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司法改革问题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司法改革问题研究
  • 陈光中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9724283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683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700页
  • 主题词:司法制度-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司法改革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司法改革理念与原则1

第一节 严格司法1

一、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2

二、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8

三、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17

第二节 审判权独立29

一、审判权独立的域外考察29

二、审判权独立是司法规律的必然要求35

三、中国审判权、检察权独立的特点与改革展望38

第三节 司法公信力49

一、司法公信力的内涵及来源49

二、司法公信力的构成要素51

三、增强司法公信力的路径54

第四节 司法公开62

一、司法公开的理论基础62

二、我国推进司法公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65

三、进一步推进司法公开的若干设想68

第五节 司法信息化78

一、信息时代刑事司法实践出现的新变化78

二、新变化与刑事司法基本理念的碰撞83

三、信息时代刑事司法制度之未来展望91

第二章 司法体制与具体制度改革96

第一节 监察体制改革96

一、域外反腐败体制的模式97

二、我国反腐败体制原貌102

三、监察委员会的新体制问题105

四、监察委员会的若干职权运行问题108

五、监察权和司法权的衔接问题111

六、监察体制改革的立法问题113

第二节 司法责任制114

一、司法责任制的国家责任115

二、司法责任制中的个人责任120

三、改革错案追究及相关制度的建议130

第三节 陪审制度134

一、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功能137

二、关于人民陪审员的遴选机制139

三、关于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的实质性与风险防范143

四、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新发展147

第三章 审判中心与庭审实质化改革153

第一节 以审判为中心的实质内涵153

一、“以审判为中心”的理解153

二、“以审判为中心”与公、检、法三机关的宪法定位156

三、“以审判为中心”与诉讼阶段论158

四、司法现况:以侦查为诉讼的重心162

五、以审判为中心的实质是审判去空洞化164

六、如何实现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168

第二节 庭审实质化168

一、纵向诉讼结构:从“逮捕中心主义”到“以审判为中心”170

二、庭审方式:从“卷宗中心主义”到言词审理177

三、庭前会议:从实质审查到程序审查186

四、庭审内容:从定罪中心到定罪量刑并重190

五、庭审实质化的保障条件194

第三节 直接言词原则196

一、直接言词原则的基本内涵197

二、我国刑事诉讼如何探索贯彻直接言词原则201

第四章 人权刑事司法保障208

第一节 无罪推定原则208

一、无罪推定原则的起源与发展208

二、无罪推定原则的内涵与意义211

三、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曲折发展215

第二节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权220

一、不得强迫自证其罪权的权利主体221

二、不得强迫自证其罪权的保护客体226

三、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核心内涵242

四、不得强迫自证其罪权的适用空间248

第三节 一事不再理原则254

一、既判力与一事不再理原则255

二、禁止双重危险与人权保障262

三、两大法系禁止重复追诉制度之比较269

四、我国禁止重复追诉的立法模式与制度设计271

第四节 辩护制度278

一、我国辩护制度的历史发展278

二、律师调查取证权283

三、辩护人阅卷权288

四、律师在场权的构建291

五、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改革与公设辩护人制度的构建296

六、有效辩护制度305

七、死刑复核程序中的辩护权保障314

第五节 公诉案件被害人的权利保障325

一、刑事被害人及相关概念326

二、我国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的发展329

三、国外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保障的发展333

四、我国现阶段对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保障之不足341

五、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及其保障制度347

第五章 刑事证据制度改革356

第一节 证据裁判原则356

一、证据裁判原则的历史源流356

二、证据裁判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确立359

三、我国贯彻证据裁判原则若干问题之思考362

第二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366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历史沿革366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改革与完善369

第三节 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379

一、排除合理怀疑的历史源流379

二、排除合理怀疑在西方的含义及其面临的挑战383

三、我国排除合理怀疑的法制化395

四、排除合理怀疑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解读与适用399

第六章 繁简分流程序改革406

第一节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406

一、改革背景406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内涵解读408

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施问题411

四、侦查机关撤销案件问题420

五、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立法思路426

第二节 刑事速裁程序427

一、刑事速裁程序的适用范围428

二、刑事速裁程序中的被告人的权利432

三、刑事速裁程序的审理方式435

四、对刑事速裁程序试验性立法的思考437

第七章 民事诉讼制度改革448

第一节 立案登记制的创建与民事起诉状的改革448

一、立案登记制的创建448

二、民事起诉状的功能转型与内容再造452

第二节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试点相关问题465

一、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意义466

二、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优势467

三、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原则、标准和范围468

四、国外关于公益诉讼的立法规定及其借鉴470

五、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若干程序问题472

六、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的目标设定与评估协调474

七、立法完善的建议476

第三节 民事庭审程序优质化改革476

一、庭审优质化改革的实践逻辑与内涵解读477

二、庭审优质化改革的原因考量482

三、庭审优质化改革要解决的“病症”486

四、庭审优质化改革的路径和内容489

五、庭审优质化改革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509

第四节 民事诉讼的科技化改革520

一、智能化司法的重要意义520

二、智能化司法的丰富内涵522

三、智能化司法未来发展的现实路径523

第五节 民事诉讼禁反言原则问题524

一、禁反言的当事人行为的理想化图景525

二、禁反言规则的诚信限度535

三、禁反言规则的中国语境539

四、禁反言规则的中国路径与限度542

第六节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真实陈述义务的完善549

一、当事人真实义务的两种面孔550

二、“真实”何以可能555

三、我国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真实义务”565

四、我国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真实陈述义务的完善570

第七节 刑事判决在民事诉讼中预决力规则的反思与重构578

一、现行的规则578

二、司法实践对刑事判决效力边界的探索583

三、理论归属:判决效力理论框架下的刑事判决预决力588

四、基本思路592

第八章 刑民执行体制改革601

第一节 社区矫正制度601

一、社区矫正制度的理论基础602

二、国外社区矫正制度的经验与模式608

三、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创新功能610

四、我国社区矫正创新与发展面临的立法问题613

第二节 刑罚执行体制改革624

一、行刑权的性质与正当性625

二、刑罚的合理配置与刑事执行一体化627

三、行刑权的主体责任635

四、刑罚执行体制的重构638

第三节 民事执行机构改革645

一、民事执行权性质的界定645

二、我国执行模式的演变及可能参照的方案646

三、我国执行机构改革的备选方案与评估648

第四节 司法拍卖市场化改革及其完善656

一、立法规定、司法解释与实践探索657

二、司法拍卖制度改革的规律及基本方向659

三、司法拍卖制度的立法变动及其理论诠释664

四、完善我国司法拍卖制度的若干建议677

热门推荐