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理学思维与实践【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朱鹤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8592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地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地理学思维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地理学的魅力1
1.1 学科交叉,视野开阔1
1.2 见地及人,微入宏出4
1.3 国家情怀,服务大局6
第2章 现代地理学思维脉络体系10
2.1 地理学的研究内容10
2.2 地理学的三个核心理念12
2.2.1 人地关系观12
2.2.2 系统观13
2.2.3 空间观14
2.3 地理学的方法论14
2.3.1 区域学派16
2.3.2 生态学派27
2.3.3 景观生态学派36
2.3.4 区位学派42
2.3.5 数量学派50
2.4 现代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65
2.4.1 地理学研究的“两只手”:系统分析与空间分析65
2.4.2 地理学研究的“两条腿”:野外调查与室内工作67
2.5 现代地理学思维基本形式与研究范式74
2.5.1 地理学思维基本形式74
2.5.2 地理学的研究范式77
2.6 现代地理学研究范式案例:长汀水土保持研究79
2.6.1 人地关系思维下的水土保持80
2.6.2 空间思维下的水土保持84
2.6.3 系统思维下的水土保持86
2.6.4 地理学各学派思维下的水土保持89
第3章 地理学的灵魂——人地关系思维90
3.1 人地关系的认识过程91
3.2 综合和交叉思维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基础94
3.3 经济与生态协调是人地关系的关键95
3.4 人地关系的要害在于处理好和谐与演进的关系99
3.5 共生理论为解决人地矛盾提供新思维100
3.5.1 共生体的构成与模式100
3.5.2 共生关系演化规律与成长特征101
3.5.3 在农业领域应用的激励策略104
3.6 狭义上的人地关系——人口与土地的关系106
3.6.1 发展非农、 “非土”产业107
3.6.2 提高土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107
3.6.3 建立动植物并重型膳食营养结构108
3.7 人地关系的最佳境界:可持续发展124
3.7.1 可持续发展是人地关系最优化的体现124
3.7.2 不同角度诠释可持续发展的含义124
3.7.3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125
3.7.4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128
第4章 地理学的支柱——系统思维136
4.1 人地系统的基础知识136
4.1.1 系统的概念与特征136
4.1.2 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特征140
4.1.3 人工(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特征145
4.1.4 景观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特征148
4.2 人地系统的内涵与研究154
4.2.1 人地系统的组成155
4.2.2 人地系统的结构156
4.2.3 人地系统的功能159
4.2.4 人地系统研究的复杂性162
4.3 系统思维下福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研究171
4.3.1 十五年的探究历程171
4.3.2 福建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172
4.3.3 UCCO景观生态系统研究180
4.3.4 农业耦合系统的研究182
4.4 以系统观认识土壤199
4.4.1 土壤系统的组成199
4.4.2 土壤系统的结构201
4.4.3 土壤系统的功能202
4.4.4 土壤系统的开放性203
第5章 地理学的本色——空间思维204
5.1 概述204
5.1.1 空间概念204
5.1.2 地理空间内涵205
5.1.3 地理空间的转向研究207
5.1.4 地理空间认知过程和能力209
5.1.5 地理空间分析概述211
5.2 地图的空间分析212
5.2.1 地图认知过程212
5.2.2 读图过程213
5.3 空间动力学分析:以朱溪河流域土壤侵蚀为例214
5.3.1 人工神经网络简介214
5.3.2 元胞自动机简介214
5.3.3 ANN-CA模型的建立与应用215
5.3.4 结果分析218
5.4 基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分析222
5.4.1 空间分析模型223
5.4.2 数字高程模型分析223
5.4.3 空间叠置分析225
5.4.4 空间缓冲区分析232
5.4.5 空间网络分析239
5.4.6 空间统计分析241
5.5 空间分析基本步骤:以福建省交通优势度为例246
5.5.1 空间分析准备247
5.5.2 空间分析过程247
5.5.3 空间数据分析251
5.5.4 结果评价和解释255
第6章 中国现代地理学的进展与展望257
6.1 1949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研究概况257
6.1.1 区域考察257
6.1.2 野外观测与实验室研究258
6.1.3 资源与环境研究259
6.1.4 国土开发与整治260
6.1.5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260
6.1.6 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研究261
6.2 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研究概况261
6.2.1 基本国情近中期发展战略262
6.2.2 可持续发展研究263
6.2.3 地理环境演变研究265
6.2.4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产力布局270
6.2.5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273
6.2.6 区域开发与规划275
6.2.7 化学地理研究278
6.2.8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279
6.3 地理学研究的展望281
6.3.1 向学科大跨度交叉渗透发展281
6.3.2 向以过程为目标的机理研究发展283
6.3.3 向社会服务、问题研究导向发展284
6.3.4 向常规方法与高新技术应用相结合发展285
6.3.5 向地理学界面过程的研究发展286
参考文献287
后记302
热门推荐
- 2098082.html
- 395809.html
- 1340781.html
- 1723668.html
- 583556.html
- 2164563.html
- 333739.html
- 3017780.html
- 3601739.html
- 7116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53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5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89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30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58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75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315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21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14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6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