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中国经济建设简史【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新中国经济建设简史
  • 刘日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ISBN:750732129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54页
  • 主题词:经济史-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中国经济建设简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绪论3

第一章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史的重大意义3

第一节 以史为鉴,振兴中华3

第二节 以苏为鉴,应倍加珍惜我国自己的历史9

第三节 本书的体例和叙述方法14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过50多年建设现在经济在总体上达到了什么水平?18

第一节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地位18

第二节 建国54年来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对比23

第二编 恢复时期(1950—1952年)的经济建设29

第三章 我国经济建设的起点29

第一节 我国具有发展经济的良好条件29

第二节 旧中国经济长期落后的特点30

第三节 国民党政府在经济方面遗留下来的烂摊子35

第四章 恢复时期经济建设的主要政策措施37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三大纲领和七项政策37

第二节 恢复时期经济建设采取的重大步骤40

第三节 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51

第四节 抗美援朝与我国的经济建设55

第五章 三年经济恢复的目标和效果60

第一节 三年国民经济恢复的目标60

第二节 三个年度控制数字的指导61

第三节 经过三年时间经济恢复到抗日战争前水平62

第三编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的经济建设77

第六章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经济77

第一节 计划经济的理论来源77

第二节 我国具备哪些实行计划经济的条件?88

第三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较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90

第七章 “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97

第一节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98

第二节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指标101

第三节 “一五”计划的建设规模问题107

第四节 “一五”计划的经济发展速度问题110

第五节 “一五”计划的主要比例关系问题113

第六节 “一五”计划关于生产力合理布局的问题127

第七节 “一五”计划关于生产关系的改造问题129

第八章 “一五“计划时期的经济计划管理体制134

第一节 “一五”时期我国的经济计划管理体制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吗?134

第二节 “一五”时期我国经济计划管理体制的特点139

第九章 保证“一五”计划实现的重大措施——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49

第一节 “一五”计划开始的头一年出现主要消费品供不应求149

第二节 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实施及其重大效果151

第十章 “一五”计划胜利完成及其重大意义160

第一节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指标的完成情况160

第二节 “一五”计划胜利完成的重大意义164

第四编 “大跃进”和调整时期(1958—1965年)的经济建设171

第十一章 “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的经济建设171

第一节 “大跃进”的历史背景171

第二节 “大跃进”时期的三面红旗180

第三节 “大跃进”中的高指标——“二五”计划(1958—1962年)及其提前完成188

第十二章 调整时期(1961—1965年)的经济建设196

第一节 经济调整的背景196

第二节 对调整方针认识的逐步统一197

第三节 经济调整的主要措施206

第四节 调整时期的经济计划管理体制211

第五节 继续调整的三年和经济调整取得的巨大成效219

第五编 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年)的经济建设239

第十三章 十年动乱的由来及其对经济的影响239

第一节 毛主席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历史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240

第二节 “文革”对国民经济造成的影响245

第十四章 动乱中的“三五”计划(1966—1970年)、“四五”计划(1971—1975年)及其完成情况254

第一节 “三五”计划(1966—1970年)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指标及其完成情况254

第二节 “四五”计划(1971—1975年)的基本任务、主要指标及其调整和完成情况260

第三节 三线建设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调整改造264

第四节 十年动乱时期的经济计划体制改革268

第五节 十年动乱时期经济建设的缓慢进展274

第十五章 十年动乱后“洋跃进”的两年(1977—1978年)278

第一节 生产恢复性增长278

第二节 基建盲目地冒进279

第六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9—2003年)的经济建设283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8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性的转折283

第二节 党的基本路线指导新时期的经济建设284

第十七章 新时期经济建设的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提出288

第一节 国民经济发展的两次调整、两个阶段和两次治理整顿291

第二节 “五五”计划(1976—1980年)、“六五”计划(1981—1985年)的基本任务、主要指标及其完成情况和重大意义302

第三节 “七五”计划(1986—1990年)的基本任务、主要指标及其完成情况313

第四节 “八五”计划(1991—1995年)的基本任务、主要指标及其完成情况321

第五节 “九五”计划(1996—2000年)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主要指标及其完成情况327

第六节 “十五”计划(2001—2005年)《纲要》的重要指导方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331

第十八章 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336

第一节 两种现代化和两种改革开放观336

第二节 经济计划体制改革的对象和主要内容345

第三节 经济计划体制改革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356

第十九章 新时期的对外开放372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新时期的基本国策372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377

第三节 对外开放的主要地区393

第七编 结论403

第二十章 对我国50多年经济建设的正确评价和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经验403

第一节 如何正确评价50多年经济建设403

第二节 我国50多年经济建设的主要经验409

附表一 各个时期经济建设的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423

附表二 经济建设历次中长期计划起讫时间、主要任务和批准的党政领导机构424

基本写完《新中国经济建设简史》给老领导的信4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