200

§16-1.细菌的外形和太小200

第二篇 水微生物学200

§16-2.细菌细胞的构造203

§16-3.细菌芽胞的形成204

§16-4.细菌的鞭毛和运动206

§16-5.细菌的繁殖和菌落的形成207

§16-6.细菌的发育和变异209

§16-7.细菌的分类210

§16-8.其他微生物212

第十七章 微生物的生理特性215

§17-1.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215

§17-2.微生物的营养217

§17-3.酶221

§17-4.呼吸作用222

第十八章 外界环境对微生物发育的影响224

§18-1.物理因子对微生物发育的影响225

§18-2.化学因子对微生物发育的影响228

§18-3.生物因子对微生物发育的影响230

§18-4.微生物的死亡231

第十九章 培养和检查微生物的方法232

§19-1.培养基232

§19-2.灭菌、消毒和防腐234

§19-3.微生物的纯种分离法238

§19-4.检查细菌的方法239

§19-5.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法243

第二十章 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转化中所起的作用243

§20-1.自然界的碳素循环及微生物在其中所起的作用244

§20-2.发酵及氧化246

§20-3.自然界的氮素循环及微生物在其中的作用248

§20-4.自然界硫、磷、铁的转化及微生物在其中的作用255

第二十一章 致病微生物的一般认识259

§21-1.病原微生物和传染的概念259

§21-2.傅染的方式和途径 -262

§21-3.水中的细菌262

§21-4.饮用水的卫生细菌学检验268

第二十二章 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276

§22-1.污水及其处置和处理276

§22-2.污水的媛气性处理277

§22-3.污水的好气性处理279

§22-4.用微生物学方法处理污水的一般原则282

§22-5.外界环境因素对水体微生物群的影响284

§22-6.关于水体污染的概念及水体的自净作用286

第三篇 水化学与水微生物学实验289

第二十三章 水化学实验289

实验一基本操作(分析天平的使用)289

实验二基本操作(标准溶液的制配及其浓度的标定)294

实验三 色度的测定297

实验四 臭与味的测定300

实验五 浑浊度的测定301

实验六 透明度的测定(标准铅字法)303

实验七 透明度的测定(十字架法)304

实验八 悬浮物的测定304

实验九 溶解残渣及总固体量的测定306

实验十 悬浮物的沉淀速度308

实验十一 酸度的测定309

实验十二 碱度的测定311

实验三氢离子浓度的测定313

实验十四 硬度的测定(钠碱试剂法)315

实验十五 总硬度的测定(软脂酸钾法)317

实验十六游离碳酸的测定318

实验十七 侵蚀性碳酸的测定320

实验十八 溶解氧的测定323

实验十九 总铁量(Fe+++Fe+++)的测定(用KCNS比色法)327

实验二十余氯的测定(碘量法)329

实验二十一余氯的测定(比色法)331

实验二十二 氯离子的测定333

实验二十三硫酸盐的测定336

实验二十四 氨氮的测定337

实验二十五 亚硝酸氮的测定339

实验二十六 硝酸氮的测定341

实验二十七耗氧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343

实验二十八 生化需氧量的测定345

第二十四章 水微生物学实验347

实验一 培养基制备348

实验二 样品的接种350

实验三显微镜检查354

附录一水化学实验中有关各种溶液的配制358

附录二参考用表360

主要参考书刊3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