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互连技术 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 第2版【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张保通,李伟红主编 著
- 出版社: 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978750845811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互连技术 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网络技术基础回顾1
本章学习目标1
1.1 OSI参考模型1
1.1.1 OSI参考模型的分层结构1
1.1.2 OSI参考模型中各层的作用2
1.1.3 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封装过程3
1.2 TCP/IP协议栈模型4
1.2.1 TCP/IP协议栈模型的层次结构4
1.2.2 TCP/IP报文格式5
1.2.3套接字8
1.2.4 TCP连接建立、释放时的握手过程9
1.2.5滑动窗口10
1.3局域网技术11
1.3.1以太网概述11
1.3.2以太网技术概述11
1.3.3以太网帧格式13
1.3.4 IEEE 802标准系列15
1.4 ARP协议和ICMP协议17
1.4.1 ARP协议17
1.4.2 ICMP协议19
1.5路由、交换与远程访问技术22
1.5.1路由技术22
1.5.2交换技术23
1.5.3远程访问技术23
1.5.4完整的园区网实现24
思考与练习25
第2章 IP编址26
本章学习目标26
2.1 IP地址与子网掩码26
2.1.1 IP地址的格式27
2.1.2 IP地址的种类27
2.1.3子网掩码30
2.2 VLSM31
2.2.1非标准子网划分31
2.2.2全0和全1网段35
2.2.3专用地址空间36
2.2.4 VLSM和CIDR37
2.3 IPv639
2.3.1 IPv的优势39
2.3.2 IPv的编址39
2.3.3 IPv地址类型40
2.3.4 IPv的头部格式43
2.3.5 IPv4 ~IPv6的过渡45
2.3.6 IPv路由选择协议45
思考与练习46
第3章 路由器基本配置47
本章学习目标47
3.1路由器软件和硬件概述47
3.1.1路由器产品概述47
3.1.2路由器硬件概述49
3.1.3路由器软件概述51
3.1.4路由器启动过程概述52
3.2路由器基本配置53
3.2.1路由器配置方式53
3.2.2路由器配置向导55
3.3 IOS配置基础57
3.3.1路由器命令解释器及路由器配置模式57
3.3.2路由器的上下文帮助57
3.3.3历史命令和命令编辑快捷键60
3.3.4搜索、过滤show命令的输出结果61
3.3.5常用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62
3.4配置文件与IOS文件管理71
3.4.1配置文件管理71
3.4.2 IOS文件管理75
实验3-1路由器配置向导75
实验3-2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76
实验3-3配置文件与IOS文件管理77
思考与练习78
第4章 路由器安全管理79
本章学习目标79
4.1 Telnet会话管理79
4.1.1呼出Telnet会话管理79
4.1.2呼入Telnet会话管理81
4.2访问控制列表——ACL83
4.2.1访问控制列表概述83
4.2.2标准ACL配置方法84
4.2.3扩展ACL配置方法87
4.2.4命名访问控制列表88
4.2.5 ACL日志89
4.3路由器的安全管理91
4.3.1本地登录认证91
4.3.2访问类语句91
4.3.3 HTTP/HTTPS92
4.3.4 SSH96
实验4-1 Telnet会话管理100
实验4-2标准ACL101
实验4-3扩展ACL102
实验4-4加强路由器登录安全性103
实验4-5以HTTP/HTTPS方式访问路由器104
实验4-6以SSH方式访问路由器105
思考与练习106
第5章 IP路由基础107
本章学习目标107
5.1路由协议概述107
5.1.1路由基本原理107
5.1.2路由协议的分类111
5.2静态路由和缺省路由配置114
5.2.1静态路由配置114
5.2.2缺省路由配置120
实验5-1常规静态路由和缺省路由配置120
实验5-2汇总静态路由、负载分担静态路由、浮动静态路由配置121
思考与练习122
第6章 RIP动态路由协议原理与配置123
本章学习目标123
6.1.RIP动态路由协议原理123
6.1.1 RIP概述123
6.1.2 RIP原理123
6.2 RIPv 1动态路由协议配置129
6.2.1 RIP基本配置129
6.2.2 RIP基本诊断命令130
6.2.3被动接口配置131
6.2.4负载分担配置132
6.2.5缺省路由配置134
6.3 RIPv2动态路由协议配置135
6.3.1 RIPv2的基本配置与版本控制136
6.3.2 RIPv2自动汇总与手工汇总138
6.3.3 RIPv2认证140
实验6-1 RIPv 1动态路由协议配置143
实验6-2 RIPv2的配置144
思考与练习145
第7章 OSPF动态路由协议原理与配置147
本章学习目标147
7.1 OSPF动态路由协议原理147
7.1.1 OSPF特点147
7.1.2 OSPF协议的基本术语148
7.1.3 OSPF数据包类型及OSPF数据包头部结构149
7.1.4 5种类型的OSPF数据包150
7.1.5 LSA数据包152
7.1.6 OSPF网络介质分类154
7.1.7 SPF过程156
7.1.8 OSPF区域159
7.2 OSPF动态路由协议配置160
7.2.1单区域OSPF配置160
7.2.2点到点链路OSPF配置161
7.2.3点到点链路OSPF诊断162
7.2.4广播网络OSPF配置169
7.2.5广播介质网络OSPF诊断170
7.2.6 OSPF认证配置174
7.2.7 DR/BDR/DROTHER角色调整176
7.2.8影响OSPF选路178
实验7-1 点到点链路OSPF配置180
实验7-2 广播网络OSPF配置181
实验7-3 OSPF选路调整182
思考与练习183
第8章 交换机原理与基本配置184
本章学习目标184
8.1交换技术概述184
8.1.1网络互连设备184
8.1.2第2层交换189
8.1.3第3层交换191
8.1.4多层交换191
8.1.5园区网分层设计模型191
8.2交换机基本配置193
8.2.1交换机概述193
8.2.2交换机配置向导195
8.2.3交换机的手工配置197
8.2.4交换机配置检查198
8.2.5交换机配置文件及IOS文件管理199
8.3 VLAN原理及配置201
8.3.1 VLAN原理201
8.3.2 VLAN基本配置202
8.3.3 VLAN中继配置205
8.3.4 VLAN间路由选择208
实验8-1 交换机基本配置209
实验8-2 VLAN配置211
实验8-3 VLAN主干道配置212
实验8-4 VLAN间路由配置213
思考与练习214
第9章 生成树协议原理与配置215
本章学习目标215
9.1冗余拓扑结构215
9.1.1广播风暴216
9.1.2单帧的多次递交216
9.1.3桥接表的不稳定217
9.2生成树协议概述218
9.2.1生成树协议概述218
9.2.2生成树协议术语218
9.2.3根网桥选举220
9.2.4生成树代价220
9.2.5生成树协议操作222
9.2.6生成树的重新计算223
9.3生成树协议诊断223
9.4生成树协议调整226
9.4.1加速生成树收敛时间226
9.4.2每VLAN生成树227
9.4.3根网桥调整228
9.4.4多VLAN生成树232
实验 9-1生成树诊断、调整233
思考与练习234
第10章 远程访问技术基础235
本章学习目标235
10.1广域网连接类型235
10.1.1专线连接236
10.1.2电路交换236
10.1.3包交换237
10.2广域网连接技术237
10.2.1 X.25与帧中继237
10.2.2 ISDN239
10.2.3 DSL239
10.3路由器常用(非以太网)接口240
10.3.1 EIA/TIA 232240
10.3.2控制台端口243
10.3.3辅助端口243
10.3.4异步及同步串行接口243
10.3.5线路编号245
10.4 NAT配置246
10.4.1 NAT原理247
10.4.2 NAT术语248
10.4.3静态NAT配置、诊断248
10.4.4动态NAT配置、诊断250
10.4.5接口复用NAT配置、诊断252
10.4.6调整NAT条目超时时间254
实验10-1 NAT配置255
思考与练习256
第11章 HDLC及PPP原理与配置257
本章学习目标257
11.1 HDLC概述257
11.1.1 HDLC帧格式257
11.1.2 HDLC的“数据透明”实现258
11.1.3 HDLC的控制字段258
11.1.4 Cisco的HDLC实现259
11.2 HDLC配置259
11.3 PPP概述262
11.3.1 PPP概述262
11.3.2 PPP过程263
11.3.3 PPP帧格式263
11.3.4 LCP协商选项265
11.3.5 PAP和CHAP265
11.3.6 LCP协商的其他选项266
11.4 PPP配置267
11.4.1 PPP基本配置267
11.4.2 PAP配置269
11.4.3 CHAP配置271
实验11-1 HDLC、 PPP配置273
思考与练习274
附录A 实验模拟器Dynamips/Dynagen275
A.1 Dynamips简介275
A.1.1 Dynamips概述275
A.1.2 Dynamips命令行275
A.1.3 Dynagen概述276
A.2 Dynagen简要使用说明277
A.2.1 Dynagen的安装277
A.2.2 Dynagen的管理控制台277
A.2.3 .NET文件解析280
A.2.4 Dynagen使用技巧283
A.2.5相关链接291
附录B 各章实验使用的Dynagen配置文件292
B.1第3章 路由器基本配置292
B.1.1实验3-1路由器配置向导292
B.1.2实验3-2路由器基本配置命令292
B.1.3实验3-3配置文件与IOS文件管理292
B.2第4章 路由器安全管理292
B.2.1实验4-1 Telnet会话管理292
B.2.2实验4-2标准ACL293
B.2.3实验4-3扩展ACL293
B.2.4实验4-4加强路由器登录安全性293
B.2.5实验4-5以HTTP/HTTPS方式访问路由器293
B.2.6实验4-6以SSH方式访问路由器294
B.3第5章 IP路由基础294
B.3.1实验5-1常规静态路由和缺省路由配置294
B.3.2实验5-2汇总静态路由、负载分担静态路由、浮动静态路由配置294
B.4第6章 RIP动态路由协议原理与配置294
B.4.1实验6-1 RIPv1动态路由协议配置294
B.4.2实验6-2 RIPv2的配置295
B.5第7章 OSPF动态路由协议原理与配置295
B.5.1实验7-1点到点链路OSPF配置295
B.5.2实验7-2广播网络OSPF配置296
B.5.3实验7-3 OSPF选路调整296
B.6第8章 交换机原理与基本配置296
B.6.1实验8-1交换机基本配置296
B.6.2实验8-2 VLAN配置297
B.6.3实验8-3 VLAN主干道配置298
B.6.4实验8-4 VLAN间路由配置299
B.7第9章 生成树协议原理与配置300
B.8第10章 远程访问技术基础300
B.9第11章 HDLC及PPP原理与配置301
参考文献302
热门推荐
- 828033.html
- 2781881.html
- 2230065.html
- 624664.html
- 3374978.html
- 2549422.html
- 1988592.html
- 2881105.html
- 1580691.html
- 25112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81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27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39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03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94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03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809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54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999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2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