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西文化比较导读【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西文化比较导读
  • 辜正坤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12276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81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95页
  • 主题词:比较文化-中国、西方国家-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西文化比较导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西文化比较概论1

人类文化演变九大律与中西文化比较22

1.第一定律:生态环境横向决定律22

2.第二定律:语言、文字纵向诱导暗示律27

3.第三定律:科技、工具、媒介横向催变律31

4.第四定律:物(食)欲原动力律32

5.第五定律:情(性)欲原动力律32

6.第六定律:权欲原动力律33

7.第七定律:审美递增、递减律36

8.第八定律:阴阳二极对立转化律37

9.第九定律:万物五相(五行、五向)选择律41

10.中国的过度西化风溯源41

11.皇帝承包论答疑45

12.如何看书做学问48

中西文化演进七大律52

1.中西文化互根律52

2.中西文化互构律53

3.中西文化互补律53

4.中西文化互抗律54

5.中西文化互彰律55

6.中西文化互证律56

7.中西文化阴阳循环互进论56

中西哲学文化比较58

1.什么叫哲学58

2.中西人生哲学比较61

2.1 哲学在20世纪的命运及其必要性61

2.2 中国哲学:安宁快乐的人生哲学63

2.3 西方哲学:死亡和痛苦的哲学65

2.4 快乐人生哲学的实际用途66

3.中西哲学源流性质比较69

3.1 西方哲学与科学同源69

3.2 中国哲学与道德伦理同源71

3.3 中西哲学三大块72

3.4 气功学为什么不容易使人相信73

3.5 《易经》是堪称中国科学的顶峰,也是中国科学的模式化73

4.中西哲学中的天人关系论74

4.1 中国哲学里的天人合一论74

4.2 西方哲学里的天人相分论77

5.中西哲学中的心物关系论比较80

5.1 中国哲学里的心物关系论80

5.2 西方哲学里的心物关系论82

5.3 我在心物问题上的观点85

5.3.1 精神是特殊形态的物质;物质是特殊形态的精神85

5.3.2 西方:征服外部自然;中国:征服内心自然86

5.3.3 不懂得中国的气功就难以真正懂得中国的古代哲学87

5.3.4 西方有没有唯心主义?89

6.中西哲学中的真理观92

6.1 中国人的真理观92

6.2 西方人的真理观94

6.3 我的真理观:万理万教相贯同源互补论96

7.翻译和翻译学是哲学研究或普通学术研究的工具性学科或领先学科98

中西语言文字与中西文化走向100

1.中西语言文字比较与中西文化的走向关系100

1.1 决定文化的历时纵向因素:语言与文字100

1.1.1 挑战索绪尔:语言文字既是任意的也是必然的100

1.2 语言文字衍变二极对立双向互进互退律106

1.3 语言文字衍化的最优模式论110

1.4 语言文字衍变二极对立双向互进互退律与汉语言文字的关系112

1.5 根据语言文字的必然性原理推测思想发展史及文化走向113

1.5.1 毕升与德国谷登堡发明活字印刷术与文字文化的关系114

1.5.2 从中西语文代词的使用看中西方人价值观114

1.5.3 从称谓等看中西方人文化价值观与思维模式115

2.中西语文的基本差别与文化效应117

2.1 中西语文语音差别及文化效应117

2.1.1 中西一元韵式与多元韵式产生的语文依据118

2.2 中西语文语形差别及文化效应119

2.3 中西语文语义差别及文化效应126

2.4 中西语文语法差别及文化效应127

3.中西语文的其他文化功能131

3.1 中西语文的模塑功能——中西方人思维模式差别131

3.2 中西语文差别与中西哲学模式的关系133

3.3 中西语文差别与中西文学差别134

3.4 中西语文差别与中西艺术135

3.5 中西语文差别与中西科学的关系136

3.6 中西语文差别与中西学术研究140

3.7 中西语文的建筑景观型投射143

3.8 五四白话文运动反思及教育战略思考145

3.9 语文教学与中华民族的命运147

4.就中西语言文字与文化的关系问题答中央电视台观众问149

中西文化价值定位与全球文化建构方略155

1.什么叫文化156

2.文化是否有优劣之分及比较方法156

3.什么是文化的核心概念157

4.中西文化核心概念比较158

5.中国文化价值在世界整体文化价值中的应有地位160

6.文化的普遍价值与特殊价值161

6.1 什么叫文化的普遍性161

6.2 什么叫文化的特殊性162

6.3 文化价值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个案比较研究162

6.3.1 百年误区:拉帮结派竞争型民主价值观是不是一种普遍价值观162

6.3.2 百年误区:科举考试竞争型分权价值观是不是一种普遍价值观164

6.3.3 文化特殊性价值观转换为普遍价值观的根本前提166

7.文化特殊性价值与国际接轨问题167

8.近代中西文明冲突的内在原因探源167

9.全球文化建构方略168

9.1 倡导创立全球文化多元——阴阳互补系统论168

9.2 倡导德性文化为表率,智性文化为动力169

9.3 和而不同,贵在存异169

9.4 全世界要从生态文化的角度出发倡导保护中国传统文化169

9.5 振兴阴性文化,节制阳性文化170

10.中西文化的出路:中西文化拼合互补论170

良药与毒药——中西文化比较181

1.中西翻译大潮与西化一千年182

2.作为良药的东方文化与作为毒药的西方文化184

3.唯一能够胜任教化别人的民族187

4.善良是自律得以自由驰翔的羽翼190

5.语言文字与价值观所面临的毁灭性吞并191

6.全民族英语热潮的误导192

7.流行百年的胡适之(通俗)处方193

8.阴差阳错生鲁迅193

9.中国正被烙上泰坦尼克号194

10.面对野蛮,教化的限度如何196

11.与狮身人面像的遥相呼应197

12.在神不知鬼不觉中杀人如麻的可口可乐197

13.白石桥之梦被棺材式建筑所毁灭后的愤怒与灵思198

14.网络也为世界编织了天罗地网的噩梦200

15.铁镣绳索与子曰诗云200

16.遥遥领先于西方现代民主制的中国古代的“现代化”民主201

中西智慧观与中西文化走向205

1.从《智慧书》论到中国文化大启蒙205

2.三大中西智慧奇书比较略论212

中西文化比较看未来中国发展战略215

第一部分 从中西文明比较看中国的崛起215

1.中西文明的三大差别215

2.中国文明在新世纪面对重新崛起的机遇216

3.中国人如何面对这种机遇217

4.国际和国内发展战略回顾218

4.1 国际发展战略回顾218

4.2 中国发展战略回顾220

5.关于过去经济赶超战略的反思220

6.关于传统社会主义轻重工业发展布局的反思223

7.现代西方流行经济学的弊端指略224

第二部分 中西文化比较与中国文化战略回应225

1.承继发挥传统文化的优越性是领先世界文化的前提225

2.什么叫文化及其核心概念226

3.中西文化核心概念比较227

4.文化子战略:学会颠倒西方的文化逻辑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的负面影响228

4.1 原有的西式命题:“中国人只有在读完了西方书的前提下,才可能来创建自己的思想体系”228

4.2 原有西式问题:中国古代为什么迟迟不能产生资本主义(韦伯命题)现有颠倒问题:中国古代为什么能够成功地抵制资本主义?229

4.3 原有的西式命题: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230

第三部分 中西文化比较背景下的教育战略231

1.教育目的多元互补系统论设计战略232

2.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目的设计战略232

3.狼群教育观与羊群教育观的整合战略234

4.白话文运动与中国的语文教育变革战略236

第四部分 人权战略与中国军事工业发展的关系238

中西美术与美学比较239

中西文学原理比较254

比较文学学科定位与元一泛比较文学论276

1.比较文学学科定位探源276

1.1 比较文学学科正名的重要性276

1.2 传统比较文学与传统比较语言学在学理上遥相呼应276

1.3 Littérature Comparée本不该翻译成“比较文学”279

1.4 法国比较文学学派已不是核心的比较文学学派280

1.5 元比较文学—亚比较文学—泛比较文学282

1.5.1 元比较文学主要特征283

1.5.2 亚比较文学主要特征286

1.5.3 泛比较文学主要特征286

1.6 对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批评288

1.7 中西比较文学应该是21世纪世界比较文学研究的重心289

从莎士比亚研究看中西文化比较290

中西翻译大潮与西化一千年295

外来术语翻译与中国学术问题307

1.博弈论——何以当了冠军就必须去下棋307

2.蒲鲁东:哲学并不贫困,贫困的是人309

3.悲剧:属于中国还是西方311

4.中国人何以失掉了人格312

5.“元”、“玄”辨义——中西术语二“元”错位313

6.史诗未必真诗315

7.主客颠倒说异化315

8.语言何曾转向?316

9.产品不等于“对象”317

10.意识形态与思想潮流317

11.再现表现与写实写情318

12.存在主义不等于人道主义319

13.明白清楚须借条分缕析320

汉语殖民化问题(学术洋包装与商品洋包装)322

电脑与人类文化324

电脑信息与哲学问题326

网络与中西社会与文化328

全球网络通用语问题与中国文化的未来338

信息高速公路与人类大文化发展新走向342

1.信息高速公路与汉语文化发展问题343

2.信息高速公路与翻译问题343

3.信息高速公路与伦理问题344

4.信息高速公路与经济问题345

5.高速公路与文学、美学问题345

6.信息高速公路与教育问题346

从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看中西文化精神347

1.文化现象或神话现象研究与文化精神总结之间的关系347

2.21世纪中国学术研究的必要学术背景与归宿348

3.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简介349

4.古希腊奥林匹克竞技会的起源350

5.古希腊先祖提坦神家族的自我相残、相吃史353

6.古希腊先祖提坦神家族的乱伦历史传统355

7.从奥林匹克竞技会起源的神话看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356

7.1 由古希腊神话谈到中国神话356

7.2 从中国神话看其显示的基本的文化特征361

7.3 中西文化精神的主流区别:文斗还是武斗?363

7.4 中国近两千年来的主体社会是知识分子精英官僚社会364

7.5 中西方神祇产生法则及中西对待强弱者的态度365

7.6 奥林匹克运动会与经济发展因素及其悖论366

7.7 真正美好正确的体育运动目的及理念是什么?366

7.8 回归正确的体育锻炼理念:中国传统的动静兼练和身心兼练368

8.中国国民对即将举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应持什么态度369

辜正坤老师访谈录:中学与西学之间3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