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肝脏疾病合理用药【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肝脏疾病合理用药
  • 宣世英,王少华,孙樱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0433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870页
  • 文件大小:135MB
  • 文件页数:896页
  • 主题词:肝疾病-用药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肝脏疾病合理用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肝脏与药物3

第一章 肝脏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概述3

第一节 肝脏的大体解剖结构3

第二节 肝脏的组织结构5

第三节 肝脏的生理功能6

第二章 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12

第一节 肝内药物代谢12

一、药物代谢类型13

二、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25

第二节 药源性肝损害34

一、药源性肝损害的机制34

二、药源性肝损害的临床表现38

第三节 肝损害时对药物代谢的影响40

第三章 治疗肝脏疾病用药的种类及其作用特点44

第一节 抗病毒药44

一、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44

二、抗丙型肝炎病毒(HCV)药物48

第二节 抗氧化剂49

第三节 细胞膜保护剂50

第四节 肝细胞解毒剂52

第五节 利胆剂53

第六节 抗纤维化药54

第七节 其他54

第二篇 肝脏疾病用药各论59

第四章 病毒性肝炎的合理用药59

第一节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合理用药5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60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63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67

第二节 慢性乙型肝炎的合理用药72

一、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73

二、抗病毒治疗的目标与意义75

三、有效抗病毒目标的治疗药物76

四、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77

五、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评价77

六、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79

七、抗病毒耐药及其处理意见96

八、抗病毒治疗终点与策略的探讨104

第三节 丙型肝炎的合理用药108

一、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109

二、抗病毒治疗的目的与意义111

三、有效抗病毒目标的治疗药物112

四、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与禁忌证113

五、抗病毒治疗应答的类型115

六、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116

七、抗病毒治疗应答的影响因素128

八、丙型肝炎患者的监测和随访129

第四节 病毒性肝炎疫苗的合理应用133

一、疫苗的概念和分类134

二、疫苗接种效果的常见影响因素135

三、甲型肝炎疫苗的合理应用137

四、乙型肝炎疫苗的合理应用143

第五章 感染性肝病的合理用药178

第一节 细菌及真菌感染性肝病的合理用药178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78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180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182

第二节 非嗜肝病毒性肝病的合理用药185

巨细胞病毒185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85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186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186

Epstein-Barr病毒187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87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188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189

第三节 螺旋体致肝病的合理用药18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89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190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190

第四节 寄生虫感染性肝病的合理用药191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91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192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193

第六章 肝纤维化、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合理用药195

第一节 肝纤维化的合理用药195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96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196

三、临床治疗与药物治疗原则197

四、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200

第二节 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合理用药203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04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205

三、临床治疗与药物治疗原则210

四、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214

第七章 肝功能衰竭的合理用药227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28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230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234

第八章 胆汁淤积性肝病及其并发症的合理用药252

第一节 胆汁淤积的合理用药25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52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256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259

第二节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合理用药26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64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264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265

第三节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合理用药268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68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268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269

第九章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合理用药276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276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277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279

四、方案评价283

第十章 脂肪性肝病的合理用药288

第一节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合理用药288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89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290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290

第二节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合理用药29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299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300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301

第十一章 药物和中毒性肝病的合理用药304

第一节 药物性肝病的合理用药305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305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307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309

第二节 工业和环境中毒性肝病的合理用药315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316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316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317

第十二章 妊娠期肝病的合理用药319

第一节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合理用药319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320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320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321

第二节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合理用药328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329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329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330

第三节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合理用药333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333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334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336

第十三章 儿童期肝病的合理用药343

第一节 婴幼儿和儿童期黄疸的合理用药343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343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345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346

第二节 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合理用药350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350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351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352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的合理用药356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356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357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358

第四节 肝衰竭的合理用药37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372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373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373

第十四章 遗传和代谢性肝病的合理用药384

第一节 肝豆状核变性的合理用药38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385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385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386

第二节 半乳糖血症的合理用药390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390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390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391

第三节 肝糖原累积病的合理用药39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392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392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393

第四节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的合理用药395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395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395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396

第五节 血色病的合理用药396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396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397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397

第十五章 其他疾病伴肝脏损害的合理用药399

第一节 胃肠道疾病39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399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399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400

第二节 血液系统疾病400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400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401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401

第三节 呼吸系统疾病40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402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403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403

第四节 肾脏疾病40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404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405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405

第五节 循环系统疾病405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405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406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407

第六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407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407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408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409

第七节 风湿免疫疾病41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412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414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414

第十六章 肝移植术围手术期的合理用药417

第一节 肝移植术后的合理用药417

一、肝移植术后的常规处理417

二、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418

第二节 肝移植术围手术期凝血功能障碍的合理用药420

一、肝移植术前止凝血功能的评估及处理420

二、肝移植术围手术期凝血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422

第三节 肝移植的免疫抑制治疗425

一、常用免疫抑制剂425

二、免疫抑制剂的联合用药430

三、维持用药方案431

第四节 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的常用方案431

一、以CsA为主的联合方案431

二、以他克莫司为主的联合用药方案432

三、急性排斥反应的治疗433

四、慢性排斥反应的治疗434

第十七章 胆道系统疾病的合理用药437

第一节 胆道系统常见疾病的合理用药437

胆囊结石437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437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438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439

急性胆囊炎439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439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439

三、临床治疗及药物评价440

第二节 胆道系统常见疾病的非手术治疗措施及其综合性评价440

一、胆道系统溶石治疗的临床应用及其评价441

二、胆道系统炎症的抗生素治疗及其评价443

三、胆道系统疾病的保肝、利胆治疗及其评价451

第十八章 肝脏疾病的中药治疗457

第一节 中医肝病病因学及病机特点457

一、病因457

二、中医肝病病机459

第二节 辨证论治461

一、辨证461

二、治疗464

第三节 肝病的合理用药469

一、理气、理血为治疗肝病的核心469

二、防治肝变是控制疾病侵袭他脏的有效手段471

三、遣方用药、性味归经和现代药理研究相结合472

四、用药注意事项477

第十九章 肝脏疾病中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的合理用药479

第一节 病因及发病机制479

一、肝脏疾病中水代谢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479

二、肝脏疾病中电解质紊乱的病因及发病机制479

三、肝脏疾病中酸碱失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481

第二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482

一、肝脏疾病中水代谢障碍的临床表现和诊断482

二、肝脏疾病中电解质失衡的临床表现和诊断483

三、肝脏疾病中酸碱失衡的临床表现和诊断486

第三节 临床治疗与药物评价489

一、肝脏疾病中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的临床治疗原则489

二、肝脏疾病中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的合理用药490

第二十章 肝脏疾病的营养与支持治疗496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的营养支持治疗496

第二节 肝硬化的营养支持治疗498

一、肝硬化患者的营养治疗498

二、肝硬化患者食物禁忌499

第三节 脂肪肝的营养支持治疗499

第四节 肝豆状核变性的营养支持治疗501

一、驱铜疗法501

二、饮食营养疗法501

第五节 胆囊炎和胆石症的营养支持治疗501

一、急性期502

二、慢性期502

第三篇 药物篇507

第二十一章 概述507

一、肝病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507

二、治疗肝病药物的分类508

三、肝病治疗的基本措施509

第二十二章 抗病毒药物511

第一节 概述511

第二节 药物简介511

阿德福韦511

拉米夫定513

恩替卡韦515

替比夫定519

阿糖腺苷522

人白细胞干扰素524

基因工程干扰素α-2a525

基因工程干扰素α-2b528

基因工程干扰素α-1b530

基因工程干扰素β-1a531

基因工程干扰素γ532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533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534

第二十三章 保护肝细胞辅助药540

第一节 概述540

第二节 药物简介540

联苯双酯540

促肝细胞生长素542

双环醇543

葡醛内酯545

马洛替酯546

硫普罗宁548

美他多辛549

门冬氨酸钾镁550

维丙胺552

依泊二醇552

奥拉米特553

必需磷脂554

甘草酸二铵555

异甘草酸镁557

核糖核酸559

复方乳清酸肉毒碱560

原卟啉钠561

肌苷562

牛磺酸564

第二十四章 免疫调节剂567

第一节 概述567

第二节 药物简介567

胸腺素567

甘露聚糖肽569

乌苯美司570

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572

阿地白介素574

左旋咪唑577

环孢素579

硫唑嘌呤583

他克莫司586

香菇多糖589

第二十五章 利胆药591

第一节 概述591

第二节 药物简介592

胆酸钠592

去氢胆酸593

复方桔油乳594

柳胺酚595

羟甲烟胺596

熊去氧胆酸597

鹅去氧胆酸599

苯丙醇601

丁醚二醇603

非布丙醇604

桂美酸605

亮菌甲素606

曲匹布通607

复方阿嗪米特608

茴三硫609

羟甲香豆素610

托尼萘酸611

腺苷蛋氨酸613

丙谷胺614

反羟苯环己酸616

复方柠檬烯616

胆立克617

硫酸镁618

考来烯胺620

第二十六章 防治肝性脑病的药物622

第一节 概述622

第二节 药物简介622

鸟氨酰门冬氨酸622

谷氨酸624

氨酪酸626

精氨酸627

乳果糖629

拉克替醇631

氟马西尼632

左旋多巴633

第二十七章 防治门静脉高压出血的药物638

第一节 概述638

第二节 药物简介638

普萘洛尔638

垂体后叶素642

鞣酸加压素643

特利加压素644

生长抑素645

奥曲肽647

第二十八章 抗感染药物649

第一节 概述649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653

一、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654

二、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657

第三节 药物简介661

一、青霉素类661

青霉素663

二、头孢菌素类671

头孢氨苄673

头孢替安677

头孢唑肟680

三、其他β-内酰胺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药685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689

四、万古霉素类692

五、林可霉素类694

六、喹诺酮类695

环丙沙星695

七、硝基咪唑类700

第二十九章 抗肿瘤药物702

第一节 概述702

第二节 药物简介702

一、烷化剂702

塞替派702

司莫司汀704

尼莫司汀706

二、抗代谢药物708

氟尿嘧啶708

氟尿苷711

三、抗肿瘤抗生素712

丝裂霉素712

盐酸表柔比星714

四、来自天然药物的抗癌药717

硫酸长春新碱717

硫酸长春地辛719

羟喜树碱721

五、其他抗肿瘤药物723

米托蒽醌723

第三十章 消化系统药物726

第一节 抗酸药726

第二节 抑制胃酸分泌药728

一、H2受体阻断药729

二、质子泵抑制药731

三、胆碱受体阻断药733

第三节 胃肠黏膜保护药733

第四节 助消化药737

第五节 胃肠动力调节药738

一、促胃肠动力药739

二、胃肠动力抑制药741

阿扎司琼745

匹维溴铵747

三、其他胃肠动力调节药749

第六节 止吐药750

第七节 催吐药752

阿朴吗啡752

第八节 泻药755

第九节 止泻药757

第十节 其他消化系统药759

第三十一章 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物762

第一节 概述762

第二节 药物简介764

氯化钾764

氯化钠766

聚磺苯乙烯钠768

口服补液盐769

氯化钙770

葡萄糖酸钙772

乳酸钙773

第三节 酸碱平衡调节药774

碳酸氢钠774

枸橼酸钾776

谷氨酸钾778

磷酸钠779

乳酸钠780

葡萄糖782

第三十二章 营养支持药785

第一节 概述785

第二节 维生素类药物785

维生素A786

维生素E788

维生素K790

维生素C792

维生素B1795

维生素B2796

维生素B12798

复方水溶性维生素800

复方脂溶性维生素801

第三节 氨基酸类药物802

复方氨基酸(3AA)802

六合氨基酸803

复方氨基酸(14AA)-800804

复方氨基酸(15AA)805

第四节 脂肪乳类药物806

中-长链脂肪乳806

长链脂肪乳808

第五节 微量元素制剂810

硫酸锌810

葡萄糖酸锌812

亚硒酸钠813

硒酵母814

复合微量元素814

第三十三章 解毒药816

第一节 概述816

第二节 药物简介819

青霉胺819

乙酰半胱氨酸824

二巯丁二钠827

谷胱甘肽829

羟乙基乙烯二胺三乙酸831

正铁血红素832

第三十四章 肝病常用中药833

第一节 概述833

第二节 药物简介833

一、常用中草药833

二、常用方药841

三、常用中成药845

肝苏颗粒845

急肝退黄胶囊846

片仔癀846

肝舒乐冲剂847

茵栀黄注射液847

亮菌甲素注射液848

垂盆草冲剂849

鸡骨草胶囊849

苦参碱849

护肝片850

草仙乙肝胶囊851

清开灵颗粒851

肝泰舒胶囊852

熊胆胶囊852

六味五灵片852

降酶灵胶囊853

胆舒胶囊853

胆石通片854

胆宁片854

消炎利胆片854

黄芪注射液855

安络化纤丸856

槐耳颗粒856

复方鳖甲软肝片857

血塞通注射液857

丹参注射液858

醒脑静注射液858

中文索引860

英文索引8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